摔跤这项运动渐渐普及到世界各地,而我们大众往往看到的是男子摔跤,女子摔跤运动是不多见的。在≪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当中讲述的就是印度的村庄里男女不平等,女孩专做家务活,没一个去尝试摔跤的。这时,有个伟大的“领军人”站出来了,为了他为实现的梦想,他决定培养他的女儿成为摔跤手。他是马哈维亚·辛格·珀尕,因为一天他的两个女儿把两个男孩揍惨了,他这才想起就算他没有儿子,两个女儿的天赋也足以让她们成为优秀的摔跤手,辛格下定决心试试,他叫他的妻子一年不要来劝阻他,如果自己错了,将放弃自己的摔跤梦。
他带着吉塔和巴比塔大吃了一顿,然而两个女孩还不知晓噩梦将要来临。一大早五点钟,马哈维亚命令她们绕村庄跑圈,再累也要她们坚持下去。接下来还要做深蹲、跳跃、举重等训练,姐妹俩叫苦连天。马哈维亚在稻草田间建造了一个茅亭,下面堆满了黄沙,这就是他们的摔跤场。当然,为了得到更好的训练,他们必须有一个对手,这个重任交给了马哈维亚的侄子。于是两个女孩子开始跟他练习摔跤。她们每天顶着黄沙摔跤,早已厌烦,姐妹俩计划反抗,把爸爸的闹钟调晚,她们等爸爸起来时及假装已经气喘吁吁的做过训练,其实偷懒了一早上。每次爸爸叫她们去摔跤,不是腿疼,就是肚子疼。找不到借口时,就假装摔跤输了。辛格不傻,看出了端倪。他要把两个女孩子的头发剪掉,不管两个爱美的女孩怎样求饶。她们彻底收敛了,继续苦不堪言的训练。不久后,吉塔参加了一个小比赛,跟一个摔跤能手贾西摔跤,虽然最后没赢他,但也获得五十卢布。吉塔为这事却辗转难眠。
人生如梦,全国比赛中吉塔奋勇向前,七比零战胜对方,最后夺得金牌。马哈维亚把奖牌挂在墙上时,心中燃起了希望的篝火。吉塔得到了全国冠军,就要去印度体育学院专业培训,马哈维亚很欣慰,他的女儿将站在世界级的摔跤擂台上拼搏。吉塔的教练叫她忘记以前学的所有东西,在剩下的六个月中学习新的技巧。吉塔很快乐,她是所有人当中最突出的,教练对她的培训与他人不同,要求很高,不过也让吉塔有更大的进步。吉塔还交了很多朋友,她们可以在闲暇时玩乐。
吉塔回家那天,辛格很高兴,他看出来女儿成长了,当然,在比试时他也看出吉塔把那些过时的技巧“抛掉”了。他有些沮丧,世界赛赛期到达了,这天也是巴比塔全国比赛赛期,巴比塔赢得完美无瑕,而吉塔输得很惨。吉塔哭了,他对不起爸爸。辛格去了吉塔的学校,他叫吉塔不要相信教练的舆论,他开始训练吉塔。吉塔不负众望,惨遭击败后,越挫越勇,冲到了决赛。
那天爸爸没来,吉塔知道她不能再靠爸爸了,最后一局很难,她分心了,她知道危急的时候她必须拿下五分,爸爸的话在耳边回响,“先做一个假动作,别给她思考的机会,扳倒,摔出一个优美的弧线,你就能赢”她照做了。“怦”,她成功了。最后她以六比四战胜对方,全场沸腾了。当吉塔的脖子上挂上奖牌,当场内响起了印度国歌,辛格也听到了荡漾的歌声。这一刻,吉塔代表的是印度的妇女们,谁说印度妇女就不行?我要证明给全世界看。
观看完电影后,我想:这个伟大的爸爸靠什么让他的女儿取得成功呢?当然是一种因梦想产生的信念,因为想要捍卫印度的荣誉。再苦再累吉塔也不再会抱怨了,她不是为自己而战,也不是为爸爸而战,而是为了印度妇女们,她们应该得到平等的权利,现在其他人看到了,印度妇女们也以吉塔为自豪。
一种坚持化作汗水,泪水,血水。一种信念化作喜悦,激动,成功。平日中的不甘与落寞都为了今天的成就。人们都说先苦后甜,这只是一种过渡罢了,真正的人生是自己的奋斗与闯荡,而不是一味的考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