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物(小小说)
文\刘艳珍
在兴旺三队集体户知青微信群,李芳算是一个活跃份子。每天都往群里发正能量的图片和信息。李芳热爱这个群体。因为她在下乡插队做知青六年的岁月里,和大家打交道的时间很长。让她记忆深刻的是群主季风。季风当年是兴旺三队集体户的户长、兼生产队队长,还入了党,是个很有能力的带头人。
在农村插队,那样艰苦的劳动生活,让李芳度日如年。她身单力薄,干重活有些吃不消。但她还是坚持到田间劳作。她想:”都是同样的人,人家能坚持,我为什么不能呢!”那次,她实在受不了,浑身乏力,头昏沉沉的很难受,像是病了。她觉得病了也好哇,就有理由不下地干活了,好好休息一天吧。那是个农忙时节,早晨生产队场院里,季风给社员和知青分配完了农活,“一呼啦”一群人说笑着下地干活去了。只有李芳还站在那不挪地方。季风问她:“你咋还不走?”
“求你给我找点轻活干吧,我有点不舒服。”
“有点小病一挺就过去了。”
李芳心想:“还都是一个集体户的呢,连点同情心都没有。”
李芳没有去上工,回集体户歇着去了。这下可清闲了,一个上午一晃就过去了。炊事员大杨对李芳说:“你适当歇歇行。在生产队干一天活挣十个工分才合四角钱,到年底口粮钱都够呛能挣出来。”
“大杨姐,你这话宽了我的心。”
李芳没想到挣工分的事,她心里想的不是劳动报酬,而是想得很远、很远。
下午季风从地里回到集体户, 见李芳在菜园子里摘黄瓜吃。季风对他很不满,没好气地说:“正是农忙季节,你这样游手好闲好意思么!”
李芳一听忍不住哭了。
大杨过来劝李芳,别和季风一般见识,他就是“大家长”的作风。大杨最了解季风了,她和季风都是1968年下乡的知青。李芳是1973年下乡插队的新生,各方面还要向季风和大杨这样的老生学习。可李芳对季风抱有成见,认为季风对她一点也不照顾,还处处“挤兑”她,这让李芳很受不了。她愤愤不平,想跟季风辩论一番。可季风把锄头递给她,让她上园中锄草去。她这个气呀,敢怒不敢言。只好把园中的杂草都除掉了,累出一身汗,还别说,病没了,浑身轻松了许多。见季风背上稻谷去加工厂了,理也没理她。她真觉得季风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怪人。
后来知青们陆续抽调回城了。李芳当了工人。季风在市政府机关工作,还在49岁那年,承包了建筑队,事业直线上升,成了大老板,腰缠万贯,在北京、海南都有房产。
一次,李芳到市政府去办事,恰巧乘电梯碰见了季风。季风请李芳吃饭。盛情难却,李芳就和季风到餐馆就餐。快五十年没见面了,都到了花甲之年,岁月催人老哇!季风和李芳谈笑风生。季风了解到,李芳现在业余时间在学绘画。他要为她找个画师,深入学一学绘画。她眼前一亮。
只听季风说:“要知道你这么有才,那时在集体户和你联系联系呗!”
李芳心头一热,却装作没听见,心想:“你是大人物,俺这小人物咋能高攀上你!”
李芳心里想着,嘴却走板了:“季风,你忘没,在农村插队,你对我可苛刻了,我不舒服歇一天,你还支使我给集体户园子除草。”
“当年的事情,你还记得。我也是有打算的。你看先把园子的活干了,大家下工就不用干了,多歇会,这不是好事么,你咋还往心里去呢!”
这时,李芳接到大杨姐的电话。季风让大杨也过来一块聚聚。
曾经在农村同甘共苦、一锅里搅马勺,和亲兄弟姐妹还有什么两样。
不久,兴旺三队集体户建立了微信群,季风任群主。他还是当年的风采,还是当年的大男子主义。可知青们都很敬重他,他的能力超凡。就是这样的大人物,在微信里私下却给李芳道歉:“对不起,当年逼着你铲菜园子,你可别记恨我啦!”
李芳看到他的文字,很是受感动,“你没什么不对的。我当年不是为挣多少工分,而是想得太过度,不切合实际,对未来的前途很迷茫。一点都没心思干活,我承认不是身体的病,而是一种心病。”
“你终于说实话了,可惜,这实话来得太晚了,晚了半个世纪。不然,那时候我是打算和你处对象的,我看你不诚实,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