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学开始,我在学校的时间大约有28年,其中上学的时间是14年,工作的时间是14年,但是从来没有想过,学校究竟该如何来定义?
难道学校就是学习的场所?我想不应该这么简单,是不是我们一直把学校进行了错误的定义。
从百度上看,学校是指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由此可见,学校是进行系统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并不是简单的学习知识,而是系统的教育活动,包括知识,也包括技能等等。
再看一下学和校的含义。学,最早见于甲骨文。六书属形声字。在六书中属于形声。甲骨文的字形就像双手构木为屋形,表示“学校”是学习的地方,上面的“子"字像一个人双手拿着一些物件,表示“学习"或“教学”的行为,下面是一个(mì)字,表示要盖或遮蔽,也有房屋的意思。整个字形表示房屋下的学习或教学行为。
”校“字最早字形见于战国文字。本义是指古代桎、梏一类的刑具。《集韵·效韵》:“校,教学之宫。”《左传·襄公三十一年》:“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杜预注:“乡之学校。”陆德明释文:“校,郑国谓学为校。”学与校并用,是取之限定、规范的意思。
《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xiáng ]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意思是:开办庠序学校以教育人民。所谓庠,意思是培养;所谓校,意思是教导;所谓序,意思是有秩序地陈述。夏朝时叫校,殷商朝时叫序,周朝时叫庠;这个‘学’是三代共同都有的,都是教育人民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
由此要见,学校原来的任务是培养、教导、学习伦理。这与我们现在学校的五育并举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到了学校层面,却更多地成了学习知识,以成绩来论英雄。
我们经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其实学校就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他应该成为的样子,而不应该单纯以学业成绩来一刀切,划分出好中差,应该换学校本来的样子,给每个学生都成功的机会。不要天天喊着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口号,实际上让更多地孩子在本不属于自己的道路上掉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