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吝啬鬼`是指人类大脑为了节省认知资源,在做决定时,喜好寻找显而易见的表面信息进行处理,以求快速得出结论,而结果很可能是错的,所以以肤浅著称,是类型一进程最突出的特点。
与`认知吝啬鬼`不同,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完全析取推理`(fully disjunctive reasoning),指 当面对多个选项需要做决策,或是 要根据假设推理得出一个最佳解决方案时,会对所有的 选项或者可能性 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估,从而得出正确地答案。因为进行系统地分析,速度相对比较慢。是类型二进程的一种信息处理方式。
既然`完全析取推理`得出的结果比 `认知吝啬鬼` 更好,那么是不是高智商的人都能采取这种更优的信息处理方式呢?很遗憾,如果没有 明确的信息 提醒要采取`完全析取推理`方式,绝大多数人的`认知吝啬鬼`模式会迅速启动,取代`完全析取推理`,即使是高智商也未能幸免。而我们对取代的事情会毫无察觉。
属性替换
`认知吝啬鬼`之所以能够做到节省认知资源,是因为有一个叫`属性替换`的伎俩。当人们需要评估/判断属性A时,却发现`与属性A有点关系的属性B`更容易评估,于是就改为评估属性B。说白了,就是用简单的问题代替原本的难题。作为一种策略,这在很多情况下是好事,如果有其他策略也能得到相同的结果,但当前的策略可以简化问题,省了很多力气,当然是好事了。即便并没有得到最完美的答案,却用很少的认知资源,得出一个非常接近完美的答案,比费劲周折才找到答案要好很多。
但是,如果错误使用`属性替换`策略,会导致一些严重的问题。
例如,违反`支配关系原则`,这是指,如果 一个事件的可能集合 中,包含了 另一个事件的所有可能,那么这两个事件之间就是支配关系。很明显,由于前者有其他的可能性,估值或概率估计应该高于后者。否则,就违背了`支配关系原则`。
比如,A 是银行职员,与 A 既是银行职员,又是一个女权主义者。
情感反应
属性被替代是根据`对决策后果利弊`的`情感性评估`做出的。这通常不是非理性的评估,因为情感确实是判断结果好坏的有用信号。但如果在进行情感评估时,完全不进行`完全析取推理`的处理和调整,就会出现问题。这是由于仅仅依靠情感评估,会让人对影响结果的`概率`和`数量`不那么敏感,导致忽视了这两个因素。因为有些东西会引发情感反应,弱化/干扰 人们对一些因素判断、评估的能力。
情感性替代、损失厌恶、过度自信、对随机事件的过度解读 等,是导致一些 非理性行为 发生的主要 认知特征。
生动、鲜活、与众不同、易得性
`认知吝啬鬼`也是有弱点的,那就是对 生动、鲜活(图片、照片)、与众不同 的信息异常敏感,对抽象枯燥的信息无感,这也就导致了非理性行为和信念不断地发生。
媒体对一些事件的报道,会因为采用生动、鲜活的画面,击中了`认知吝啬鬼`的弱点,导致观众的认知决策产生偏差。这种情况不仅在媒体,其他行业也都存在。
例如,与抽象的百分比数字相比,具体的数字更能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画面、引发`情感反应`。“在什么情况下 12.86% 的死亡率比 24.14% 的死亡率更加危险?———— 基于风险沟通的启示”。而图片、照片、故事的鲜活生动性又高于单调的数字。
当`认知吝啬鬼`当班时,即使措辞上的细微差别,也会引起`情感评估`和`生动性`的改变,进而影响到人的行为和想法。
`货币错觉`是一种与`出众效应`有关的现象。`认知吝啬鬼`仅关注货币的面值,而不综合考虑影响实际购买力的其他因素,比如 通货膨胀、时间 和 货币兑换汇率 等。当一件商品用面额数倍于本国货币的外币标价时,看起来更加昂贵,人们因此会减少花费;而当用面额小于本国货币的外币标价时,因为看起来很便宜,会刺激人们花费更多钱。
在个人金融领域,`认知吝啬鬼`的危害同样严重,有必要使用类型二进程。比如,人们往往会选择高手续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而不是低手续费的产品,原因只是`易得性`。高手续费的产品在市场上随处可见,而低手续费的产品需要查阅金融或消费者专业出版物才能知道。
决策的质与量
虽然上面说了这么多`认知吝啬鬼`的不是,并不表示它毫无价值,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启发式加工是很有效的。这里只是想提醒不分场合、随时随地使用这种信息加工方式的危险。
人一生中需要做的决策很多,其中,有大部分是不太重要的,没有很大的价值,也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然后,有极少数的决策很重要,甚至会对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启发式加工对于大部分的决策都可以做出不错的结果,但很难让人相信可以用于对少数重要的决策进行处理。因为这些重大的决策是很特别的,这导致有两个原因使得启发式加工不是很好的应对策略:1,因为很少遇到这类决策,启发式加工的的潜意识内隐学习机制恐怕没有什么机会可以学习到能够用于启发式加工的知识;2,因为是独一无二的,在进化过程中没有太多类似的经验,不会有具有进化适应性的潜意识模块帮助我们加工相关信息。
锚定与调整启发式
有一些非常有用的且有效的启发式加工,由于太容易被触发,有时会给我们带来一些麻烦,剥夺我们的`个人自主性`。
当我们需要对一个不知道的数量做估计时,需要用到`锚定与调整启发式`加工策略。我们会先锚定一个最容易从大脑中提取的相关数字,然后基于已知的特定信息调高或降低这个锚,从而对数量进行估计,而调整过程是有`黏性`的,幅度不会与锚定值相差很大。
这看上去是一个不错的策略,但如果用于锚定的数字与面对的问题 毫无关系 时,就有问题了。而 锚定与调整启发式加工 为了在锚定过程中节省认知资源,常常不会顾及锚定的值与当前问题的关联。相对于从记忆中 回忆、提取 与当前问题相关的信息,使用一个已有的锚定值是一个更简单的捷径。
例如,对于购买汽车的人,销售希望引导顾客用官方指导零售价作为锚定值,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讨价还价进行调整,因为调整具有`黏性`,不会偏离太远。而消费者类杂志和网站建议消费者获取汽车经销商的进货价,并以此作为锚定值进行还价。
对于二手车,销售希望从广告价格作为锚定值,而消费者导刊则建议消费者参考旧车价格参考手册中的价格议价。
在司法判决中,人身伤害案件 原告要求的赔偿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法官对案件的判决以及原告最终能获得的赔偿。
在这种协商中,起点的位置对于最终的结果有很大的影响。控制了锚定值,也就控制了整场谈判。
锚定效应的问题不仅在于 锚定值 的盲目设定。也在于 对参照点(对比值)的过度依赖。在无损失赌局中,没有可以作为参照的点,使得人们对于这种赌局好感偏低。
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也与直觉不符……
提到前面有介绍 优势结构,即理性选择的基础性规则。没有印象,需要再看看。
默认启发式(现状偏见)
`认知吝啬鬼`另一种会剥夺`个人自主性`的方式,是过度使用`默认启发式`这种信息加工方式。
`默认启发式`遵循一个非常简单的原则:得到了一个 初始值/默认值 ,就会保持 现状/默认值。
对于过度依赖这种信息加工方式的人,他们的生活由那些有权设置`默认值`的人掌控,也就因此失去了`个人自主性`。
启发式加工与环境
前面说到,启发式加工 并非毫无用处,在某些情境下,启发式加工 能够在不增加认知负担的情况下,快速给出一个非常接近最佳答案的解决方案。
也就是说,`认知吝啬鬼`是否能够带来好处,有赖于环境是否是良性的。什么是良性环境呢?就是 拥有可以触发启发式加工的线索(例如,情感触发线索、生动和与众不同的环境刺激、方便可用的锚定值),而且 没有人知道这些线索并用于剥削依赖启发式加工的人。与之对应的,恶性环境中没有可以触发启动式加工的线索,更有甚者,有人掌握了这些线索,并故意设置来为自己牟利,这简直就是`认知吝啬鬼`的噩梦。
比如,广告、刻意地操纵超市楼层及空间的安排以增加营业额。
文中批评了`再认启发式加工`,会对于实现个人的长期目标制造障碍和陷阱。
因此,`认知吝啬鬼`会被掌握 如何设定锚定值、如何控制信息生动性 易得性 出众性、影响情感反应、有权设置默认值 的人占尽便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