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理性选择,也要为小概率的不好做准备。
在通往正确决策的道路上,总是要遭遇很多陷阱。特定情境中有很多不易被发现的陷阱,一旦掉落,经常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在众多陷阱中,除了以上的各种心理误区外,最容易给我们造成巨大损失的就是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最普遍,也最具破坏力。
由于对自己操作熟练的过度自信,往往会造成无法想象的灾难。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两个月前,乌克兰能源与电气大臣曾信誓旦旦地说,这里发生核泄漏的概率万年难遇。
在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灾难决策中,同样存在过度自信的身影。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第25次发射之前,美国宇航局的官员对飞行器发射风险的估计是十万分之一。然而正是这样的过度自信,导致上述信誓旦旦的两人都失败了。
我们民间也常有一句话,淹死的大多都是会水的,是熟练导致我们过度自信,从而让我们放松了警惕,最终加大了犯错的概率。
这种过度自信,忽略了小概率事件的存在,导致了失败。
做大概率的选择,同时要为小概率的错误做好准备。
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要求参与实验的人看完题目后,估计自己回答问题正确与否的可能性。试验发现,被试者信心随着答题结果的波动而波动,如果把简单的题目放到前面,当连续对了几道题后,回答问题的人会显得格外自信,对自己正确率的预估也会大幅提高。
但最终实际的准确性并没有更高,甚至因为自信过度会变的粗心大意影响判断的准确率。
在股市也一样,我们顺风顺水觉得赚钱特别容易的时候,往往也是最容易犯大错的时候。
所以除了了解误判的逻辑,在顺风顺水的时候多一分谦虚和敬畏也是非常重要的。
培根曾说:肯定比否定能令人们更为感动和兴奋,这是人类智力独有且恒久的错误。
人就是因为有了情感,才会让决策变的如此复杂,情绪的变化会让决策也会变的情绪化和非理性。但人又不可能成为一个完全没有感情的人,我们要了解这些心理误区,并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走入感情决策的陷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