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先定义什么叫无效思考,一言以蔽之,就是:度过了一段没有产出的思考时间。
比如我早上起来,确定了一个写作题目,然后打算早上这段时间把初稿完成。
结果我思前想后,就是找不到对应的案例和论点,于是无从下笔。
脑子也一直在焦急地搜索,但就是没有产出结果,两三个小时就在这样的焦虑中浪费掉了。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这样的时刻,如何面对这样的焦虑呢?
我建议是善待这些无效的思考时间,不要着急于当下一时一刻的结果,要站在更高的纬度,用平静的心态去面对所谓的时间浪费。
01 时间越长,作用越大
乔布斯在上大学的时候,很喜欢研究毛笔字,对字体很感兴趣,于是他选修了一门甲骨文课程。
这些活动看起来对他未来的工作不会产生任何帮助,充其量也就是培养一份兴趣爱好罢了。
但是后来在研发苹果产品的时候,乔布斯把他大学所学的这些知识转化成了一种输入法,内置到产品当中。
从短期来看,乔布斯大学时学习甲骨文,没有太大用处,但是如果把时间拉长,横跨十几年的跨度,你会发现,其实这些看似无用的能力被时间巧妙地串联起来了。
很多人无法从认知上对时间产生耐心,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尝试过延迟满足带来的巨大收益,所以会沉溺于短期回报,从而形成短视的习惯。
《稀缺》一书的作者塞德希尔·穆来纳森曾经对印度蔗农做过一次关于执行控制力的测验。
测验结果显示:甘蔗农们处在贫穷状态时的响应速度要比富裕状态时慢11%,而且还会犯下比后者多出15%的错误。
为何会发生这种情况?
原因在于不同的经济状态下,蔗农们的心理状态不同。
比如当他们在种植阶段,收入比较少时,表现出的状态会比较糟糕:比如缺乏耐心,忧心忡忡,注意力下降等。
而等到收获季节,蔗农们手里有了富足的资金,他们会表现得心态平静,且可以对未来进行规划。
这个例子一直给我一个启发,就是当我们的现状不尽人意时,我们应该从认知上去改变观念,不要拘泥于一时一刻。
我们很容易因为焦虑当下的短期现实而忽略掉一些长期看来具备价值的东西。
这样是很不理智的选择,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看到未来的长远收益,从而帮助自己保持当下的专注力,尽量保持平静的心态。
02 学习具备关联性的知识
网上有一个很火的视频:一个长相和身材酷似NBA明星中锋奥尼尔的工人,正在用单手接别人抛过来的西瓜。
评论区纷纷评论:上天给了你NBA的天赋,你却用它来接瓜。
有句话说的很对,垃圾就是放错地方的优质资源。当你把两件不契合的东西放到一块的时候,它们怎么都产生不了正向的碰撞。
这和我们一生的历程是一样的,我们选择了什么样的知识,选择什么样的框架,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让一个从小就心怀创业梦想的人去考公务员,他怎么都不会适应体制内的生活。
同样的,你让一个喜欢安稳过生活的人去深度参与商业,他也大概率不会有很大的成就。
有一本叫《百岁人生》,作者琳达·格拉顿在书里阐述了一个观点: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平均寿命会达到100岁,对于现在60岁的退休年龄而言,我们还有将近一半的精彩人生。
所以,在这样漫长的一生中,人与人之间会如何产生巨大差异呢?
一个最重要的参考标准就是:你能够在足够长的时间内,积累到多少具备关联性的知识。
虽然人的可支配时间很多,但是如果要真正和他人竞争,一定是用自己最长的长板和优势去和他人比较,而不是试图去补齐短板。
比如聪明如巴菲特,虽然他很酷爱读书,但是在他的思维框架里,他只阅读非虚构作品,如传记和商业类书籍,唯一不花费时间去阅读的是虚构小说。
这就是巴菲特为自己设置的知识框架:尽量垂直地去吸收具备关联性的知识。
巴菲特在自己擅长的阅读思考领域都尚且未能做到全面兼顾,我们普通人也就更无法做到了。
因此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将学习力聚焦到一处,更容易产出成果。
03 保持学习的节奏,不要焦虑
很多时候,所谓的时间浪费都是相对的,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当下所学的东西什么时候可以派上用场。
比如我在前文提到的例子,那天早上我虽然花费了两三个小时去思考,没有写出一篇文章,但是我在头脑里思考过的一些话题,可能在未来一周内会被我写到其他文章上。
古语有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思考和写作,有时候正好就像是“学”与“思”的关系,如果只顾着埋头敲字,那么很容易会产生写作内容同质化,没有新奇观点的问题,如果只顾着思考而不写作,也可能会让文章产出陷入停滞。
所以如何把握其中的度,就是每个人都需要探求的属于自己的方法论。
以我自己为例,在我写作的探索之路上,我会通过“固定时间法”去刻意保持自己的习惯,去磨合思考与写作之间的感觉。
比如我会在连续写作三天之后,给自己一天早上的时间去放空思考,然后重新确定吸收内容的方向和输出内容的角度。
这样的效果是最好的,既能脚踏实地做事,又不会被忙碌蒙蔽了双眼。
我们就是自己这家独资公司的创始人和经营者,如果我们一直埋头苦干,那就相当于忽略了战略上的优化选择,同时如果我们一直思考战略,那么很多具体的业务都无法落地。
因此,刻意练习,维持节奏,就是最高效的方法论。
END
-----------------------------
宫号:职场芝士侠
人生只有一次,
共寻“外在扎实财富”和“内心绝对自由”
点击关注下方账号,你将第一时间收到每篇惊喜文章。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