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ASONEVALUE(<columnName>)
函数作用:当已将 columnName 的上下文筛选为只剩下一个非重复值时,将返回 TRUE。 否则为 FALSE。
示例:
新建度量值:
HASONEVALUE = HASONEVALUE('销售记录'[销售城市])
计算结果:
HASONEVALUE 计算结果应用场景:隐藏不可加值的累计。
还以上篇例1.1情况为例,对于销售金额和占比是可以累加的,但是对于排名是不可以累加的,为避免歧义,应当对排名的累加进行隐藏。
新建度量值:
排名2 = IF(HASONEVALUE('销售记录'[销售城市]),RANKX(ALL('销售记录'[销售城市]),[销售金额],,DESC))
计算结果:
排名2 计算结果如上图所示,排名2的总计行结果不显示,不会造成歧义。
除此之外,我们可以思考一种业务场景,再增加一个维度,比如A负责费城,B负责纽约,C负责芝加哥,D和E都负责洛杉矶,那么无论D和E的业绩分别是多少,他们最终的排名应该是相同的,即洛杉矶应该只有一个排名,此时HASONEVALUE的作用就会体现的更加全面和重要了。
2.HASONEFILTER(<columnName>)
函数作用:当 columnName 上的直接筛选值的数目为一时,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示例:
新建度量值:
HASONEFILTER = HASONEFILTER('销售记录'[销售城市])
计算结果:
HASONEFILTER 计算结果与HASONEVALUE结果相比,HASONEFILTER计算结果并无不同,但是,二者是有区别的。
HASONEVALUE() 基于交叉筛选器发挥作用,而 HASONEFILTER() 通过直接筛选器发挥作用。
要想看出二者区别,只需再添加一个切片器。
情况1 情况2对于情况1,筛选结果有多条记录,总计行结果都为FALSE,而对于情况2,筛选结果仅有1条记录,HASONEFILTER结果为FALSE,而HASONEVALUE结果却变成了TRUE,显然,这种情况下应当使用HASONEFILTER函数。
3.RELATED(<column>)
函数作用:在两表建立正确的关联关系的前提下,从另一个表返回相关值。
应用场景:类似于Excel中的VLOOKUP的应用场景,将维度表中的值匹配到事实表中。
示例:已知两表:‘销售记录’和‘维度表’,关联关系:‘销售记录’.[销售城市]=‘维度表’.[销售城市],要使‘销售记录’表新增一列,显示对应的负责人。
表1-销售记录 表2-维度表 两表关联关系对销售记录表新建列:
相关负责人 = RELATED('维度表'[负责人])
得到结果:
RELATED函数计算结果4.RELATEDTABLE(<tableName>)
函数作用:RELATED(<column>)函数类似,区别在于RELATED(<column>)函数参数是一列,返回的是一个计算列,而RELATEDTABLE(<tableName>)参数是一个表,返回的是一个表。
应用场景:与RELATED(<column>)相反,RELATEDTABLE(<tableName>)通常是将事实表中的值匹配到维度表中。
示例:还以上述案例为例,欲在维度表中得到每个负责人下面的总体销量。
新建列:
总体销量 = SUMX(RELATEDTABLE('销售记录'),'销售记录'[数量])
计算结果:
RELATEDTABLE计算结果5.EARLIER(<column>, <number>)
函数作用:返回提及的列的外部计算传递中指定列的当前值。
应用场景:在想要使用某个值作为输入并且基于该输入进行计算的嵌套计算中,EARLIER 会很有用。简单来说,EARLIER函数可以实现类似于循环计算的功能。
示例:排名计算。
以上述RELATEDTABLE计算结果为例,先已知各个负责人的总体销量,欲对销量进行排名,就可以使用EARLIER函数。
新建列:
排名计算结果排名 = COUNTROWS(FILTER('维度表','维度表'[总体销量]>EARLIER('维度表'[总体销量])))+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