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里看到一篇推文,是许旸撰写的名为《面对文坛“年龄焦虑,被催熟的青年写作怎么破”》的文章。文章中直说:“这些年,我们对青年作家的刻意推举太多了。”那么单从这句话来讲,我就想问了,您的刻意推举给谁了?
无疑,当今文坛依然还是中老年作家“当道”。他们的作品固然写的好,写作手法也值得年轻人学习。但是随着新生事物的发生与变化,我想大多数中老年作家还是无法快速转变思维与认知的。因此也需要培养一些年轻的作家,第一个是为了培养接班人,第二个也是为了互补文学圈的写作范畴。
为此我专门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所谓的“扶持”,但是没有看到一篇关于对青年作家扶持的新闻文章。
无独有偶,近些日子,在湖北,也有一些作家在公开场合表示对年轻作家扶持过多。我还是想问,您究竟扶持谁了?
值得表扬的是上海作家协会。2014年的上海书展上,上海文学新锐单元的11位90后作家集体亮相,年龄最小的还不到20岁。其实,这些“90后”作家来自不同的城市,有上海、北京、广州、青岛、大连、甚至大洋彼岸的西雅图、波士顿;他们有着不同的经历,有的是在校大学生,学的是五花八门的专业;有的刚步入职场,干的行业多种多样;有的选择了休学,有的则是在高中即退学,干过鞋匠、搬运工、配货员、餐厅厨师、便利店营业员、淘宝助手等各种工作。如今,他们都入选了上海作协“531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上海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汪澜这样评价“90后”作家,“因为刚刚起步,还在成长过程中,很难用统一的标签来定义他们。”
“他们负责‘飞’,我们负责‘吹’。”汪澜认为,扶持“90后”作家,不是简单的吹嘘和吹捧,而是利用各种资源助推他们的成长,帮助他们提升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她同时也表示,不希望“90后”作家过早地把写作当成一种职业。
上海作家协会真正做到了将扶持付诸行动。
最后还是想问,那些说对青年作家、90后作家扶持力度过盛的作家们,您们扶持了谁?扶持了什么?
2019年8月4日19时作于湖北电视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