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好看的外表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是我和你。
和弟弟在一起的日子,总是那么有趣。
苏轼和弟弟苏辙从小一起上学读书,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他们经常在宿舍里玩诗词游戏,这次的主题是“雨”。
舍友A说道:“庭松偃盖如醉”。
舍友B:“夏雨新凉似秋”。
苏轼:“有客高吟拥鼻”。
苏辙:“无人共吃馒头”。
苏辙最后一句引得大家哄堂大笑,那时候的他还不到十岁,文采上自然不如其他几个哥哥,但是这童言无忌的天真也让兄弟二人的童年充满了欢乐。
作弊也是一把好手。
兄弟二人在参加乡试的时候,仅仅题目就难倒了苏轼,他怎么也想不起来题目的出处,所以无从下笔呀。正在他抓耳挠腮不知所措的时候,看到弟弟苏辙吹了一下笔管子,瞬间来了灵感,只见他奋笔疾书、洋洋洒洒写满了答题纸,最后得了高分作文。因为弟弟的提醒,苏轼知道了题目出自《管子》。虽然作弊是违章违纪的,但是人家没用手机没用电子产品更没有扔小纸条,也没有互相打手势,你能奈何?
考官:我怀疑你们作弊,但我没有证据……我太南了!
小时候童言无忌,长大了非常有趣。
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二苏都被贬到了南方的荒蛮之地,唯一值得高兴的是,兄弟二人终于能团聚在一起了,不需要用那微弱的2G网络来维持感情了。有一天,他们相约在一个面馆吃饭,没想到这面的味道实在太差了,真的是难以下咽。只见苏轼狼吞虎咽地把面吃完了,抬头一看苏辙,居然还没动筷子,在那里摇头叹息。
苏轼对着弟弟来了句:怎么?是不是面太好吃了,你还得细嚼慢咽好好品一品这人间美味呀?
说完,二人又是一顿大笑。
2. 论才气,弟不输兄也。
说起“三苏”,可能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的主角苏轼了,但是不得不公平公正公开地说一句:论才气,苏辙可能还要略胜一筹。首先,二人参加高考的时候,同时名列前茅,并且被宋仁宗评为可以成为宰相的两兄弟,可是要知道,当时苏轼22岁,苏辙仅有19岁呀,就已经可以成为宰相的候选人了。
话说在他们小时候,某年某月的某一天,苏轼带着苏辙在巫山玩耍。山上有一个白胡子老道听说苏轼来了,想考考这位远近闻名的小神童,就出了个上联。
老头儿说:无山得似巫山好?
苏轼立刻对出下联:何叶能如荷叶圆?
老头儿听了连忙点赞。
可是苏辙却说:哥哥对的还不是特别完美,我有一个更好的——何水能如河水清?因为水对山更工整一点。
苏轼和老头儿听完,直接双击666。
现在看来,苏辙的才华绝对超过苏轼,只不过苏轼的性格是率真豁达高调外放的,而苏辙则是温润如玉内敛含蓄型的,所以苏轼要有名气的多。
3.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世未了因。
在苏轼人生的最低谷,也就是他经历乌台诗案时,弟弟苏辙为了救他,愿意舍弃自己的官职,甚至给皇帝发微信说可以替哥哥坐牢,但是还是救不了自己的哥哥。他知道哥哥是个吃货,在监狱里肯定不能吃好,所以托人送了超级好吃的酸菜鱼给他。
苏辙不知道的是,苏轼和妻子早就约定,如果这次平安顺利度过,就一直送粗茶淡饭给他,如果事态恶化没救了,那就送鱼来。所以,当看到美味的酸菜鱼的时候,苏轼没有胃口大开,反而万念俱灰,他以为自己死到临头了,就写了一首诗给弟弟。
狱中示子由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我要死了,家里还有老小十口人没人照顾,你没事的时候多来看看他们吧,你以后也只能怀念哥哥了,我舍不得你,如果有来生,我还想和你做兄弟!
在苏轼绝望的时候,他想到的是弟弟,所以有了“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在他惆怅的时候他想到的是弟弟,所以有了“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在他孤单的时候他想到的是弟弟,所以有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们都说,人生得一知己足以,我觉得,有这样一个从小一起长大互相扶持肝胆相照又在才华上势均力敌旗鼓相当的兄弟和知己,才是真正的幸运和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