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朱艳华坚持分享第1256+26天一、心理活动分为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心理问题属于心理正常范畴,精神问题属于异常范畴。变态心理就是心理异常状态。
心理正常又分为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两种状态。心理咨询师服务对象就是心理正常范围之内的心理不健康范畴。心理正常与异常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变态心理学研究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
变态心理学科简史
1.精神分析学派对异常心理现象的解释
两个命题:潜意识、性冲动
四个理论:性力理论,潜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心理防御机制
三个说明:固着、焦虑、压抑
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本我、超我发生冲突,自我无法调节的时候,会产生焦虑,个人为缓解焦虑一个方面会启动心理防卫机制,出现神经症状或精神疾病进行自我保护,也或是把焦虑压抑到“潜意识”层面。
2.行为学派对异常心理现象的解释
提出经典条件反射的巴甫洛夫认为心理冲突的神经机制是兴奋和抑制两个基本神经过程的冲突造成的。
3.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异常心理现象的解释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潜能,在潜能的驱使下实现个人发展,寻找生活的真正意义,并且实现自我价值,每个人都具有趋向完善的性质和特点。在自我实现的过程当中受阻,自我无法实现的情况下会出现心理异常,最基本表现为“存在焦虑”,存在与责任冲突价值条件化被否定,不接受自己
二、心理异常的区分:
李心天标准化区分:
医学标准-躯体是否有疾病
统计学标准-是否偏离正态分布
内省经验标准-病人及观察者的主视体验
社会适应标准-是否符合社会准则
郭念峰三原则
共性:心理过程(认知,情绪、情感,意志)是否协调一致
个性:人格(气质,性格)是否稳定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统一性原则,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人格的相对稳定原则。违反任意一条即可判断为异常。
通过郭念峰三原则标准可以区分心理正常(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与心理异常(神经症、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应激相关障碍,生理心理障碍,抑郁症)
不健康(心理问题)是对象(咨询对象)
谁异常(精神问题)送病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