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阅读了很多投资类的书籍,基本都是价值投资类的,个人也更倾向于价值投资。
去年年中,把买房欠的钱(包含欠自己夫人的)都还清了之后,正式可以建立起自己的投资体系了,因为有自己的钱了嘛。之前家里领导的一点点钱(还房子借款她也在还),只允许放在货币基金里,我自己偷偷放了点在指数基金里面,占比可能不到20%。去年年底之后,因为有了自己的一点劳动剩余,便开始“大展身手”了。
首先是货币基金,所有的基金我都在天天基金上购买。因为货币基金是我近期需要用到的钱,所以流动性是第一位的,收益反正都差不多,万0.6和万0.55差不了多少,这里面钱也不会一直放太多,所以收益率不作考虑,反正比现金和放银行里好得多。货币基金快取的话,也就是2小时到账(事实上就一两分钟),每个基金每天限额取1万,为了避免想要花钱的时候取不出来,因此就买了十几个货基,这样,想要快速取钱的时候就能很快操作到位了。更早之前,因为南方天天利这款货基,收益确实比其他货基要高一些(因为这个他的体量也很庞大了,现在应该千亿级别了吧),我几乎把所有的零钱全部买了它,后来碰到过急事,当天取不出来,也是欲哭无泪,后来还是去借钱才解决问题(无形中欠了一个人情,虽然只有一天的时间)。
第二部分是指数基金,我最开始接触投资就是从指数基金开始,这也是包括巴菲特在内的投资大佬一直推崇的“傻瓜”投资方式。其实从统计学来讲,因为存在交易费用、政府税费等,静态的投资交易就是负和游戏,必然是亏的,所以买指数,在费率很低的情况下,至少能跑赢一半的投资资金。现在指数基金太多了,有一段时间我自己整理了很多指数基金,什么医药、银行、宽基、红利等等,搞得一个头两个大,自己又不是专业做投资,时间上根本顾不过来。后来转念一想,指数基金本来就是买平均数,就是买国运,何必还区分行业、分这分那呢?后来干脆只关注沪深300,沪深300价值以及中证500和中证指数等六七个指数,采用低估的方式进行投资,没时间的人当然可以只选择一个指数(譬如沪深300),每月进行定投。于我自己而言,还是想在这个之外赚一点额外的收益,因此附加了低估买入的方式。如果没有低估的那就先放着在货基里面,如果高估了就抛出或者买其他低估的指数或者放入货基。
关于指数低估的判断,很多软件和博主都会有分享,照着就行了。一种判断方法是根据目前市盈率所处的历史位置进行判断,比如沪深300指数,目前的市盈率是13.9,处于历史59%的百分位,也就是说这个市盈率超过了历史的59%的时间段,这么看处于相对适中略高估的位置。
《价值投资实战手册》的作者老唐说过一个方式判断是否低估,以沪深300为例,按照名义GDP年增长7%(这已经很高了)来计算,按三年25倍市盈率计算合理估值,再打对折就是现在可以买入的市盈率,也就是1.07*1.07*1.07*25/2=15.3。目前沪深300的市盈率是13.9,按照老唐的这个计算也可以买入。如果悲观一点,按照名义GDP5%的增长,合理估值设定为20倍,则可以买入的市盈率应该是11.57,这个时候就先不要买入。
最后是股票,股票是一个很复杂的话题。我比较喜欢老唐提出的方式,买看得懂,确定性比较高的企业,毕竟保住本金很重要,那些看不懂,确定性不高的企业,拿着心里发虚。总的来讲,基本公式就是,未来第三年的预测净利润,乘以25倍的合理市盈率,就是合理估值,现在买入的佳炜是合理估值的一半,留足安全边际。如果没有达到预设卖点,就不要去动它,该干嘛干嘛。老唐经常引用巴菲特的一句名言就是“别瞅傻子,瞅地”,只要相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问题,市场的涨跌都是噪音。正好我放在股市里面的钱基本都是我应该三年之内都是不用的钱,所以心态会好很多,也不会盯着他的涨跌,不用理会市场的噪音,这样也会有更多的时间做好本职工作。老唐和巴菲特芒格一样,坚信在投资市场不赚钱很难,巴菲特在自己二十多岁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将来会非常富有,我现在也有这种隐隐的自信,尤其是在A股这样噪声很大的市场,市场先生说不定就要送惊喜大红包,虽然不会暴富,慢慢等待市场的馈赠吧,坚持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