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补遗卷一·二八】
余亦在席上,命门人杨蓉裳仿之,咏《钱》云:“鱼伯飞来后,平添利海波。斫铜耶水曲,铸币历山阿。轻影翻鲸甲,花纹皱凤罗。五铢工剪凿,四柱细摩挲。轮郭分乌漉,文章备隶蝌。好从床脚绕,谁向梦中磨。萧库悬标榜,吴宫卫甲戈。营中赎才士,帐下买青娥。藏处同牛吼,行来倩马驮。无缘休慕‘孔’,有癖定归和。积窖千缗朽,当筵一掷多。裁皮嗤大业,剪叶记阇婆。只我偏穷薄,终年叹轗轲。逐贫空有赋,得宝不成歌。壁立已如此,囊空将奈何!画叉三十块,挂壁羡东坡。”陈、杨二君,年未弱冠。
杨蓉裳,即杨芳灿,(1754年—1816年),字才叔,号蓉裳,常州江苏金匮人,清文学家。乾隆丁酉拔贡,官灵州知州,改户部员外郎。
鱼伯,音yú bó,释义:1、河神名。又称“水君”。晋·崔豹《古今注·鱼虫》:“水君状如神,乘马,众鱼皆导从之。一名鱼伯,大水乃有之。汉末有人於河际见之。”2、青蚨的别名。青蚨,一种虫。形似蝉而稍大,可食用。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八·支动》:“青蚨似蝉而状稍大,其味辛可食。……一名鱼伯。”晋·葛洪《抱朴子·对俗》:“鱼伯识水旱之气,蜉蝣晓潜泉之地。”《淮南子·万毕术》“青蚨还钱”注:“以其子母各等,置瓮中,埋东行阴垣下,三日复开之,即相从,以母血涂八十一钱,亦以子血涂八十一钱,以其钱更互市,置子用母,置母用子,钱皆自还也。”世称钱为鱼伯,本此。
斫,音zhuó,形声字,从斤,石声。斤,斧属。本义:斧刃。《墨子》:斧以金为斫。亦指大锄。《齐民要术》:二月冰解地干,烧而耕之,仍即下水,十日块既散液,持木斫平之,纳种如前法。斫铜,指开凿铜矿。
斫铜耶水曲。意思是在耶水边上开采铜矿。但“耶水”究竟指何处,不清楚。
铸币历山阿。古籍记载,大禹曾以历山之金铸币。《管子·山权数》:“汤七年旱,禹五年水,汤以庄山之金,禹以历山之金铸币,而赎人之无饘卖子者。”古代历山,一说即今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境内的历山(另二说为山东省菏泽、济南之历山)。山西历山系中条山脉的一段,而中条山是我国北方两大铜矿之一(另一在甘肃白银),早在史前时期就得到了大量开发,至今仍在开采。以此来看,古代历山似为此地。
鲸甲,音jīng jiǎ,意为鲸的鳞甲。常以代称鳞状之物。此处指铜钱排列在一起如同鲸鱼的鳞甲。
凤罗,音fèng luó,意思是有彩凤图案的丝织品。此处指铜钱上精美的文字及纹饰。
五铢,中国古代货币。汉武帝在位期间,鉴于原流通货币“四铢半两”与“三铢”钱引发严重币值混乱,铸行重如钱文的“五铢”钱。其经历郡国自铸、官行赤仄、三官分铸三个阶段,成为汉王朝统一的基础流通货币。五铢钱自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开铸流通至唐武德四年(621年)铸“开元通宝钱”废止,流通七百余年,影响到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初等朝代和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铸造数量最多,流通时间最久的钱币。其流通地域之广,影响之深,在中国货币史乃至世界货币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五铢钱的字文得名源于它的重量:枚重五铢。“铢”是古代一种重量单位,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为一铢。秦和西汉时期的一两,合16.14克,五铢约3.36克。另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五为中数,表天地人和。
五铢工剪凿。意思是汉五铢钱铸造精美。剪凿,本是将铜钱的内外边缘剪凿下来,以盗取铜料牟利的方法。但在此则是喻指钱币的铸造加工技术。汉五铢钱在经历了郡国铸钱的混乱之后,收回铸币权,由朝廷统一铸造。为了防止奸人研磨铜钱背面及剪凿盗取铜料,在铜钱的内外边缘都铸造了高于钱肉的轮廓。但在西汉后期还是出现了一种磨边的“剪轮五铢”,即一种用普通五铢钱经磨鑢(音lǜ,磨治;打磨)加工而减重的钱币。实际上这种五铢叫磨边五铢最为贴切。另,在南朝宋时,朝廷铸造新钱,钱形薄小,轮廓不成,民间盗铸者多剪凿古钱,以取其铜,当时称为“剪钱”或“剪凿”。
四柱细摩挲。四柱,古代钱币名。指南朝·梁所铸造发行的铜钱。梁敬帝太平二年(557年)铸,钱文“五铢”,面无内郭,正面及背面各有两个星点,故名。初铸时,一当细钱二十,旋改一当十,后复同细钱。《梁书·敬帝纪》:“己卯,铸四柱钱,一准二十……壬辰,改四柱钱一准十。”
轮郭,音lún guō,亦“轮廓”,音lún kuò。释义:1、指钱的内外边缘。《后汉书·董卓传》:“又钱无轮郭文章,不便人用。”《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孝建三年》:“及上即位,又铸孝建四銖,形式薄小,轮郭不成。”胡三省注:“钱,外圆为轮,内方为郭。”清·顾炎武《钱法论》:“钱式每重百十有三两,轮郭周正,字文明洁。”2、引申指钱。《宋书·颜竣传》:“百姓闻官敛轮郭,轮郭之价百倍,大小对易,谁肯易之。”3、物体的外周或物形的外框、概貌。唐·王度《古镜记》:“辰畜之外,又置二十四字,周遶轮廓,文体似隶,点画无缺。”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伯魁)尝画一仕女图,方钩出轮郭,以他事未竟,锁置书室中。”4、事情的概况。叶圣陶《倪焕之》二:“这个观念萌生在他心头已有一二年了,不过并不清晰,只粗粗地有这么个轮廓。”
乌漉,音wū lù,乌水与漉水的合称。乌水,古水名。即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南无定河支流纳林河。东晋、北魏时名黑水,北周避太祖宇文泰(字黑獭)讳改名乌水。唐大历十年(775年),夏州将荣宗破回纥军于此。《元和志》卷4夏州朔方县:乌水“出县黑涧,东注奢延水。本名黑水,避周太祖讳,改名乌水”。漉水,即今湖南醴陵市及株洲县境之渌江。《水经》:“漉水出醴陵县东漉山,西过其县南,屈从县西西北流至渡浦,注入于湘。”郦道元注:“ (醴陵) 县南临渌水,水东出安城乡翁陵山。余谓漉、渌声相近,后人藉便以渌为称。”
轮郭分乌漉。意思是钱的外轮内廓犹如乌水、漉水一样分布在中原的边疆、内地。这句诗的解释有不同看法,主要是对乌漉理解不同所致。有认为意思是钱的轮廓分粗细;也有的认为钱分黑白(乌水,原名黑水河,寓意黑;漉水,指清水,寓意清白)。读者可以根据上下文思考一下,谈谈自己的看法。
文章备隶蝌。意思是钱币上的文字、图案具备了隶书、蝌蚪文。文章,“文”即“纹”,指“纹路”、“纹样”。“章”本指“屏蔽”,转指“外表”。“文章”原义指“有纹样的表面”,诸如服装上绣绘的龙凤图样、皮肤上针刺的花卉图案,等等。即其原义是指直接构成视觉形象的图样。后指文字所描绘出来的事物图样,需要大脑“解码”才能完整呈现的间接的事物形象。此处是用文章的原义。
好从床脚绕。典故,阿堵物。《晋书·王衍传》:晋朝大臣王衍,字夷甫,非常清高,对钱嗤之以鼻,提都不愿意提一下。其妻郭氏很想逗他说“钱”这个字,但都没有成功。一次,趁着王衍熟睡,郭氏叫仆人把铜钱弄成一串串的,在床的周围绕了一大圈,想让王衍睡觉醒来的时侯不能下床走路,这样肯定会逼他说出钱字来。第二天,王衍醒来后看到满地是钱后,他把仆人喊来,用手指了指地上的那些钱说道:举却阿堵物(阿堵,六朝和唐时的常用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个”。举却阿堵物,意思是搬走这个东西)。自此,“阿堵物“便成了钱的代名词。
谁向梦中磨。此处不知用何典故。但按照《周公解梦》、《梦林玄解》的说法,梦中见钱,非吉兆,多主凶。《周公解梦》:秋冬见钱,主有凶。给别人钱,主有凶。家中分钱,主离散。《梦林玄解》:梦钱。体圆孔方,轻重到铢,周流四方,利济天下。可以舒人之困,可以苏民之命。其如泉之流,若聚而不散,当获天谴。得此梦者,有通达万变之兆。梦见散钱,主有疮疡之症。梦钱无之者,求谋背暗。梦钱贯串者,主事必联络。梦钱堆积者,当被臭名。……梦身入钱孔,凶。钱体外圆,反之为方;内方,反之为圆。钱质属金,而金主刑伤。得此梦者,必有狱讼之事,为身受枷锁之象。若在船上,则预示有溺水之灾。……梦天落钱,凶。凡事慎重。
萧库悬标榜。典故,黄标紫榜。南齐政权的中兴二年(502年),萧衍(字叔达),逼迫南齐皇帝萧宝融禅让,成为南朝梁国的开国皇帝,史称梁武帝,这年也成了天监元年。天监十七年(518年),萧衍的六弟“临川王”萧宏,“奢僭过度,殖贷无厌”,将搜刮来的财富秘密存放在近百间库房里。也许规模过于庞大,有人疑其藏匿铠甲与兵器,意图谋反,遂向萧衍报告。萧衍计请萧宏赴宴,席中,突然提出要去萧宏的库房看看。萧宏以为贪赃罪行败露,不胜惶恐。打开库房后,只见“每钱百万为一聚,黄榜标之;千万为一库,悬一紫标,如此三十余间”。这就是著名的“黄榜紫标”的出处。粗略估算,竟有钱财“三亿馀万”。除此之外,还有数不清的绸缎布匹等不计其数。萧衍一生节俭,对臣下腐败亦深恶痛绝,但见萧宏库房中没有兵器铠甲,便只说了一句“六弟,你的生计很不错嘛!”之后不久,又给已是太尉、开府仪同三司、骠骑将军的萧宏,再次封官晋爵。反腐内外有别,自古亦然。
吴宫卫甲戈。意思是越王勾践用重金贿赂了吴国太宰伯嚭,使得吴王夫差没有杀掉他,得以保全了越国。越国还在后来大量铸造蚁鼻钱,发展贸易。蚁鼻钱是一种椭圆形的小铜币,正面刻有人脸和文字,也被称作鬼脸钱。楚国是使用蚁鼻钱的主要国家,越国能发行蚁鼻钱,可能得到了楚国的援助。越国与吴国做生意时,只用蚁鼻钱购买吴国的粮食,由于蚁鼻钱含铜量十足,百姓乐意接受,粮食便流向了越国,最终垄断了吴国的粮食贸易,且吴国对越国形成了军粮依赖。在后来吴越之战中,越国断绝了吴国的军粮供应,一举灭掉了吴国。
才士,音cái shì,意思是指有才学的人,有才德之士。《庄子·天下》:“虽然,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清·唐甄《潜书·主进》:“世尚文辞,则为名士;世尚气节,则为直士;世尚功业,则为才士。”
青娥,音qīng é,在古典文学里,指与女性有关的一些意象。一是指青女,也就是主司霜雪的女神。明·陈汝元《金莲记·就逮》:“恨封姨欺花偏紧,怨青娥侵荷忒劲。”二是指美丽的少女,如明代夏完淳《青楼篇与漱广同赋》:“长安大道平如组,青娥红粉娇歌舞。”又指美好的容颜。唐·白居易《长恨歌》:“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三是指女子用青黛画的眉。温庭筠《赠知音》:“窗间谢女青蛾敛,门外萧郎白马嘶。”
藏处同牛吼。此句意思,从字面上看,是藏钱之处有牛吼之声。但未见这方面的典故与传说。我觉得,牛吼应该是牛喉管的意思。古代装铜钱,一般用竹筒。清·顾张思《土风录》卷三:“市肆以竹筒盛钱,号钱筒。案:《説文》‘缿’注:‘受钱器也。古以瓦,今以竹。’则汉时已然。”钱筒与牛喉管相似。藏处同牛吼,意思是藏钱的钱筒如同牛的喉管。(我的揣测之言,敬请读者赐教)
孔,此处指“孔方”、“孔方兄”。从秦统一全国币制到清末改行机制铜币,圆形方孔铜钱在我国使用时间以长达两千多年。方孔圆钱的前身是战国时期的圜钱。孔方兄,古钱币的别称,又称“孔方”、“家兄”,古人把一百来个半成品铜钱穿在一根棍子上修锉外沿,圆棍穿钱,修锉时来回转动,方棍穿钱,就避免了这些麻烦,于是铜钱中间有了方孔。钱为何称“兄”?钱字由“金、戈、戈”组成,“戈”“哥”音同,于是“称兄道弟”。另有一种说法,方孔圆钱,寓意“天圆地方”。
和,此处指晋朝大臣和峤。和峤(?—公元292年),字长舆,汝南西平(今河南西平)人。曹魏后期至西晋初年大臣,官至中书令。和峤虽然是晋朝一代名臣,也曾有过清政之绩,但一生吝啬异常,爱钱如命。杜预曾经认为他有钱癖。《晋书·杜预传》:“时王济解相马,又甚爱之,而和峤颇聚敛,预常称‘济有马癖,峤有钱癖’。”
缗,音mín,本义是钓鱼的丝。后指用于将物品串联起来的绳子,亦指穿钱的绳索。借指成串的铜钱,亦泛指钱。《史记》:贾人缗线。也是量词,用于成串的铜钱,每串一百文,称一串;每串一千文,称一缗,亦称一贯。钱十缗,即指十贯铜钱。积窖千缗朽,意思指窖藏的钱因为时间久远而大量朽烂了。
裁皮,音cái pí,指粗制滥造的钱币。《隋书·食货志》:“大业(隋炀帝杨广年号)已后,王纲弛紊,巨奸大猾,遂多私铸,钱转薄恶。初每千犹重二斤,后渐轻至一斤。或翦铁鍱、裁皮糊纸以为钱,相杂用之。”后因以“裁皮”指粗制滥造的钱币。
剪叶记阇婆。剪叶,指“剪银叶为钱”,阇婆,指阇婆国。《宋史》:“阇婆国在南海中(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苏门答腊岛,或兼称此二岛)。……其地平坦,宜种植,产稻、麻、粟、豆,无麦。……出金银、犀牙、笺沉檀香、茴香、胡椒、槟榔、硫黄、红花、苏木。……剪银叶为钱博易,官以粟一斛二斗博金一钱。”
轗轲,汉语词汇。拼音kǎn kē,释义是指困顿,不得志。坎坷,路不平。出处《楚辞·东方朔》。
逐贫空有赋。指汉代辞赋家扬雄的《逐贫赋》。此赋描述了作者想摆脱“贫儿”却根本甩不掉的无可奈何之情景。这是一篇寓言赋,通篇用“扬子”和“贫”主客对答的形式,前一部分写主人的怒斥,展现出“外我”的形象,后一部分以“贫”的反驳曲尽其情,寄托“内我”的精神世界。全赋构思奇异,庄谐相生,情节结构完整,人物个性突出,寓意隽永而耐人寻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逐贫赋》是扬雄晚年的作品,近人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定位其创作时间为王莽新始建国四年(公元12年),是年扬雄六十五岁。
得宝不成歌。指“得宝歌”。释义:1、唐乐曲名。唐开元末,陕县县尉崔成甫翻俚歌《得体歌》而成。《旧唐书·韦坚传》:“先是,人间戏唱歌词云:‘得体紇那也,紇囊得体耶,潭里船车闹,扬州铜器多。三郎当殿坐,看唱《得体歌》。’至开元二十九年,田同秀上言‘见 玄元皇帝,云有宝符在陕州桃林县古关尹令尹喜宅’,发中使求而得之,以为殊祥,改桃林为灵宝县。及此潭成,陕县尉崔成甫以坚为陕郡太守凿成新潭,又致扬州铜器,翻出此词,广集两县官,使妇人唱之,言:‘得宝弘农野,弘农得宝耶!潭里船车闹,扬州铜器多。三郎当殿坐,看唱《得宝歌》。’”宋·苏轼《读开元天宝遗事》诗之二:“潭里舟船百倍多,广陵铜器越溪罗。三郎官爵如泥土,争唱《弘农得宝歌》。”2、唐·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曲。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得宝子》:“《得宝歌》,一曰《得宝子》,又曰《得鞛子》。 明皇初纳太真妃,喜谓后宫曰:‘朕得杨氏,如得至宝也。’遂制曲,名《得宝子》。”清·洪昇《长生殿·定情》:“六宫此夜含顰望,明日争传《得宝歌》。”
壁立,音bì lì,释义:1、家中只有四壁空立。形容非常贫困。《南史·范述曾传》:“及老,遂壁立无资。”2、形容陡峭的山崖像墙壁一样耸立。张载《剑阁铭》:“壁立千仞,穷地之险,极路之峻。”
囊空,音náng kōng,谓袋中无钱。唐·杜甫《空囊》诗:“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唐·韩愈《寒食日出游》诗:“囊空甑倒谁救之,我今一食日还併。”
画叉三十块,挂壁羡东坡。此处用苏东坡缺钱时节约开支的故事。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东坡云:到黄,廪食既绝,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
弱冠,音ruò guàn,古时汉族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束发加冠,举行加冠礼,即戴上表示已经戴上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