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话剧开幕此剧以诗剧之形,着力表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音乐家,儒学创始人孔子“寻道、悟道、行道“的一生。两个多小时的演出,以浪漫的笔墨与高古的格调,演绎了 “君子”、“进退”、“为政”、“去国”、“见南子”、“困境”、“渡河”、“彼岸”等八幕,生动塑造了一位历经磨难不忘初心的圣人和一群坚定信仰追寻理想的贤人。第一场:君子
七律·君子之风(第一幕)
汐水/文
君子之风别样风,求同存异几殊同。
己犹不欲勿施予,道亦何堪常复空。
立世为人当有节,论而明德自无穷。
开篇此剧深深撼,万象从来一脉通。
汐水私语:第二场:进退
话剧第一幕《君子》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以孔子对弟子们的教诲为开篇。孔子与弟子们围坐而论道,他们各抒己见,却又能和谐共处,孔子以其深厚的道德底蕴,阐释了君子之风,圣人所言之“君子”,非但品格高尚,且能容纳百家之言,和谐共处。
七律·进退之智(第二幕)
汐水/文
进退之间显智谋,知行合一是良俦。
情怀相远疏阳货,气节为先效孔丘。
厚德冥心常了悟,虚名过眼不沉浮。
今朝观此清修处,第二场中堪解忧。
汐水私语:第三场:为政
话剧第二幕:进退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进退”一幕中,孔子在政治舞台上之进退,如行云流水,恰到好处。孔子遇阳货,二者之间的对话堪称大智慧。
七律·为政之德(第三幕)
汐水/文
仁心为政安天下,德化民生百世彰。
北极居中众星共,东风向道万流长。
谁堪一眼虚和实,他自孤怀恶与良。
几度春秋多少叹,沉思最是第三场。
汐水私语:第四场:去国
话剧第三幕:为政
——譬如北辰,众星共之
“为政”一幕中,孔子“仁政“与”邪恶当道而仁道不行,不可不杀!“之间的内心独白,亦强调为政以德,譬如北辰,以德行为中心,引领众人,此理念应深入人心。
七律·去国之痛(第四幕)
汐水/文
漫漫去国痛何由,五十光阴志未酬。
浮海乘桴寻正道,天涯过客任横眸。
三千逆旅不须弃,一寸初心自可留。
第四场中言未尽,先生足下写春秋。
汐水私语:第五场:见南子
第四幕:去国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在“去国”一幕中,孔子因理念不合而离开故土,那句“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道出了他内心的无奈与坚持,亦展现了儒家之坚韧不拔之志。去国非所愿,然道在人心。
七律·南子之论(第五幕)
汐水/文
礼法于心难以争,丘逢南子自矜清。
言辞切切堪游刃,道理深深竟断莹。
好德何当如好色,修为聊复共修生。
此间真意无多解,第五场中泾渭明。
汐水私语:第六场:困境
第五幕:见南子
——知敬畏,则思无邪
“见南子”一幕中,孔子与南子的对话充满智慧与哲理。他所说的“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既是对南子的劝诫,也是对世人的警醒。知敬畏,方能深入历史现场,带着敬畏打量,是带着体温的观照。子见南子,南子句句追问撼人心魄,孔子以“庄重”态度应对。其时,遮挡两性的珠帘哗然而落,这颇具匠心的“碎”,敲击着孔子亦敲击着观众的心,这是一场人性无解的拷问。
七律·困境之韧(第六幕)
汐水/文
莫问天公将欲何,子游列国几层阿。
春秋未转拳拳志,风雪犹闻朗朗歌。
百折无妨求大道,千磨不碍向清波。
岁寒然后知松柏,第六场中泪点多。
汐水私语:第七场:渡河
第六幕:困境之韧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困境”一幕展现了孔子在周游列国之逆境中的坚韧与毅力。其言之“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亦是对困境中坚韧品质的赞美。
七律·渡河之悟(第七幕)
汐水/文
江水奔腾径自东,光阴如是太匆匆。
浮生几度成迷影,大梦三千似断蓬。
踽踽行于川上曰,汤汤流向世间空。
渡河之悟意悠远,第七场修般若功。
汐水私语:第八场:彼岸
第七幕:渡河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渡河”一幕中,孔子面对滔滔江水,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孔子渡河的场景象征着人生中的跨越与成长,令人感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
七律·彼岸之望(第八幕)
汐水/文
彼岸之修不自伤,朝能闻道死何妨。
毕生哲理当流世,一寸初心莫泛黄。
列国风霜更老鬓,春秋笔法著华章。
今观话剧思其志,儒学箴言暗暗香。
汐水私语:演员谢幕
第八幕:彼岸
——朝闻道,夕死可矣
最后一幕“彼岸”中,以孔子晚年归鲁、撰写《春秋》为终,孔子所言“朝闻道,夕死可矣”,表达了他致力于传承文化的坚定信念,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汐水私语:
观儒家始祖之生平,悟儒家思想之精髓。
观此话剧,有感孔丘伟大、波澜壮阔而又坎坷、颠沛流离的一生,以及他璨若星河、烟波浩渺的伟大思想。这是一部以思接千载的视野书写的壮丽史诗,是一幅以视通万里的格局描绘的恢宏画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