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讲述了身份卑微的主人公于连,与两个贵族女人的感情纠葛。
于连出身木匠之家,缺少母爱。在父兄眼中,于连弱不禁风,是个没有价值的废物。糟糕的童年经历给于连留下了心理创伤,他的人生被自卑的阴影笼罩着。
于连的自尊,源于他严重的自卑心理,他过度维护自己的尊严,实际是为了摆脱卑贱的身份。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这本书中,详细和透彻地分析了这种自卑的心理。
阿德勒认为,一个人先天的、生理上的或者在社会交往中的许多不完全,不完满,不得志和不如意,都会让人产生自卑感。自卑感的克服与超越,恰是人不断前行的动力与阶梯。
在于连身上,我们明显看到他不断克服和超越自卑的努力。
在市长家里,于连把维护尊严作为自己的“职责”。他对自己卑微的身份很敏感,渴望与权贵们平起平坐。
于连厌恶自己的家庭,他以他卑贱的出身为耻,瞧不起无知与粗鄙的父兄。他对同一阶层的人充满了蔑视和不懈,所以看不上使女爱丽莎。
于连越是自卑,越想压制内心的自卑,越是表现出张狂的自尊。他在高傲的贵族面前,非但不低声下气,卑躬屈漆,反而趾高气昂的姿态来声张自己的尊严。所以他一个家庭教师的身份,竟敢鄙视市长,公然顶撞市长训斥,还骂出入市长家的官僚们是蠹虫。
但是,这并不能改变他只是木匠的儿子,是富人花钱请的家庭教师,是修道院的小教士,是侯爵府的小秘书这些事实。于连在上流社会,并没有值得他张扬的资本。
在于连自尊的外表下,裹藏着一颗自卑的心,寂寞压抑和痛苦从来没有远离他,所以他的性格特别脆弱和高度敏感。
于连对大人物的警惕与敌意,对小人物的鄙视,对处境的不满与抗挣,使他变得有些神经质。
处在矛盾与迷惘,犹豫与怯懦中的德.莱纳夫人,表现出来的矜持与淡然,在于连看来是对他的轻蔑与怠慢,他瞬间转爱为恨。
他的变化让德.莱纳夫人感到莫名其妙,而他却带着“自尊心受到伤害”的冷酷表情,扬长而去。
在市长家里,于连过于敏感的“自尊”,夹杂着几分自卑的稚气和乡村少年的淳朴。
在侯爵府里的于连,学会了察颜观色,趋炎附势,学会了虚伪。
于连的成熟,使他将自卑与嫉恨隐藏起来,靠心机和努力提升自己地位,缩小他与贵族之间的差距,给他带来“尊严”。
于连成熟和理性,伴随着可怕的堕落与虚伪,却让他表现的更加自信。
于连对玛蒂尔德的挑逗与征服,是战胜自卑,获得尊严的过程。他挑逗玛蒂尔德也,最初是为了战胜她的傲慢。当他赢得玛蒂尔德的青睐后,他自尊心得到了满足。
然而,于连征服玛蒂尔德的最有力武器,正是他的自尊以及由此产生的傲慢、粗暴甚至冷酷。
自卑与自尊,看着天壤之别,实质上是一对孪生兄弟。于连处在极端短自卑与极端自尊的两端,所以小说中的于连敏感,脆弱,虚伪,善变。
小说对于脸的描写,说他脸色总是苍白的,表现了他的压抑与痛苦。
红与黑剧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