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为什么自办学堂教子?理由十六:语文是人生最重要的课程!(2/2
- 我为什么自办学堂教子?理由十六:语文是人生最重要的课程!(1/2
- 我为什么自办学堂教子?理由五: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
- 我为什么自办学堂教子?理由十七:真正的艺术教育----千万不要逼
- 我为什么自办学堂教子?理由十八:让孩子得到真正的才艺教育
- 我为什么自办学堂教子?理由十三:让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时
- 我为什么自办学堂教子?理由十四:让孩子得到真正的科学教育
- 我为什么自办学堂教子?理由十五:只有真正的老师才有真正的学生--
- 我为什么自办学堂教子?理由八:让孩子有机会真正学好中文 语文教育
- 我为什么自办学堂教子?理由二:让孩子获得比读书重要百倍的教育。
(连载分享自教先行者们的经验心得)
作者:今日学堂 校长 张健柏
两年多教学实践的结果就是:老师们普遍认为张钟瑞很活跃,一整天的学习下来后,不停地在三层楼上串上跳下没个停。但是上课时却安安静静,不吵不闹。最有意思的一次是老师们要参加李践的“行动成功学”培训课程,把他带去一同参加,结果从早上9点到下午六点整整一天,刚满7岁的他像大人一样很有次序地听完了全部的课程,肯定有很多内容是他听不懂的,但是他具有良好的自我控制力,让在场的人都很惊讶。这就是思维力提升的结果。
孩子的整个语文学习内容很多,教学手段也比较复杂,特别对于12岁以前的教育,由于此阶段的特殊性,必须采用最丰富多采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来提升儿童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学习热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必然采用代价昂贵的各种教学工具和多种复合媒体教材。
相反,如果年龄已经达到12岁以上,仅仅通过文字阅读就可以提高,只要采选合适的内容,有良师指导就可以了。而媒体手段就变成次要的!我对孩子12岁以前的语文教学核心,可以总结为三大部分:
一:经典诵读:台湾王财贵博士倡导的经典诵读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有很多家长和孩子都在做。我认为华文经典是中华民族的一大财富,在孩子启蒙的早期就开始经典诵读,是学好语文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样也是掌握中华文化思维的必要手段。而且通过经典诵读,还能有效地提高思维能力,改善大脑的品质,同时潜移默化地改变儿童的心理素质和个性特征,达到中国古人所说的“教化”之功。所以张钟瑞的语文学习,经典诵读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只是教法有所不同,没有单纯采用“小朋友,跟我读”这种较为简单的诵读法。为了达到有效的大脑思维训练,采用了变速诵读,变声诵读等手段,效果较为良好!另外,在学习的内容上也略有分歧:我认为简单地回到[四书五经],回到儒家,可能并不是现代人继承发扬中华文化的最好办法。所以我的经典诵读理念,并不是以[论语]为主的儒家经典为主,而是更为灵活一些,更关注“四书”之外的其它学派!特别是道家经典,如老子,庄子等。即使是儒家,我觉得思想更丰富完整,更重要,更有价值,也更具有现代意义的是荀子,但是现在的经典诵读中几乎忽略了他的存在。
二:国外原版百科全书和科学历史类读物:我们毕竟生活在现代社会,经典诵读的价值,并不在于返古复古,除了可以提升大脑的思维品质外,还希望达到把中国古代思想的精华,与西方现代科学知识结合,因此儿童教育必须体现中西并重的原则。西方教育的先进性,并不在于其手段和方法,关键是其基本理念和内容。工业革命以来,以百科全书为代表的西方儿童教育,把认知的重点从童话和文学作品引向大千世界,引向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和社会,引向人类的历史和文化,因此培养了孩子开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采用这种教育方法,儿童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绝对不是读几本课本所能相比的。而我国学生无论课本还是课外阅读,均以文学作品为主,仍然停留在农业时代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个人品味,缺乏有序的思维训练,更缺乏广博的知识结构。我认为这是我国与西方现代教育差距的思想理念上的原因。因此,基于与西方现代教育接轨的想法,百科全书就是张钟瑞语文学习的第二项重要内容,如从学习的时间上来说,是耗时最多的课程,也是思维训练中“自然主义思维能力”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达到真正的学习目的,一律不采用国内编写的可读性很差,学究气十足的百科全书,而是直接采用多种版本的英美原版百科全书及各种丰富多彩,内容全面的电子版视听百科教程,同时配置良好的音像系统。投入固然很大,但是教学效果的确特别好!特别是超大的信息量,满足了儿童时期大脑迅速发育的要求!一部1个小时的自然百科DVD影片就有一万字左右,采用问题式,研究性学习法,一般需要正式学习两至三天。还经常采用快速播放的手段,对于孩子适应海量信息,快速思维和快速阅读都有很大的好处!同时这也是孩子们的英语学习方式(语言都是相通的)。
三:电影大片 电影课是今日学堂一个很重要的课程 估计很少有家长会考虑把电影作为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从一开始就把经典大片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和教育内容。当然,在孩子看来并非学习,而是一种极为有趣的欣赏体验。家里收藏有近两千部影片,选出其中合适的作为语言和思维教育,文化教育,艺术教育的良好工具。
作为语言教育的工具,电影大片的功能并非是提供一个语言场景来模仿。实际上,如果仅仅作为语言模仿的对象,电影影片主要是对话体,并不是很合适。采用配解说词的纪录片会更好,所以我对“看电影学英语”之类的东西总是有些怀疑。我选择电影大片的目的,在于促进儿童的思维发展和建立良好的价值观体系,扩张文化视野,这也是语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和功能。因此用于语言教学课程的电影大片,显然不能随便选用。选择上应有明显的倾向性,影片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是否值得推崇,是选择影片首要的问题。一些历史和文化影片,是选择的一个重点,其次还要考虑儿童对内容的接受程度。如[亚历山大]的传记影片已经看过三个版本,还有莎士比亚的戏剧电影等。另外,电影课决不是像看电影一样看完了事,而是利用电影手段来整合儿童的思维力,深入理解其内容和价值,并解决孩子的疑难。因此在观赏的时候,老师的引导方式和不断提出的问题和解答是最为关键的!否则沦为普通的看电影录像,也就没有实质上的意义了!
12岁以前的语言学习,基本上是从以上三个大的方面来进行,可以让孩子真正把语文作为思维的工具,能够使用好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并在交流中应用自如。通过六年左右的时间,已经足够吧孩子培养成一个终身阅读者了(我们的传统教育机制里,能够达到这个要求的人数只有5%)。十二岁以后,文学和历史,文化类的作品,将成为扩充阅读的主流,把孩子的视野从广阔的世界,拉回到关注人类自身和自我内心,进入到内省和自我认识阶段。这对于养成孩子的健全人格至关重要。(这部分教育内容还未开展,这里不多说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