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文章还是上周圣诞节监考后写的,现在才整理发出来,拖延症晚期。
每一年的研究生考试,都放在元旦前一个星期的周末两天。是对他们一年来努力付出的检测?还是考试结束后,跨年夜放松狂欢。
今年的考试,遇上强寒潮,天气异常的寒冷,看他们在路边等车,瑟瑟发抖着;看他们中午无处可去,在学校操场上瑟瑟发抖着,很是感慨。
虽然有日光,但是冬天日光夹着寒气,很是惨淡。
今年的考试,更重要的是参加的人数,和高考的人数持平,由此可见,找一个工作是有多么的难,这样的双重寒冬,真的是令人汗颜。
第一科是统考科目,思想政治理论,厚厚的十四页。发试卷的时候,瞅了一眼,很多是时事政治,当然少不了建党百年,少不了建国发展……
不回避热点的试题才是好试题。
前面是选择题,后面全部都是材料题,看到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不由自主想起了近年来,我市中考的题型:非连续性文本。不错,后面的大题目,其实就是典型的非连续性阅读,联系实际很强。顿时感觉,这一题型的实用流行,还有,学哲学专业的考生,考这一科一定会很讨巧。
第二场的监考很幸运,监考的是自命题的考生,没有诸多繁杂的程序,只要把他们报考大学所给的试卷袋,直接发给他们就可以。
各个招生大学的自命题,真的是百花齐放,有的是两张卷,有的是三张卷,有的带答题纸,有的没有答题纸。据说,有一年自命题考试,一个大学竟然把答案的都寄给了考生。哈哈估计考生做梦也没想到吧。
因为是自命题考试,考场有考法语的,德语的,日语的,还有俄罗斯语的。总之是各种看不中懂的语言。
考试结束之后,学生要自己再把答题纸和试卷,一同装进信封袋,密封好之后,再回寄给各个大学。
关键是密封的时候,要求考生骑缝签,很多的考生不会封口,不知道什么是骑缝签,有的签在试卷袋上,有的在密封签上,不理解什么是“骑缝”。
也许是太紧张了吧,我在讲台上演示了一遍,结果依然有错的。哈哈虽然最小的考生也是2000年,但这样的考生令人堪忧。
第二天上午监考的是法律,填写缺考考生信息的时候,翻看了一下试卷,感觉题目很有趣,里面各种各样典型的案例分析,都特别让人想探究,如果再有一次选择的机会,我就选法律专业,也感觉其特别适合文科生。
最后一科监考的是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这个专业虽然后面有基础两个字,但是扫一眼试卷嚯,各种各样的代码,数字等等,在我看来,真的是七窍通六窍,一窍不通。再看一眼班里的考生,几乎是清一色的男生,外貌,举止上,似乎每个人脸上都写着理工科三个字,相比较于上午的法律试卷,学科的性质太明显和突出,专业性太强,真的是术业有专攻。
每一场考试,都是三个小时,于考生而言,这三个小时是弥足珍贵,很多考生都争分夺秒,充分利用着三个小时,有的考生甚至时间都不够。
于监考人员而言,这三个小时,显得无比的漫长,再也没有比无事可做,让人觉得时间漫长了。
我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回忆了一遍,再一遍。便开始默背课文中的古诗词。更多的时候,很可怕是,自己没有了思想,无所事事的坐着,脑袋空空,不愿所想,这种感觉很可怕。
这也是我这一段时间以来的感受,看书越来越少,思考越来越少,入不敷出,于是,心中总有那么一些的惶恐,于是每一天过的就不是那样的爽快和扎实。
现在,大家都在做着跨年的总结准备,我是不是也要故伎重演,信誓旦旦,再给自己一个目标规划,是的,当然需要,新的一年,在身体健康中,继续加油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