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读完《名人传•贝多芬》后,我
便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平复,曾经在小 学的语文课本上,也曾“认识”过贝多芬,但却只知他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家,代表作有《月光鸣奏曲》《英雄交响曲》
我也曾天真的以为名人定然有着一个温馨而幸福的家庭,有着一帆风顺的人生,然而事实却截然相反,他有一个暴躁的父亲,为了所谓的“面子”将他一连几个小时钉在羽管键琴前,或者给他一把小提琴,把他关在房间里,压得他透不过气来,他差一点因此而永远厌恶艺术
![](https://img.haomeiwen.com/i5878909/3652a5143d8895c2.jpeg)
年少时的我们大多不懂世态炎凉,不用为物质生活而忧愁,想要什么坐在父母的怀里撒撒娇就可以得到,然而这个伟大的音乐巨人,早在17岁时就失去了崇敬而挚爱的母亲,成为一家之主,担负起教育弟弟的责任。生活给予他无尽的挫折与压迫,他毫不屈服。微笑着面对一切困苦,那悲惨的童年,对他来说,在心底始终留有一种虽凄凉但温馨的回忆,即使他被迫离开波恩,前往几乎度过了一生的维也纳,也从未忘怀过莱茵河谷以及被他称为“我们的父亲河”的庄严的莱茵河。它的确是那么地活跃,几乎有人性,仿佛一颗巨大的灵魂……
![](https://img.haomeiwen.com/i5878909/010145d5ea4cf412.jpg)
1796--1800年间,他听力出现严重问题,内脏也不堪重负,这在他这一时期的作品《悲怆奏鸣曲》以及《第三奏鸣曲》中可以体现出一种悲愁,但是他并未完全沉浸在痛苦中,例如《七重奏》的欢快,《第一交响曲》的清澈,想来是有一段时间才能让心灵习惯于痛苦,心灵及其需要欢乐,所以当他没有欢乐时,就应该自己制造欢乐,如果“现在”太残酷,那我们不妨想想过去,那“过去”的幸福时光不会一下子消失,它们的光芒在不复存在后仍将长久地照耀着。
“我要扼着命运的咽喉”他用自己的一生完美诠释这句话。我们有多少人在遭遇痛苦时轻言放弃,我们有多少人能用一生去朝自己的目标努力,生活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当我们受到委屈或不公时,不妨静下心来,翻开书本,伟人的生平,难忘的历史,或许会给你一份满意的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