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生命中,你和他人是什么关系?在你的一生中,你对自己又意味着什么?”这是最近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的两个问题,之所以有这样的思考,是因为最近读了一本书——《摆渡人》。
书的主人公是两个少年——15岁的女孩儿迪伦,16岁的男孩儿崔斯坦,正处于情窦初开的年龄。故事是围绕他们俩的相遇与爱情展开的,但却是一场不同寻常的相遇、不同寻常的爱情(此处分享一张思维导图,具体内容建议大家自己读)。
谁是你生命中的摆渡人 ——读《摆渡人》有感(2017年12月31日)这本书涉及到的都是我们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生死、灵魂、爱情、亲情,值得品读,也直击我心,带给我很多本源性思考。
书的前半段,崔斯坦为迪伦摆渡,他是摆渡人;书的后半段,迪伦为崔斯坦摆渡,她又成了摆渡人——如同在我们的生命中,我们和那些身边的重要他人在互为摆渡一样。
“人”字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撇”和“捺”的彼此支撑。有时候,我们是那一撇,要“捺”来支撑;有时候我们是那一捺,需要支撑起“撇”。所以,当你做“捺”的时候,就好好地撑起那一撇;当你做“撇”的时候,就安然地享受“捺”的支撑吧!因为,彼此的支撑才成就了完整的“人”。我们和生命中的重要他人(亲人、领导、同事、学生、朋友等),正是这种彼此成就的关系。
这是书带给我的第一个思考。除此之外,我又在想:书的最后迪伦死而复生,再次得到生命,是被谁摆渡的呢?究竟,书中谁才是她真正的摆渡人?
回到故事中:如果迪伦不冒着灰飞烟灭的危险去寻找崔斯坦,如果她不是强烈地渴望拥有爱情,那么,她是否能回到人间呢?其实,对迪伦来说,真正的摆渡人就是她自己。
是啊,对一个生命来说,一路走来,摆渡人很多,但终极摆渡人其实只有一个——你自己。
人是需要救赎的——所以,医生才有了存在的价值,来救赎我们的身体;所以,我们不能缺少爱,也不能缺少那些给予我们爱的人……他们参与到我们的生命中来救赎我们的精神。但是,人,最需要的是——自我救赎。因为,你生命的全程,是在与自己生死相依!出生的时候,是你自己来,死亡的时候,是你自己走。整个生命的历程中,你是自己的天,是自己的地,是自己的终极摆渡人。
说到自我救赎,我不由得会想到两个宗教:基督教与佛教。
基督教感觉纯净、向往喜乐、相信真善,我很喜欢,但是基督主张:把自己交给上帝,让上帝为你祷告。这显然是一种依靠别人救赎的思想。而佛教,虽然有些被迷信化,不那么纯净,但它一直主张自我修炼直至“成佛”——一旦“成佛”,就再不需要依靠别人来救你了。从这一点来讲,佛教的主张就是自我救赎。
我无意宣扬佛教,更不敢对上帝不敬,我只是以此为例来谈一下我的思考。而且这两个教我都不信仰,因为我信仰的是——共产主义。说到共产主义,就不得不说中国共产党。其实,中国共产党是自我救赎的最好代表,从1921年的那只红船开始,他就没有停止过自我救赎!
那么,我又在想:这一生,作为一个个体,我们该如何完成自我救赎?
共产党的历史告诉我们——要有信念。
佛教的教义告诉我们——要自我修炼。
而《摆渡人》这本书给了我们第三个法宝——要爱,而且要深爱。
迪伦就是因为深爱,才冒着灵魂都要没了的危险独自返回荒原寻找崔斯坦;就是因为深爱,才有了想和崔斯坦永远在一起的渴望;就是因为爱,才要想尽一切办法克服一切困难回到人间……这份爱,是她和崔斯坦死而复生的根本性力量。
所以,我在想,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与其喊“天灵灵地灵灵”,是不是更应该喊——“我爱你”?
当你喊“孩子,我爱你”的时候,你的儿女一定会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当你喊“生命,我爱你”的时候,你一定会如夏花般绽放;
身为一名教师,当你喊“学生,我爱你”的时候,你的学生一定会朝着你希望的方向慢慢走来;
当你喊“工作,我爱你”的时候,你的职业倦怠一定会慢慢消失,你的专业成长一定会走在别人前面……
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你是愿意在这条河流中被孤独淹没呢,还是愿意在孤独中自我修炼?亲爱的老师们,就让我们怀揣信念,带着深爱,在这条河流中自我摆渡吧!因为,真正的救赎,一定来自于心灵的自我成长!
写于2017年12月31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