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塔》的作者是利利·弗兰克,用自传的形式讲述了妈妈的一生。
“爸爸的人生看上去很开阔,而妈妈的人生在十八岁的我眼中显得很狭窄,因为妈妈把她的人生都分给了我。”这句话基本概括了《东京塔》这本书要讲的故事。
雅也三岁时,因为某种他不知道的缘由,妈妈带着他离开了有爸爸和奶奶的家。从此,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要么,寄人篱下,要么,在外租房居住。
妈妈依靠自己的力量给了他一个幸福的童年。尽管生活并不富裕,却给了他很好的照顾,也会尽力满足他偶尔“奢侈”的愿望。母亲为了"我",牺牲了自己的青春,把她最好的时光都留给了"我"。
直到十五岁的雅也去寄宿学校,正式开始离开妈妈独自生活。随后进入大学,毕业后前往东京谋生。
后来,妈妈患上了癌症, 却没有一个容身的地方,"我"便把妈妈接到了东京,就像回到了小时候一样,一直都是和母亲两个人生活。他和妈妈的故事,最终因妈妈生病离世而结束。
雅也的妈妈很普通,但也很伟大。独自抚养雅也,却从未抱怨;知道他功课不好,也没有刻意地责备他;舍不得给自己买东西,但很舍得给儿子花钱;在即将远行的儿子行李里,夹上皱巴巴的钱;怕给儿子增加负担,预先为自己的葬礼每月存三千块钱。
想到妈妈,每个人都会心潮澎湃吧。关于母亲的回忆,也总是让人潸然泪下的。我印象最深的片段是,在下着大雨的午后,妈妈骑着自行车,给我送了几个大冬瓜,雨水打湿了妈妈的衣服,泪水也淹没了我的视线。
“细小之事、重要之事、每天的事情,本应一一说出感激的言语,却在不知不觉之间认为理所当然,直到最后也没能表达出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或许,我们一直等待某个契机,希望哪天可以过好,有能力回馈父母。但是,时间不会等待我们。不如趁现在,在还有机会的时候,好好拥抱父母,给予他们我们的爱,让他们感受到作为父母的骄傲和自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