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些对于职场的思考,可以提炼成3个词:延迟决策,选择的尺度,过度忧虑,妥协平衡
#1 延迟决策
工作中一定有沟通协作的环节,有的是跨部门,有的是跨中心甚至是和外部的沟通,虽然部门墙的问题其实是比较普遍的,但是我们还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至少在很多协作推进的过程中不至于太被动。
我尤其感受很深的是一些跨部门的协作中,我体会比较深的有两类场景,一种场景是我们在沟通中速战速决,在还没有聊清楚前因后果的时候就着急给出一个解决方案,甚至大包大揽了,但是实际上这个方案不是最合适的方案,做着做着就发觉搞不定了,这种情况下是很被动,而且各方总体的印象也不好。第二种场景是过度乐观,甚至自负,觉得八九不离十的事情,可能对于一些讨论的方案不够上心,结果随着事情的推进,你看到了事情的全貌,才发现自己的幼稚,但是这个时候你已经丧失了最初平等决策的权利。
举个例子,比如有A,B两个部门协作处理一个问题,可能A部门的人一眼就猜到了事情的起因,所以在沟通前,B部门还没有说完问题,A部门就直接抛出了事情的解决方案,很快A,B部门达成了一致,但是实际上解决问题的时候,A部门发现事情压根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回事,再要去重新调整方案就比较被动和困难了,这个时候A部门会觉得很憋屈,明明我是帮助B部门在做事情,但是最后自己反而被B部门诟病,事情的预期结果也不是那么完美。
所以对此我也做了一些反思,
1)如果彼此不是很熟悉,会议开始不要直接抛出结论,因为熟悉的过程需要磨合,至少对于事情的前因后果有一个把握,你不能确定哪些地方会有一些副作用
2)工作量评估不能太乐观,至少按照一个运维动作的时间评估,大多数人都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哪怕工作量预估只有1分钟也不能说1分钟,因为一旦标准提上去一旦用了5分钟,对方认为是你能力有问题
3)如果沟通中出现理念的断层,无法继续,先暂停一下,不能自顾自,不能打断沟通 如一个具体的协作问题,如果没有达成一致,我们就先暂缓讨论,后续的发起我们会更主动
4)运维侧需要先明确运维成本和风险点,推动运维动作需要相应的前置信息,不建议默默完成,也不要用索取的态度
5)在沟通不明朗的情况下避免大包大揽
6)会议的结论尽可能由发起方来提
#2 职业发展选择
现在很多95后已经开始步入职场,很快就会有00后步入职场了。对此,经常看到的就是很多应届生的职业选择,通常氛围两种类型,一种是去大厂或者较为有名的公司,一种是去一些中小规模的公司。
相对而言,一些大公司的招聘要求是比较高的,对于应届生来说可以采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学历了,另外就是面试技巧或者一些相关的辅助测试,整体而言,一些中小规模的公司相对就没有那么吃香了。
我们在面试包括职业选择上,也了解到很多候选人都同时有多个offer,好像这种文化和我们以前是完全不同的,我们那个时候还是更多是1:1的绑定形式,极少会有1:2的这种offer绑定,对于很多候选人来说选择大厂是一种很自然的选择。
我的个人建议还是需要先确定你的职业方向的选择,所谓的大厂不一定面面俱到,就跟我们报考大学是一样的。你至少在职业方向上有一个相对明确的定位,同时如果可以的话,可以找一些有经验的学长了解一些行业的情况,比如某一个公司有一个开发语言之父在压阵,你就慕名而去了,但是基本上大概率是你们没有沟通的机会,那么这种情况下你其实也是放弃了更多更好的机会,而如果在这个方向你能够了解到你入职公司的导师的一些情况,其实是相对容易做判断的,毕竟就跟大学找导师一样,一个好的导师能让你少走很多的弯路,不光是在工作,还有很多的习惯,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以可能会有如下的一些组合:
场景1:A:大公司平台,高薪,导师未知 B:小公司平台,中等薪资,导师有一定的知名度 我会毫不犹豫选择B
场景2:A:大公司平台,高薪,职业方向未知 B:小公司平台,中等薪资,职业方向未知 我会毫不犹豫选择A
#3 过度忧虑
有时候会为一些目前不存在的事情担心,比如担心半年后,担心几个月之后的一些问题,其实很多事情都是在前进发展中,我觉得任何一个职位都有其不言而喻的替代性,想起10年前自己参与了一个很复杂的Swing前端服务的逻辑开发,各种交互事件的联动,各种结算规则的配置等,当时花费了很多精力,结果在自己离职的时候一度认为这是一种“核心科技”,当时的研发总监和我聊的时候,是很淡然的把这个工作交给了另外一个同事,很多年后想起来,确实是自己太高看自己了。
如果我们无法预见很久以后的一些事情,那么我们不如就坦然做好一些准备,你自己的能力是否提升了,你自己是否有长远合理的规划?
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我们也不需要奢求能够得到所有人的理解,事情是有多面性的,毕竟需要考虑的更重要的事情有很多,需要及时放下,而所有这些事情都需要一件一件去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