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能行_摘抄

我能行_摘抄

作者: 珍惜_时间 | 来源:发表于2019-01-14 19:41 被阅读0次

    2019.1.14 星期一 晴

            所谓的“自我效能感”,即一个人知道“我可以利用我的努力把事情做好”,用大白话说就是:“我能行!”  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概念的,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

            他给出的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这时候,我们就看到了养育孩子的两个关键点:

            一、孩子的愿望得以实现,他的生能量会增强;愿望破灭,死能量会增强。

            二、孩子的愿望,最好是通过他自己的努力实现,这样增强的,是他的自我效能感;如果是父母等大人帮他,那就会破坏他的自我效能感。

          第二点很重要,但不能走极端。这时,父母要给孩子提供抱持性环境,其中又有三个要点:

    1.孩子把事做好时,认可他;

    2.孩子遭遇挫败时,支持他;

    3.让孩子的正能量和负能量(即生本能和死本能)在和父母的关系中能得以流动。

            孩子越小,越是培养自我效能感的好时机。原因很简单:孩子越大,面临的人生使命就越大。比如一个成年人,他面对的就是恋爱、结婚、生子、工作、理财和交际等重大命题,做好不易,而一旦失败,代价很大。但相反,越小的孩子,面临的人生使命就越小,成败得失,除了有心理上的意义,现实意义有时没那么大。如中小学教育,那些小考试的成败,把它们当作练习就好了。  而婴幼儿的世界,孩子其实活在一个彻底没有现实意义的成败、得失的世界里,而同时孩子的生死感又最重,所以是一个绝佳的培养自我效能感的练习场。

            当孩子有了一个意愿时,可以的时候,试着让他们自己去完成。当他们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这个意愿时,自我效能感就会增强。同时,生能量也增强。当他们靠自己的力量遇到挫败时,他们会产生死能量,即挫败感。

            当然,有很多事,孩子是做不了的。

          比如,孩子该上什么幼儿园,还有被大很多的孩子甚至是成年人欺负,这都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这时当然还是要大人去帮忙解决。

          总之,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试着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愿望、管好自己的事情,那都会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结果是,他们在那些看起来很小的事情上,就锤炼出了很好的自我效能感。

          真到了以后遇到那些具有很大现实意义的挑战时,他们可以借自我效能感的支撑,而去化解各种挫败,最终在这些大的事情上,也能实现自己的意愿。

    亲子日记 210天

    我能行_摘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能行_摘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lnj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