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说自己的女神是赫本,她代表了一个时代,我自然是很好奇的,所以假期翻看了她的传记,想要感悟她传奇的一生。
我的人生比童话还精彩。我也曾遇到困境,但在隧道那一头,总有一盏灯。
——奥黛丽•赫本
一、邻家女孩(1929~1950)
1925年春天,埃拉女爵拖着两个宝宝,却失去了丈夫,她在婚姻危机之时,结识了英国男子罗斯顿,一个懒散的冒险家,两人的结合经常因为金钱、男方的懒散和他对孩子的冷漠态度而争吵。
赫本初生时差点死于百日咳,多亏母亲的悉心照顾,童年时期的她聪明伶俐,双眼炯炯有神,但因为父母的争吵,她常常偷偷哭泣。
1934年,比利时法西斯纵横,赫本的父亲经常参加纳粹举办的政治集会,而后他和妻女疏离,郁郁寡欢,在赫本六岁的时候,毫无预备地走了。
童年的这段经历让她对感情有极大的不安全感,也影响了她和其他人的关系。
后来局势不稳定,母亲让赫本学习舞蹈,而赫本通过舞蹈为荷兰游击队募捐,她虽然喜欢芭蕾,但芭蕾带给她的是严格的技巧训练,她读《安妮日记》,常常把自己当作小女孩,患得患失。
1948年的赫本特别忙碌,白天学芭蕾课,晚上兼职,一次《鞑靼酱》的拍摄让人们注意到了她。
此后她开始多部戏的拍摄,让她的特质得以体现。她的技巧就在于缺乏技巧,所以饰演的角色给人的感觉,并非刻意。
1951年的一个春夜,奥黛丽参加晚会,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魅力十足的男性,汉森。比赫本大七岁,是卡车业巨子的继承人。两人迅速坠入爱河。
二、名扬四海(1951~1956)
这阶段的赫本成为一颗举世瞩目的星星。这一年,她22岁因出演 《金粉世界》,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参加巡演。
最后一场演出结束后,两人共赴巴黎度假。回来后再次忙于工作,导致婚期延误。赫本开始拍摄名声大噪的《罗马假日》。
拍摄完毕后,赫本宣布终止婚约,她说“我觉得这不是结婚的实际,我们两个人忙于工作,很难用正常的婚姻生活。”
汉森高姿态的做法、专断的行动和不间断的绯闻,使赫本离开了他。
母亲两次都选错丈夫,婚姻以离婚结束,赫本不愿重蹈覆辙,并且不希望子女经历她童年时的困惑和不快乐。
1953年赫本回到伦敦参加《罗马假日》英国首映,在此期间认识了美国演员,导演兼作家梅尔•费勒,初识之时,梅尔是有妇之夫,但这个温和优雅的青年强烈吸引了赫本。
奥黛丽.赫本,我心中的女神1954年初,就在暴风雪袭击纽约之前数小时,赫本和梅尔抵达这座城市准备拍摄《翁蒂娜》。
拍摄过程中,因为梅尔与制作方的意见不统一,给赫本带来了极大的矛盾。拍摄结束后梅尔已经求婚,同时记者又一直在逼问婚礼的消息。
赫本说,“婚姻就像签长期合约,除非知道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否则不能答应任何人,我还在探索自己……还有很多事情不清楚,但我会了解的,我还不想被圈在任何地方,或者被绑在任何人身上。”
她的好友说,他放弃了汉森,但还没有准备接受梅尔,并且她的家人朋友都极力反对。但在九月份的时候,赫本缺席了电影的宣传活动,与梅尔在一家私人教堂举行婚礼。
婚礼很简单,因为他们的工作已经排满了。这期间的赫本,由于身体状况不好,总是很难面对陌生人,往往极度惊恐。
三月的时候,她参加了巴黎春夏时装周,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就在她获悉怀孕的好消息数周后,流产了,这件事使她心智涣散。
后来梅尔聘请了罗杰斯,使他成为赫本的公关。他说,赫本不像其他演员一样,想永远当红,只是想追求个人幸福平静,爱子女,他爱且以他的伴侣为重。虽然她爱演戏,但希望有更多自己的时间,她心中充满爱,而梅尔雄心勃勃,要为妻子和自己打出一番天下。
三、辉煌人生(1957~1970)
因《罗马假日》获奥斯卡奖以来,角色魅力都似乎受到限制,赫本开始在意自己的形象,不愿乱接戏。
朋友告诉她有一部较好的小说改编的新片,可以让她尝试一下。她几乎一口气读完了《修女传》这本书,对故事情节、文笔、书中主角的真诚勇气,以及描写的深入都觉得非常感动。
赫本从来不信奉任何宗教,但她对天地之间有基本的信仰,痛恨战争,喜欢大自然的简单纯真,所以觉得自己很像路加修女。
这部剧探讨的是少有电影尝试的深入题材,但因为该片发人深省的文学原著,也忠于真人真事,最后反响不错,赫本为这部剧的拍摄连续工作了六个月。
奥黛丽.赫本,我心中的女神后续她又担任了梅尔电影的女主角,但因为这部剧缺乏张力,对话枯燥,被称为一部失败之作(也是唯一一部梅尔导演、赫本出演的电影)。
后续赫本拍摄的过程中,发生了一桩可怕的事件,导致她生产了一个死胎。次年,儿子肖恩出生,他成了赫本生活的重心,也是她维持婚姻的唯一动力。
31岁,梅尔劝她争取新的里程碑,她又演出了新经典《蒂凡尼的早餐》,并且演唱了主题曲《月亮河》。名声大噪之后,又有很多导演找她,但她为了挽救婚姻,带着儿子和梅尔到处拍戏。
1965年佳节过后,她再度流产,非常非常难过。
1967年,跨国巨星奥黛丽•赫本接下了全职妈妈的角色,夏天她和梅尔正式分居,她递状离婚,离开和平之邸。
之后的那段时光,是赫本一生中最甜蜜时光,她不必再辛勤工作,因为梅尔的干预而难为情,可以全心全意做好母亲的角色。
当然,她的身边也不乏追求者,但是最后选I择了颇有名望的心理医生多蒂,婚后他们很幸福,1970年诞下一个男孩,取名为卢卡。
奥黛丽.赫本,我心中的女神四、万人迷(1971~1993)
1974年意大利时局不太稳定,赫本担心孩子受到伤害或在暴力下生活,所以她把14岁的肖恩送到瑞士住校。那年夏天,45岁的赫本再度怀孕,但不久第五度流产。
1976年年电影上映时,她已经46岁,平滑的肌肤和依旧青春的容貌让人齐声赞叹。
在西班牙拍片期间,多次在八卦报纸上看到丈夫的彩色照片,他和一个又一个漂亮女人流连夜总会。她回罗马向多蒂提出质疑时,他称他们只是朋友。
在这一刻赫本并没有提出离婚。为了孩子,两段婚姻都撑到了最长的时间。
1978年春天时,赫本与多蒂的婚姻已经名存实亡。到1981年才确定了他们离婚判决。
奥黛丽.赫本,我心中的女神在1979年圣诞节后不久,赫本在晚宴上认识了沃德斯。除了会说话的绿色眼睛之外,还有幽默感和和敏锐的心灵,他们成了灵魂伴侣。
1988年后,赫本正式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亲善大使,打了一堆疫苗后,她和沃德斯动身前往东非的埃塞俄比亚,当时流行着各种疾病,个人前往风险性极高。
但她还是毫无保留地安排各种基金会处理的行程,帮助孩子们解决问题。除此之外,她还四处奔波,讨论关于无家可归的儿童,解决贫民窟,提升妇女权利的计划。
她把慈善撒向世界,但是,仍没有改变病魔对自己的伤害。
1993年1月20日,她逝世,享年64岁。
很多人说赫本是遗落人间的天使。她年轻时清纯可人、中年时优雅从容、晚年时慈祥善良。
饱受战争创伤的她,没有父亲疼爱的她,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一份稳定的感情。她曾说“我不只希望得到爱,也极为渴望爱别人。”
她也真的是这样做的,一生都在追逐爱情,收获爱情,也播撒大爱。
她想要很多很多的爱,因为她值得。
阡夏&陌黎
2018年2月25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