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精神内耗”成了我们现代人的口头禅。学习不顺、人际关系的复杂、工作的压力,甚至家庭的变故,都可能让你陷入情绪的漩涡,难以自拔。
我们一起来思想一下,精神内耗不就像是一场走不出来的梦吗?其实,痛苦只是一种感受,并非事实。
接下来,我想简单分享一下我的实际生活轨迹,通过一些微成本和微习惯,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更加舒适。
碎片时间学习:
每天早上上班前,学习5-10分钟的西班牙语,晚上6点后学习10-30分钟。截止今天,我已经学习了548天。这个动作变成了我的一种习惯,像是生物钟一样。例如,早上我不需要多想,拿起手机第一时间就会打开软件开始学习,晚上也是一样。能促使我早晚学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软件的奖励机制。每天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个小单元,就能获得双倍积分或者更多钻石。我特别享受这种努力上榜、赚取积分的感觉,还能用钻石换时间,这样就不用花钱。我打算“白嫖”到600天再考虑付费,希望商家不要赶我走哈哈哈。
养成早起的习惯:
以前上班是9点,我经常会赖床到8点半,早餐随便对付。去年开始,我尝试把起床时间提前半小时到7:30,今年又将时间提前到7点,最近调整到6:45。没想到现在我几乎能在6点半前自然醒。早起的习惯不仅给了我更多的时间,还倒逼我在晚上12点前就上床睡觉。有了充足的早晨时间,我的心情也变得不急不躁,可以一边听课或者听书,慢悠悠地化个妆,一整天的好心情就从早晨就开始了。
宝贵的清晨时间:
早起后,我发现这些时间特别宝贵,不舍得赖床,也不愿意浪费在刷手机上。如果不去健身房,我就会在家听听碎片知识,或者上一堂感兴趣的课,学习的时候顺便沉浸式护肤。去健身房的时候,我会利用有氧运动的时间听一本书。每个周六早上是我最期待、最幸福的时刻,照常7:30开始健身,9:30到楼下的美容院做一个全身SPA,然后充满期待地躺在床上,等待皮肤变得更美、更紧致。一觉醒来已是一个上午,感觉全身都充满了电。周日自然是邋邋遢遢放飞自我的一天啦。
时间冲突的调整:
上周看了一档纪录片,许知远采访韩红的一段对话让我特别有感触。韩红最后弹了一首曲子《送别》,勾起了我很多回忆。她说,这是她今年学会的第一首曲子,我曾经也会弹,结果现在再翻开乐谱时,却发现需要从五线谱重新学起。这让我一直在想,怎么调整我的早晨时间。直到昨天晚上我终于想清楚了——每天早上花20-30分钟重新练习钢琴。于是今天早上,我从最熟悉的《茉莉花》开始,希望一个月内能重新拿起这首曲子吧。
总结:这些小习惯带给我什么?
1、习惯养成需要提前规划:比如什么时候去健身,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去美容院。慢慢地,你会找到这些时间的规律,发现自己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我一开始担心练琴会打乱我的计划,但我意识到,如果不去健身房时,我可以把练琴放在第一位——这目前是我最想做的。而碎片知识,随时都可以学习。这些计划都安排在业余时间,完全不影响我的工作。
2、学习的乐趣胜于任务:我没有把学习当成一种任务,而是作为一种好玩儿的事。学习西班牙语,只是因为喜欢。到目前为止,我学了548天,虽然还不会说,但我觉得没关系——我享受这个过程。我相信,总有一天我能说西班牙语的。
3、变美,变自信:日复一日的健身和学习,让我越来越看得起自己,总觉得自己很棒。也因此更加在意身材、穿衣、美容,甚至开始研究如何吃得更健康、什么食物可以多吃、什么需要少吃。
就是这样,我开始舍不得消耗自己、不舍得骂自己、舍不得让自己不好看、舍不得让自己身材走样、更不舍得花时间和他人聊八卦,也舍不得去研究别人。
你看,现在我不是在练习写作和录视频的能力嘛。我要把我仅有的内存分享给你,希望我们一起美丽快活的老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