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3日,今天如同昨天,昨天亦如前天,我想问“时间都去哪儿了?”
首先梳理一下日常,以今天为例。早晨8:20起床洗涮,9:00之前吃完早餐。9:10~12:10设备保养(平时11:30左右结束),12:30吃完午饭。12:40~13:00召开施工预备会,稍做片刻打理已是14:00。14:15坐车去邻站开会,15:00到达车站开会。17:00开始干活,20:00施工结束,21:10返回调车完毕。21:45吃完晚饭。21:50~22:30上传运监数据,做3月14日“一施工单方案”和“行车明示图”,23:00洗漱完毕上床。
仔细算算,我们上班时间13、14小时,按照国家法定上班8小时计算,我们额外加班6小时,是不是该申请一些补助!
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超劳、超负荷?或许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其一是不规律的工作性质。我们是一线施工的队伍,受现场因素(比如行车调度安排、自己时间安排等)很多事都需要变动,不是朝九晚五的规律模式。
其二是一些不合理安排。比如下午5点施工,有些车站分工会需要在早晨11点召开,这样10点就需要出发去邻站,直到晚上21点才回来,时间都被浪费了。
其三是不均衡的人力资源。比如有6件事需要做,有人做1件、2件,那么另一人需要做4件、5件。
其四是工作效率。有些人自己做事效率低,有些人受限制效率低(比如通信网络不畅,导致办公效率低)。
其五是庞大的队伍。做同一件事,有些人拖拖拉拉,会影响整改车队工作安排。
总之,干了这一行、这一岗位,这些年制度更加繁琐,要求更加苛刻,自由的时间不多了,开心的事不多了,自己想做的事越来越少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92986/584fc8d9a3bde54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92986/0d2bec1a55ba0af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