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姥爷是86岁那年去世的,到现在也有七八个年头了。
姥爷是一位很朴实,话少,勤劳的农民。在我的印象中,姥爷基本没有闲着的时候,天天都在忙活。地里没有农活的时候,就在家里的院子里种菜,然后拉到集市上卖。
姥姥和姥爷从小就很关照我们家。听妈妈说是因为姥姥姥爷觉得我们家孩子多,家里条件又不好,总怕我们日子过不下去。包括我大姨家,也是经常的贴补我们家,要不就送桶豆油啊,要不就送些棉花。大姨家有三个表哥,没有女孩子,听妈妈说,当时大姨总想让我当她的女儿,但是,我爸不舍得给。我家一直跟大姨家关系非常好。大姨如今也七十多了,每次回老家,只要有空都会去看她。
姥爷来我们家的次数最多了,每次来都会给我们买好吃的,还有姥姥自己腌的咸鸭蛋,平时舍不得吃,攒着都拿到我们家来了。
因为姥爷的“偏心”也没有少遭舅妈她们的抱怨。但是姥爷也不在乎,仍然天天往我们家跑。我家种菜园子的时候,每天早晨去帮着把菜,我家盖房子的时候,每天跟着我爸去拉土。
虽然姥爷话不多,但是他是一个心里很有数的人,平时谁对他真心地好,谁对他虚情假意,做表面文章,他心里都有衡量。对他好的,他也会加倍地对人家好,特别懂得感恩的一个人。
其实,在那个年代,姥爷算是个有文化的人,读过不少书的。因为当时我的老姥爷,也就是我姥爷的父亲是十里八乡的“名人”,具体怎么出名的,我不是很清楚,就是听妈妈说前后两村谁家有个啥事都会找老姥爷商量,拿主意。当时家庭条件也不错,所以姥爷的几个兄弟们都读过不少书。
那为什么姥爷读了不少书,却当了一辈子农民呢。这个也是听妈妈说的。当时,姥爷考上学是要打算去上学的,但是,姥爷的妈妈非要让他干完农活再走,姥爷比较老实听话,就去地里干活了。结果错过了去上学的火车。这学就没上成。感觉这个理由有些牵强,错过了火车,可以坐下一班啊。但是,就那么阴差阳错。
二姥爷和三姥爷比较圆滑,让去干活没有去,就都去读书了,后来都分配了工作。姥爷按说改年还可以去考啊,但是,三个儿子出去两个啦,就家里的活总得有人干啊,所以姥爷又听话留在家,承担起了养家的任务。
后来,姥姥姥爷结婚了。再后来赶上日本鬼子进村,我姥爷大伯一家被日本人抓了去,大伯大娘都死了。老姥爷听说他们的六个儿子还在,就拿钱把他们赎了回来。就这样,姥姥姥爷两人还养了大伯家的六个小兄弟。所以,到后来,这六个兄弟,包括他们的子孙们都特别感动我的姥爷和姥姥。
姥爷到了晚年,得了小脑萎缩,但是,自己生活还是可以的。听妈妈说,姥爷最后又脑血栓后遗症,栓到腿了,走不了路了,在床上躺了几个月就去世了。
听妈妈说,姥爷临到去世前,没算受罪。虽然卧床走不了路,但是吃饭都很好,就是耳朵有些背,听不清了,所以妈妈就用写字的方式跟姥爷交流。
姥爷,你在那边还好吗?你跟姥姥见到面了吗?别老想着干活,要注意休息哈!我们永远怀念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