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生于围城,难勘难破||经围城谈读书与人生

生于围城,难勘难破||经围城谈读书与人生

作者: 祁碧落 | 来源:发表于2020-03-06 19:30 被阅读0次

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围城》这本书难以品读,读很难,品更难。但是当你细读之后,便会逐步发现,这本书里刻画的那些人物,或许你都似曾相识。

勘破围墙,何其容易!你想破除围墙,首先要意识到自己身处围墙。不知自己身处围墙而沾沾于其中苟且生存,怎么会能够有勘破的那一天呢。

“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又像被围困的城堡,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出了笼子的鸟儿又会被房屋、谷仓、甚至更加辽阔的天地所困。生活就是这样,一个围城连着一个围城。

可能从小读的书比较多。看起来虽然晦涩却也坚持下来了。很多书就是这样,你开始读,读不下去,但是越读越有味道,越读越能有所体味。

《围城》一书是钱钟书“锱铢积累”而写成的,小说没有明确的故事线索,只是一些由作者琐碎的见识和经历”拼凑”成的琐碎的情节。而这部作品历来都脍炙人口,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里面的比喻生动形象,巧夺天工,极大地满足了读者们的审美愉悦。钱钟书先生以其惊人的想象力,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经典的比喻意象,使《围城》成为比喻研究者的必读书目。钱先生提出比喻原则:“凡喻必以非类,凡比必于其伦。”用八个字概括“似是而非,是非而是。”指出比喻就是要寻找其相似性。但好的比喻并非仅满足相似性就可以。《围城》中的比喻,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出人意料之外,而突破常规,运用逆反思维来达到陌生化的效果,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

之所以说,《围城》越读越有味道,这与钱钟书先生的高超语言技巧是分不开的。能将一篇琐碎如流水账一般的文章写成传世大作,这也正是钱老先生令人尊敬的方面。

围城是无处不在的,毫不掩饰的说,人所存在的社会:整个文明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围城,永远不可能破解,只有死亡才能得以从中解脱。

人生这段漫漫长路,途中会经过一座有一座的城池。选择权在自己手中,进或者不进,都是人生中必须经历的一个分支。选择不进入,就只是等待下一座城的出现;选择进入,则要持有无法回头的心理准备。选择无法主动重来,一旦做出选择,就是无止境地掉入无底的深渊。此时,失败者,像方鸿渐一样的人,他们无法承受每日增加的压力,于是迷失在围城之中,被动无能的遭到驱逐,不得已寻找下一座城;而成功者则是学会了在夹缝中求生。他们有过硬的能力,能够顶住重压,不断减缓“围城”的收缩,留有足够空间成就自己的天地。

生于围城, “围城”无法破解,但你可以选择尽己所能地承受并积极地去适应,我们还是能够努力做到的,李梅亭与方鸿渐,正是同一座“围城”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弱肉强食,物竞天择。围城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去适应它。只有不断拼搏,才能更好地适应生活。

围城是什么?一千个人不止一千个答案。

也许,你会担心被围城所困,无处不在的围城使你感到恐惧,不要怕,我们还有机会靠自己的双手和努力挑战它、改变它。唯有懂得突破自我的围城,才能活出生命的精彩。

方鸿渐的故事已经告一段落,我们的故事还会继续。

相关文章

  • 生于围城,难勘难破||经围城谈读书与人生

    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围城》这本书难以品读,读很难,品更难。但是当你细读之后,便会逐步发现,这本书里刻画的那些人物...

  • 最纯莫过真情爱

    风花雪月儿女情, 古今吟诵无止休。 情爱温馨人生美, 勘破红尘入佛门。 浓情蜜意陷围城, 背情弃义破城门。 孤城独...

  • 勘破难

    增减不知了然心, 多寡挂念谨慎意, 于世何问难勘破, 只缘行走此间道。

  • 爱情(读“最佳前夫”有感)

    情根深重难拔除,却因要强破围城。 无心之身何以安,颓废之极幡然悟。 各退一步天地宽,再次携手人生共。 多些体谅多宽...

  • 人生如同围城,从未离开

    四月渐逝,读书依旧。今日拜读钱钟书老先生的《围城》,内心深处却有万般的波澜。 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围城》这本书难...

  • 夜醉晨雪

    醉眼迷离望晓天罡风吹雪不胜寒人生自古难随意勘破世情心自宽

  • 七绝 情劫

    文/琢玉书生 情劫情缘情勘破,意真意假意难藏。 命中劫数终难破,唯有诗词伴我狂。 (平水韵)

  • 人生何处不围城

    人生何处不围城 ——再读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兼对我的人生思考 关于《围城》,说是再读,其实与初读无异。25年以前倒...

  • 破围城

    烦躁、矛盾、困惑、迷茫、绝望、消极之时,好像只有读读书来降温静心了。 是曰:解味苦,计多矣;解心苦,唯书耳。

  • 【书写人生训练营】4组+敏儿+《围城》读书笔记

    从婚姻是“围城”,到最后感慨人生是“围城”。方鸿渐不断渴望冲出“围城”,却又不得不进入另一个“围城”。 《围城》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于围城,难勘难破||经围城谈读书与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lrgr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