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推送之前,你在做什么?
大概前2分钟你还在刷着朋友圈吧?我平均打开和关闭朋友圈的时间为3-5分钟,遇到有兴趣的内容会驻留很久;
大概前10分钟,你不经意间完成了手头的工作,抽根烟或接杯水的时间,你掏出了手机;
大概半小时之前,你还忙于工作,甚至觉得一头雾水,以为今天要加班吧;
大概一分钟前,你根本不知道前面的100个字,李晋要跟你聊什么…
本想说,这一分钟是你借给我的,但实际上关注身边的朋友也要算作自己的时间,感谢你选择和我一起讨论这个话题:时间!
有幸活着
活着的时候,时间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年龄,而我们也习惯于用年龄去衡量生活:6岁学会骑自行车、8岁第一次坐火车、22岁毕业、28岁结婚…所有这些记忆点,都围绕着自己的年龄。然而也有意外情况,有些人消失,那时间便没了意义。
小的时候在农村,如果哪家有人去世,走路一定会绕过,倒不是怕“撞鬼”,是受不了那种气氛。然后就有这种“绕”的能力了吧,即便是一张9寸毕业照,看遍了所有的脸,但唯独那个迷失的小伙伴的脸可以不看。这很奇怪,明明我知道,照片里他就在那儿,但好像打上了马赛克一样模糊。
我没有时间再去怀念谁,当我想到他的人生就此定格时,我必须清醒,自己也不过是芸芸众生中苟活的一个,即使眼前有迷雾、身后有豺狼,能把握命运的也只有自己。迷雾中看似平坦的铺路石,随便翘起一块也能让自己摔的头破血流;被身后的豺狼咬一口,也必定要疼上一阵子。
摔倒后的孩子哭了,淳朴的老乡说“摔跤长本事”,这就是成长吧!
人生道路满是一簇簇荆棘,穿过后没有死,这就是成长吧?
棋路如人生
“石头爷”的棋路是相当高啊,还胖,还重…那天我去郑州艺考,凌晨3点的闹钟还没响,突然就被整条巷子的嘈杂惊醒。“石头爷”德高望重,跟着整条巷子的邻里挤到他屋里,发现他生病了。后来急救车来了,他太重,门太小,想要抬出卧室都难…
妈妈叫他石头爷,我可不能随便叫,但我还是喜欢经常跑去他家玩,不仅是因为他孙子是我发小,那满眼的智慧是发光的。在“石头爷”的熏陶下,我们几个孩子都“会”下棋,我跟发小下不过,就跟发小的弟弟下,再不行跟他另外一个弟弟玩,最后谁都赢不了,就放弃了。
哪儿有那种不撞南墙不死心的人,挫折多了,自然也就放弃了吧!
有时候聊天,好多我的同学会说,李晋你这么多年坚持音乐,真的挺棒的。其实要说放弃,我可能是放弃最早的一个吧,大学没毕业就跟老师谈心要退学的那唯一一个,不是我吗?毕业后走上的第一个工作岗位是“网络优化SEO”那个人不是我吗?抱着吉他去北漂,在英语学校混了两年网路部的人,不也是我吗?
有时候下棋输多了,也会生气,赌气不跟小朋友玩,赌气不吃饭,这时候大人就说:
输棋不过是走错一步而已,下回走对就不输了!
谁安慰都不如自我安慰
大概没有谁比我听这首歌听的次数再多了,而这首《给X》是要入新专辑的,我制作了新的版本,也已经录制完成。
自己听和别人听,应该是两个方向吧,比如我会听每一个细节,听每一处不足。说到这儿,你一定会以为我是个仔细的人,会改正自己所认为的每一处不足,然而并不是。一般情况下,听到最后,我能容忍自己大部分的不足。
除了这个“怪癖”,另一个比较“单纯”的性格,冷静的时候觉得自己挺可笑的,但我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词儿去形容。比如我得到一件非常好玩的东西、写了一首自己喜欢的歌儿、听到一个特别有趣的笑话,我一定会想办法营造场景传递给你。比如那天在咖啡店,看到那支蓝牙小音箱,我眼睛大概是放光的吧,直接把一场闲聊变成了“李晋新作品试听会”…
新专辑要发行了,我拿出了另外三首歌给大家提前试听,相信每首歌的价值都远远超过了标价的“2元”,如果有兴趣,祝你听的开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