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界,眼睛所能看到的范围,是一个说起来就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名词。殊不知眼界的范围大小,正影响着我们看问题的角度的正偏,甚至决定我们人生未来的格局的大小。所以,我们要努力扩大自己的眼界,最主要的是让自己的眼界“拐个弯”,你思考的深度就会比别人深,就会走出与众不同的另一片天地。
让自己的眼界“拐个弯”,就会在“众人皆醉”时为你提供“独醒”的资本。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独树一帜,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别人都是惯性思维,直想下去推结论,只看到了表面现象,没有注意到本质问题,结果很可能是错误的。而沃德就让自己的眼界“拐个弯”,他注意的是弹痕少的部位,思考那里才是主要的问题,看到了问题的实质,这就比那些人思维更加开阔,思考的范围更大。这样“拐弯”的眼界思考的结局是大相径庭的结果,而沃德用他开阔的眼界向众人指出了事物的本质。”所以,我们在思考问题时,不要拘泥于方寸之地,要学会让眼界“拐个弯”,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让自己的眼界“拐个弯”,就会让你的“鸿鹄之志”与现实对接,找到向上攀登的“天梯”。
东汉时期的班超口善辩,博览群书。曾出任兰台令史,负责校阅图书、治理文书和编学历史。过了一段时间,班超在官府抄写文书,在听说匈奴常年袭扰边界居民时,气愤得再也坐不住了,说:“大丈夫,就要像张骞那样到塞外去立功,怎么能老闷在书斋里写文章呢?”马上,班超投笔从戎,怀着报国的豪情壮志,跟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奉命出使西域。在31年的时间里,平定了西域50多个国家,为西域回归,促进民族融合,作出了巨大贡献,最终成为一位举世闻名的军事家、外交家。他的思考也是“拐个弯”!试想,如果班超安于现状做个文书小吏,过平凡生活,那么历史的画卷中就不会有他这
浓墨重彩的一笔,或许他就会像那夜半的昙花,一现而已,正如书上说的那样:“为自己寻求庸俗乏味的生活的人,才是真正可怜而渺小
的人。”所以班超这样的人,就具有开阔的眼界,他懂得在仕途的选择上拐个弯,这才成就了他名垂青史的事迹。"
心胸决定格局,高度决定视野,角度决定观念。所以,要开拓自己的眼界,还要学着让自己的眼界“拐个弯”,你会发现,让眼界“拐个弯”后,一切都会豁然开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