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在创业公司念的经——资深HRM为你解惑

在创业公司念的经——资深HRM为你解惑

作者: 木子青学馆 | 来源:发表于2018-06-22 10:34 被阅读53次

    第一天

    今天是上班第一天,木子青特意选择了一套不太显眼的正装,简单的暗条纹衬衫加一个过膝职业裙,这身衣服是周末为了这份新工作刚刚买的,不是很贵但简单干练。这已经是木子青第三次换的创业型公司了,她很清楚,第一天上班应该以什么样的状态展示。在去新公司的路上,她还在回顾,这次获得新OFFER的经历,总之,不是压力、不是惊喜、也不是憧憬,而是多了几分分寸的拿捏。

    番外:对于HRM来说,第一天上班不能穿的过于奢华或者耀眼,要简单、朴直、干练这样领导会觉得你比较有干劲,员工也会觉得你容易亲近。当然,面试的时候,职业装要稍好点,颜色靓丽些,这样不仅会引起别人的注意,最主要传递一个信号,我不缺钱。

    这又是一家科技型IT企业,以软件开发为主,是木子青擅长的领域。确定是这家理由很简单,离家比较近,半个小时的公交车就到了,而且还不堵车,这是最直接的原因。三十多人的公司,人力部只有她一个人,不负责行政,有个前台算半个可以使唤的人。她很喜欢这样,因为她知道在这种初创的公司,人多了反而不好办事,盯着下面的人干活还不如自己干的快。她是一个实干型的人,除非部门壮大到非要招人不可,一般她都会一个人干,无论大小活,当然这仅限于在创业型公司中。一个可笑的事让他知道了这家公司效率极低,她得到OFFER时经历的三次面试, 第一次是现任HRM(兼职)、第二次是CEO、第三次是大股东,怎么说HRM这样一个角色还要到股东面试,也许是重视吧。但在第二次面试结束,现任HRM一切谈妥通知今天发OFFER了,几小时后又补了一刀,说要和股东见完面再说。李木子就笑了,内心暗暗明白,这是一个执行力比较差、流程不清的公司。好吧,见吧。但一个股东见面,从下午两点到三点三点到五点,一再改时间一再电话告知,最后李木子已路上闲逛了几家商场又等了2个小时后,成功的见到股东,也算一举拿下。接下来,等了两天半仍然没有回应,OFFER呢?最后李木子憋急了,给HRM打电话,回应是股东都见过了,应该没问题,不过要再确认一下。李木子彻底明白 ,她即将进入的公司是效率是多么低下,流程又如此混乱不堪。

    番外:

    创业型公司流程相对简单,因为扁平的组织结构就是为了事件响应速度快,但像木子这样的公司,对于招聘都犹犹豫豫,不清楚流程节点,反而都需要股东决定,这证明决策层没有实质决策权,而股东对信息又不能及时和全面的掌握,导致公司效率低下,流程混乱。

    木子想如果到岗了第一要做的就是明确权限,针对招聘权限,部门负责人和人事经理汇评意见可以决定普通员工招录。项目主管、项目经理及部门主管、经理需要由人事经理、技术负责人同CEO三人汇同意见,当然最主要是CEO决定,可以决定招录。高级经理、总监或高管的面试及招录才需要股东参与,但最终还是CEO签字确定。

    思绪间,已经到了公司门口了,仍然是前台那个笑盈盈的小姑娘帮她安排了工位。等了约十五分钟的样子,现任hrm到了,开始交接,现任rhm是兼职,是因为上一位hr到岗后一周就离职了,没有人补刚,情急之下CEO才请到她的朋友帮忙。所以,现任hrm

    对公司的事情了解甚少,她拿出一张上人和上上人的交接单,一张手写纸,大致就是招聘账号和社保上缴明细等给到了木子,说她也就这些东西了,其他的都在电脑里,木子没有说什么,她已经习惯了这种“零”起点,有时候“负”起点也很常见,创业型公司吗?什么都没有很正常,更何况在她的观念里,这些没有的都等着她这个开拓性的hrm来组建,没有不算什么。然而三年后,同样的情景出现在她面前时,只是她从乙方,变为了甲方,她才知道,她有多么的幼稚和不专业。

    李木子很清楚刚到一家新公司的hrm最先要做的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才是人力资源部最重要的东西。什么没制度、没流程、没绩效都可以重建,“劳动合同”才是最关键的,无论在什么时候,劳动合同是不可复制的,而且只要有合同就不担心仲裁,如果合同又问题,真的有官司那天,你哭喊谁交接的问题都没用,所以,劳动合同是一个hr接手工作的第一步。

    番外:

    一、合同齐全:和花名册对应所有在职人员合同都在,有的公司连花名册都没有,那就是最先的通讯录,对应在职人员合同都在。「离职人员合同也需要保留两年,最少一年以上,因为劳动合同追溯期是12个月,所以,在员工离职1年以内,如果有纠纷仍可以仲裁。」

    二、合同是否在有效期:不是有就可以了,要看合同是否过期,是否有效续签,是否符合签订要求,如果不符合及时记录下来,在交接期汇报领导,及时更正。

    三、合同与人员岗位情况对应:在认真检查一遍合同后,一个公司的岗位情况及组织架构大致有个了解。

    背景:

    木子新到这家公司不是新创业,这种经营了几年,但组织结构和内部不稳定仍然处于创业阶段。

    怎么判断创业型和非创业型企业?

    HR大师把企业的成熟度作为划分界限,如果公司各部门负责人能够独立支撑部门或各司业务,不用非等到CEO决策才能执行,这样的公司相对稳定就不算创业型企业了。当然,还有以资金的投入方式,以企业产品迭代方式来划分,但总的来说,如果不用事事都要公司老大做主,公司也能跑的稳定、跑的快,这样就不算创业型了,很多公司虽然经验了5年,10年,但总经理又当爹又当妈,一天也不能离岗,大小事都要他定夺,这样的公司仍是创业型,这样看这个范围,中国中小型企业大多属于创业型。

    按照这个步骤,木子把劳动合同进行整理,因为这是一家技术型it公司,所以,签订劳动合同时会有保密协议,木子把保密协议的漏洞一起梳理一遍后了发现以下问题:

    1、劳动合同近期入职的未签订,但未出一个月,所以建议尽快签订;

    2、有3人劳动合同早已到期,未续签,建议尽快完成续签手续;

    3、本月试用期转正人员1名,未知是否完成转正手续;

    4、有2人只有劳动合同没有保密协议,未知原因,建议补齐;

    5、有2人劳动合同日期签错了,签成1年零一天类型,建议更改。

    以上五项内容,木子用一上午的时间进行了梳理,梳理后,把名单给现任HRM,和她说这是有疑问的合同。蒂娜因为时临时帮忙,也没去整理合同,但对于这个业界老司机,一看木子的第一个举动,就比较赞同,于是快速的将整理内容报送给CEO等待回复。

    一天后,CEO回复,很好,请尽快按完成。

    木子上午整理完劳动合同,午饭后开始整理花名册,并且发邮件给CEO希望约一个时间把公司的组织结构及部门情况介绍一下。

    CEO回复,好的,明日下午2点时间可以。

    木子知道组织结构是人事工作的开始,通过一天劳动合同与花名册梳理,木子大概能明白这家新公司的人员情况,但是这些从资料上看到的情况,还需要在CEO期望的情况,对应起来,这样才能知道领导对公司的定位,目前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

    木子从一天的的梳理中得出结论:这是一家以软件开发为主的IT公司,百分之七十的人员为开发人员,其中市场、技术支持及实施、后勤管理共占百分之三十。开发人员学历大多都为统招本科,1-3年毕业经历居多,但都不是非常好的211、985学习,均为二本、三本类型。其余人员学历层次不齐,有大专、自考等等各类,实施类学历普遍不高。但公司有几个特别突出的硕士生,是国内非常优秀的学校毕业,还有清华的硕博士,这让木子对这个公司开始刮目相看,看来这家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就集中于此,而且实力不凡。

    番外:

    1、HRM首先要了解公司人员组成,对公司组织结构有充分的理解,这样才能够在前期的搭建工作中快速理解领导意图,而且有助于快速展开招聘工作。

    2、对组织结构及人员情况的分析,加之前期的框架整理也是一个HRM到新公司快速树立品牌的基础,很多HR进入公司很长时间都不了解公司业务,也不了解公司人员组成才会被业务部门指责只能添忙而不能帮忙。所以,在创业型公司深入业务的前提是对人员先了解。


    第二天

    第二天上午蒂娜没有来,让木子青自己整理一下资料看看有什么问题,木子青打开电脑,把所有文件都打开浏览一遍,在此时她觉得还是比较庆幸,因为可以看出这台电脑的原使用者对公司还是比较负责,资料分类完整,虽然不知道哪些是现用资料,哪些是过往资料,但按照六大模块分类,每个模块内都有资料,还可以看出前任学习和努力查资料的痕迹,有很多公司不同版本的一个表格。然而,三年后当她离开时,以同等方式留下了资料,却没有得到此时她的结论,原因就在于此时的她规范度还不够,带着太粗糙的创业公司理念。

    番外:

    交接清单想一个协议一样,可以明确分解责任,但往往是离职的人特别不耐烦,希望草草了事,但接的人又模棱两可,最后没有交接清单,就会出现最后口头官司,谁也说不清楚。所以,离职交接不只是各部门签字的审批表,更主要的交接的文件目录清单,最好能把现在用资料分类列出目录,同时把待办工作、近期已完成未汇报工作及未完成工作都列清,这样即使后面针对此问题有异议,也不会出现责任问题。

    木子青浏览完文件,开始整理下午与CEO的谈话,他先把目前的岗位按照合同和部门进行分类:研发部17人,按工程师技术分 C++工程师5人、Java工程师6人、测试工程师工程师3人,其他未知类2人。其他部门人员明显简单列举了一下。然后再按高中低三类做了一个简单的矩阵表。

    到13:50时,木子青给CEO去了一个电话,问今天约的2点的面谈,是否时间需要更改。CEO说时间可以,2点整开始就好。

    简单寒暄几句,CEO把工作做了说明和安排,组织结构图,公司年初更新了一版,后续把图发给木子青,简单的根据组织结构说一下现在急需的工作:

    1、招聘: 最迫切的是把目前JAVA的工程师岗补齐,因为本月项目马上落地了,客户端工作要求很急,所以,本月低必须到位;

    2、薪酬体系:公司虽成立2年,但薪酬和绩效体系一致都没有很好的建立,所以员工稳定性不高,每到年后如果不涨薪就跳槽,所以急需把薪酬体系建立起来;

    3、绩效体系:公司是IT公司,加班情况很普遍,加班成本很高,但项目任务却不能达成,所以要建立一个要求提高效率,如果项目任务不能正常达成就不能按加班算的绩效管理办法。

    目前急需的就是这三点,问木子青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或者需要的支持。

    木子青把整理好的矩阵图拿出来,把针对于CEO提出的三项工作做了简单询问及回复:

    1、招聘工作,按照目前的矩阵中,招聘需要的是哪些层级人员,是高级、中级还是初级,按照之前档案人员情况,大部分Java都是二本、三本类学校工作1-3年的,本次是否还是这个要求;

    2、薪酬体系:公司薪酬体系的建立需要有岗位序列的支持,不是单一的薪酬制度能够解决现有问题,并且员工目前的涨薪诉求,可能和公司人员储备、企业培训、薪酬激励一系列内容相关,所以近期木子青会先梳理岗位序列,快速补充人员为主,薪酬制度及体系建立需要把公司基础架构完善后与领导沟通再确认,时间周期需要一个月;

    3、绩效体系:如果单一解决加班和项目任务节点问题,绩效可能不是最好的方法,但公司是一定要推行绩效体系的,因为绩效是公司衡量工作的标准,所以加班和项目任务节点问题是绩效不能直接解决的,而应该归在部门工作计划和项目验收上,如果计划和验收的时间、质量没有问题,加班意义也就有了,但如果计划和质量都有问题,又枉然加班,这样的情况,应该和部门负责人好好沟通一下,看看是否监管有问题。至于绩效体系,木子青只能立下军令状,一个月后会把绩效体系框架进行说明,因为要熟悉公司业务和人员,所以,但交一个绩效考核制度可能实施性不强,希望领导多给他一些时间让她梳理。

    木子青在谈自己的想法时,CEO一直都没有说话,都在很耐心的聆听,话毕。CEO表现出很欣慰的样子,说,很好,觉得木子青思路很清晰,在人力工作方面很有经验,第一天到岗把劳动合同的问题反馈后,就觉得公司没有选错人,这也正是公司这个时候需要的,有思路有办法,所以,希望木子青放手大胆的干,她会支持,什么时候遇到问题,都可以向她咨询。

    木子青从CEO办公室出来觉得很轻松愉悦,因为她知道,她的准备是对的。

    番外:

    1、初到公司是建立自己品牌的时候,很多HR在初到公司就是领导下任务,自己默默的承受,后来领导总觉得不满意,HR自己也很委屈。所以,在最初树立品牌的时候,就要有准备,所有的工作,无论大小,都要经过过滤后思考后再回复领导,而不是简单的抱怨,太难或量太大,过多的抱怨只能降低领导对你的评价。

    2、所有不成熟的公司都会面临涨薪问题、绩效问题,很多创业公司的老板都把绩效作为“万能法宝”,所有出现的问题,加班问题、效率问题、人员考勤问题、汇报不及时问题、质量不合格问题都寄希望于绩效能够解决,直接的说就是扣工资能解决,但这种思路和方式的绩效肯定是无法合理实施的,甚至会把公司搞的众叛亲离。但其实HR要明确,也没有哪位老板是为了搞垮公司而来的,所以如果你能把绩效的作用说明,把目前的问题需要通过什么方法解决,老板同样是可以接受。

    第三天

    木子青一早来到公司开始了工作计划:

    一、招聘

    1、网站刷新

    2、与研发部负责人沟通

    3、确定有效渠道

    二、薪酬体系

    1、公司组织结构框架梳理

    2、岗位序列 职级 职等梳理

    3、人员成本测算

    三、绩效体系

    1、确立绩效目标

    2、梳理公司工作目标

    3、建立何种方式的绩效体系

    木子青把以上的工作思路确定好后开工。把招聘网站上公布的信息刷新后,从已公布的招聘要求中找到核心和匹配的关键词,木子青发现这就是一份从某网站上复制下来的招聘要求,看不成任何重点,所以他把这份招聘要求打印下来后,把问题写在下面:1、工作经验趋向几年的?2、是否优先某些行业,或做过什么技术的?3、薪资范围在什么标准可接受?

    研发总监是个话语不多的人,刚开始木子青寒暄几句,研发总监都没有说话表现的很冷,直到木子青把招聘信息的问题提出来,研发总监才表现的主动了些,他问木子青,之前是从事什么行业的,木子青回答,也是软件行业但产品不同,这边更加高端一些。研发总监把关键词画出来,并且说这份些的不完整,给木子青又写了些可以搜索的常用工具和语言,解释 一些现在招的这个岗位C#WPF技术,其实C#就是.NET,没有区别,WPF不是一门学科或技术,只是微软出的一个工具,这个工具前几年比较流行,现在做的不多了,用它做在客户端比较快,所以会这种技术的不好找了。

    番外

    招聘工作迅速建立的基础

    1、有效的招聘渠道:针对不同岗位招聘渠道要众多考虑,例如:综合类岗常规智联、51JOB就可以;开发类岗拉钩用的比较好;还有一些90后善于用的BOSS直聘;如果涉及稍高端些的职位猎聘及智联招聘这种可以有猎头服务的渠道就可以考虑。

    2、对技术岗位关键词、行业的捕捉:HR对技术岗的简历很难把握是否对路,所以一定要捕捉关键词,在搜索简历时需要按关键词搜索,看简历信息时主要关注的是行业,因为很多行业技术通用,但有些行业之间排斥,如客户端,C#WPF技术与医疗行业通用,但与金融行业及手机网页端等不同,原因在于这家公司是CS架构,而那些行业大多用BS架构,所以,如果对这些技术的框架基础没有了解,一味的傻使劲,一方面费力气,花时间出不来结果,另一方面,技术部门一看你是外行,还总浪费时间让他们面试,就对人力资源缺乏信任。

    3、常与技术负责人沟通,一到两轮沟通找出他们更希望要的人,技术复试参与其中,从团队需要及技术要求方面了解需求。

    木子青沟通完了就开始着手准备工作了,更新了之前招聘网站的需求,但看上去这个岗在智联上主动投递进来收获不多,然后木子青准备在BOSSZ直聘和拉钩上试试,因为需要新开通渠道,用到营业执照等信息,所以,她先发了一封邮件给CEO。

    Dear Madam,

    目前急招职位C#WFP工程师,在现有智联招聘渠道中搜索到简历不多,故申请开通boss直聘及拉钩网招聘作为补充渠道。

    1、boss直聘、拉钩网目前仅开通免费渠道,不涉及费用;

    2、申请渠道开通需提供营业执照扫描件及公司基本信息;

    以上申请可否,敬请领导回复!

    Best regards!

    木子青现在智联招聘网站上按照关键词和行业定位搜索邮件,在于CEO和研发总监的沟通中,木子青发现了一个问题,但她没有去深询问,根据经验这种事都是司空见惯的了,所以没有必要因为这种问题浮夸自己的工作难度。

    1、CEO希望招到的人希望是好学校的统招本科生,但薪资控制在10K以内,应届毕业生或刚工作1年的就可以,基础好肯学就行,因为CEO认为这边技术团队有成熟的人,只要有学习精神,带一段时间就行,并且这样的人稳定性强、薪资涨幅要求也不高;、

    2、研发总监对学历学校没有太大的要求,但坚持希望3年左右,起码2年实际操作经验,应届毕业生坚决不要,因为项目要求紧张,根本没有时间带新人,现在的人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干活,如果半个月上不了手,都不准备留,对于薪资研问题,研发总监说这半年薪资涨幅很高,这种要求的肯定在13-15K了,但如果技术好可接受,技术不行就算了;

    这个问题和木子青接到OFFER时的状况是一样的,当时面试木子青时,就是反复周折通知发OFFER后又改为面试,当时她就知道,这家公司权限不清,执行力不强;现在又表现出来了,CEO直接参与部门负责人招聘工作,而且细到招聘要求方面都要制定,但实际用人部门又不买账,CEO出于成本和稳定考虑也没错,但要细到要求及薪资这部分,说明管理上的事无巨细,当领导事无巨细时,部门负责人就会失权,最后就只能推卸责任,木子青暗暗无奈,看来这公司就这风格啊!权限问题要解决,但不能是现在,因为她刚到,不能什么都没干就给领导上了把锁。

    所以,木子青先在智联上搜索简历,加大宽度,把刚毕业和工作3年的符合条件都人员都看了一遍,又在其中找到项目相近的,她算了一下,今天是周三,就算从今天开始动手,这个岗最快要2周时间出现满意的复试人选,但智联库比较是下载简历,数量有限,如果今天下载的简历全没有满意的,她就一定要抓住其他有效渠道,不然就剩祈祷了。这是她到新公司打的第一仗,可不能砸了,所以木子青浏览完了,找到30个相关简历,从中优选了15个开始打电话通知,集中1小时完成电话邀约,约到8人,分别在周四、周五及下周一面试,木子青想不管怎样先开张了。

    木子青忙了一上午,开始统一发邮件了,才想到,这家是一个零起步公司,零起步就是什么都没有,所以,他知道,这样搜索出来的简历,应邀率很低,要保证及时应邀就要在“面试邀请函”上下功夫,让别人打开邮件看后欲罢不能。

    所以,她整理了一个非常规范的邀请函,其中把公司优势部分精简概括了一番,看完觉得还蛮有吸引力的,就发了出去,果不其然,这约到的八位除了一个出差改了时间,其余均应试了,木子青暗暗想——形式很重要。

    下午收到CEO邮件,

    很好,可以!

    木子青开始忙乎开通新渠道,窃喜的是,新渠道开通后投入的简历量还不错,拉钩网更是精准,但凡投过来的简历从质量上都很高,木子青下载了合适的简历给研发总监看,研发总监很惊喜,说这半年都没见这么多很接近的简历,于是对木子青刮目相看。boss直聘上简历接近的不多,但应邀率比较强,这也是木子青不断的在上下班及睡觉之前不断的刷沟通,争取到的资源。她知道,要想快速达成招聘,既要有量的支撑,也要有质的部分,所以后两周的时间技术负责人就不断的忙乎这个岗,基本每天都有面试的人员,两周下木子青共推荐23人面试,其中有5人在技术负责人及木子青初试后,推荐研发总监复试觉得都不错,可以筛选定夺。

    这一下子,木子青在整个公司的名气就传开了,并且这个过程还微妙的化解了一个问题。第一,因为之前人事准备离职不太上心,这个岗看似基础又不是特别好招,所以,之前半年推送量也就20多人,而且都不靠谱。木子青2周推送量就高于之前半年的,员工都暗暗传,公司这次找的人事经理之前是猎头公司的,手头资源丰富。第二,又是三月份到了人心浮动的时候,很多人都憋着涨工资,如果不涨就跳槽,但这种蠢蠢欲动的员工一看,原来公司招人这么容易,万一提涨领导不同意,连现在的工作都不保了,再想这么多人找工作,市面上是不是不好找啊,所以提涨工资这事要慎重,这样无形就给公司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缓冲的时间。CEO把薪酬体系作为紧急工作,也是因为技术团队已经有几个人提出了这样的需求,只是木子青不知道,但她的稳扎稳打却旁敲侧击的拖延了这事。

    第三天

    木子青上班第三天除了安排了常规的工作,开始为薪酬体系做准备了。

    一、组织结构图的完整是首要的,她用绘图软件重新制作了一个漂亮的组织结构图,从色彩和字体上搭配了一下,这个图在之后诸多的工作中都会用到,所以,她打算一步到位,直接做一个让自己满意的图。

    二、根据组织结构图

    她把所有人员根据职位名称分类合计在一起,这样哪个部门在岗多少人、缺岗多少人,什么职位以及公司总人数,一目了然,并且就算变动,也不用统计,稍改动图表,自动合计出来了。木子青做完前两项工作,开始划职级职等表了,前面两项是基础,后面这个才是核心。

    三、职级职等表

    她先找到模版,一个符合目前公司框架的模版,把部门划分开来,然后按照目前部门负责人及工程师的职位高低、薪资高低先做了归类。最后分类后看到,三种职系不能放在一起划分,管理类、后勤类其叫做支持中心类、技术类,其中技术类最为复杂,因为有不同技术类型,最后,木子青把所有级别按照A、B、C、D、E做完区分A级是决策层B级为高级管理层C级为日常管理项目管理层D级为执行层,E级为初级人员,这样划分后,大部分人员集中在DC层,每层做薪资区间宽度划分,又分为1-4级,E4级就是实习生或应届毕业生;大部分公司的开发工程师在D4级上,承担项目人员或者带团队的主管都在D1或者D2级,目前做完所有的职级制等划分,又把薪酬区间做了固定,把职级职等表和组织结构图做了对比,查一下错,看看有没有拿着高薪资却不是高承担职位的内容,看完之后觉得大体框架没有问题了,即使有也是微调。

    四、薪酬报告

    木子青找了一份行业薪酬报告,他是一个善于总结的人,所以,一旦有这样的如行业薪酬报告,地区薪酬系数值等资料都会收集,但他知道,随着地区差异及互联网行业的薪资暴涨,行业薪酬报告差距很大,对于创业公司而言大部分岗位都低于行业平均值,尤其是后期部门,但核心技术部门可能接近0.75,所以,这份薪酬报告,只是佐证她薪酬划定是有依据的,起不到实质作用。

    五、薪酬结构的划定

    在员工签订合同后又重新更改薪酬结构,并且不是增加,而是再原有结构中生硬划定,这种方法是不合理的,但木子青明白,如果要做绩效考核,就一定要划定绩效薪资结构,即使现在不去实施,结构先放着,也要划开,因为这样的企业流动性很大,新人不断的明确,即使老人不变,随着人员更替,到真正实施的时候,就不会有薪酬结构变动的异议了。木子青今天的思路让她在一年之后,在薪酬结构这个问题上没有再费心思,确实是对的。

    第四天 薪资结构拆分

    今天是薪资结构的拆分,会设计大量的测算,木子青打开当月的工资表,先按照组织结构中部门职能及职级分类来看把工资表做了格式的调整,之后她能清楚的看到高管人员、市场销售人员及研发、后勤人员的薪资列表,之后她开始斟酌工资比例问题,固定工资和绩效浮动工资比例到底是按照5:5、6:4、7:3、8:2哪种方式。

    番外

    固定工资和绩效浮动工资比例要根据职系、职级不同来区分;

    1、高层管理人员,一般都以年薪制为基础,多以4:6、5:5比例,高价值高奖励;

    2、营销人员要区分产品内容:零售型、大客户、渠道客户等不同类型分3:7、4:6、5:5、6:4等不同;、

    3、技术类型以固定薪为主,项目奖励和绩效奖励做补充,所以绩效浮动比例在6:4、7:3就可以了;

    4、后勤部门没有太多专项工作,以日常考核为主,所以绩效浮动薪就是纠错和勤勉奖,一般日常都是惩罚、小奖励,所以以7:3、8:2比例为多。

    目前的公司不是刚刚成立,又要从原有薪资结构中划出,而不是额外增加,所以初始比例要适中,不然很多人不接受,做了也等于白做。考虑再三,木子青在总的表中不断调整测算后,结论是:

    一、高管人员、营销人员比例为6:4

    二、经理、主管人员、技术实施人员比例为7:3

    三、其他人员比例为8:2

    依照这个原则她做了人力成本测算,把固定工资、绩效浮动工资成本、目前社保、公积金、补贴等成本做了测算合计,同时在未来2年内如果上述内容同比例增加,人员按15%的比例增加后,成本会是怎样。有了这个人员成本测算表,人力资源部主要的成本支出就明确了,对于IT公司而言,人工成本有事会占总成本的60%-70%,这样也为公司年底的总预算打下了基础。

    把上面这些都做完,核对无误后,木子青给CEO发了一封邮件,

    Dear Madam,

    以下为薪酬体系基础资料,需您协助确认或调整,

    1、组织结构图完整版;

    2、职级职等的划分是否与岗位现状有出入;

    3、固定工资、绩效浮动薪资比例划定是否妥当;

    备注:

    1、后附《IT行业薪酬报告》与公司岗位一致部分已标出,可查阅;

    2、职级职等表及固定工资、绩效浮动薪资涉及原理盼面谈沟通需30分钟;

    以上内容,敬请领导回复!

    顺祝商祺!

    下班前,CEO邮件回复,很好,明日下午3点面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创业公司念的经——资深HRM为你解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ltk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