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应的事情坚持做,无效应的事情不去做。
这是今早听公号得来的一句话,其实跟之前鳄鱼讲过的“价值、复利、周期”中的前两者意思相同,去做有价值的事情,经过事情与时间的复利就能得到好的结果。
今日在想何谓有效应的事情,一开始没有想出来,后来觉着读书、跑步、写字,就是有效应的事了,心里就觉着挺好的。可后来又想到无效应的事情,自己也是做了很多。
1、无效应的事情去减少,比如夜班的下午就要好好休息。即便睡不着,也要闭目养神那种。下夜班就要好好睡觉。
2、所谓的有效应的事情真的做到了吗,读书真的学到东西了吗,还是觉着读书是被世俗认可的好事,只是在“趋炎附势”罢了。
稍微想了下,应该还算是好的,是心里喜欢的。但为何会质疑,应该出在对投资知识学习的自我欺骗——以为认真学习了。但距离掌握以及从中找出问题,以及对问题的判断决断,都没有八成以上的自我判断力。判断还要依靠外界。还是群众里的一员。
所以引申下去,对其他书籍,大概也是停留在兴趣乐趣之上,虽说作为芸芸众生,这无可厚非,但兴趣与乐趣只能算是自我消遣以及自身娱乐之用,要想从中得到一些结果之类的东西,则完全不能。
除了一点,心性是有所改变的,做人是有所改变的,格局确实也是跟着有所改变的。这不能不跟书籍无关。这一点也要公正的去说。
跑步能够让人精神振奋,是多巴胺的影响,其实也是自我与之前的较量——有没有变的更好——更程式化,更沉稳。运动是美好生活达成的不可或缺的一项。它是符合人的本性的。关于运动,能够把跑步坚持下来而且不至于退步,就算的上是不错的。
关于写字,经常怀疑。有时觉得写得不错,而更多时候以为只不过是个人发泄情绪的垃圾桶(青姐讲的更深刻)。到底有无意义,能否产生价值,想来除了对自身来讲,也是别无他用的。
所以,有效应的事情坚持做,不仅要坚持做,还要认真的坚持去做,要带有一定目标方向性——产生一些外在好的结果——但这是否又算是违拗初心——还是就是懒散怠惰愚笨。
写在对雪峰科技无法判断,无法做出决定的夜晚。
继续闷头去看吧,一点点,一步步,总归还有一些时间。或许一生都学无所成,但没有放弃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