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告别拖延,2023轻松出发

告别拖延,2023轻松出发

作者: 毕嵘时间管理 | 来源:发表于2023-01-20 23:50 被阅读0次

    2022年是不是有很多flag因为拖延没实现?

    很多朋友和我说,不是我想拖延,是压力太大了!上班族有公司降薪、裁员的压力,老板有经营的压力,封控时有买菜的压力,放开了有怕感染的压力。压力无处不在,而且日趋增强,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本来,有这么多压力,我们需要做更多的事去应对,我们应该更不能拖延了。但事实偏偏是:压力越大,越容易拖延。

    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压力。

    压力是针对威胁或危险产生高度焦虑的认知及反应。

    首先压力的根源是威胁或危险:学生可能考不上好的学校,甚至不能升学,上班族可能面临降薪乃至辞退,创业者可能面临公司亏损乃至倒闭,未婚人士面临找不到称心如意的伴侣,已婚人士面临断供房子被收走的悲剧,父母面临孩子未来无法过上好的生活的问题。

    然后是高度焦虑的认知的反应。焦虑是对威胁或危险的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焦虑本身是人应对威胁的本能反应,适当程度的焦虑能让人采取行动,来防范威胁的真正到来。但过度焦虑会让人产生应激反应,从而降低人的理性,这时候人就会趋于感性,不想现在做自己必须做而又不喜欢的事,把事情往后拖一拖,至少能让自己现在的感觉好一些。

    现代社会大家压力都很大,而压力过大造成这种拖延的现象也是人之常情,所以,你大可不必责怪自己。你只是做了一个顺应人性的事情。

    但反拖延就一定要反人性吗?非也,这里给出一种既符合人性,而且用了就能见效的一种简单粗暴的方法,帮你在短时间内克服因为压力太大所造成的拖延症的干扰,把该做的事情尽快完成。

    这就是15分钟法则。

    15分钟法则的具体步骤为:

    1)明确自己要做的需要专注力的正事;

    2)尝试把注意力放到要做的事上,并坚持做15分钟;

    3)15分钟后,看看自己是否还能坚持,如果能,那么继续做;如果不能,就放弃或做其他事情。

     15分钟法则

    按这个方法实施15分钟后,通常是停不下来,你会发现,原来做事情还是很有乐趣的,比如:看书,看到有意思的片段,会持续看下去。

    为什么这种简单的方法能奏效呢?

    它是有严谨的科学研究结果做支撑的。脑科学告诉我们:人的干劲来自一个叫作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的神经元。

    伏隔核并不大,小小的一点点,但是它掌管着我们干活的干劲。一个人有干劲,就是他的伏隔核兴奋。总体而言,伏隔核在大脑的奖赏、快乐、成瘾、侵犯、恐惧以及安慰剂效果等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

    那么怎么才能让你的伏隔核兴奋呢?只要你开始干,就能够刺激伏隔核。这个心理学现象叫作行动兴奋。

    所以,当你一下子调动不出能量来做某件必须做但又不想做的事情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干它15分钟。当然15分钟并不是绝对的。如果你连15分钟都坚持不了,那么10分钟,5分钟,哪怕1分钟也行。

    为什么15分钟法则有效呢?压力过大,拖一拖会让当下心里感觉好一点。但毕竟自己知道拖延不好,可能有不好的后果,心里多少是有愧疚感的。那么这个时候,我好歹做它15分钟,既对这种愧疚感有个交代,也满足当前不想做事的心情有个抚慰:知道你不想做,也就15分钟,忍忍就过去了。而且说不定15分钟后就不用忍了呢?

    为什么说15分钟法则顺应人性呢?我们人类在狩猎时代延续了几十万年,狩猎就是要求短促突击,快速解决战斗,不然要么被凶猛的动物所伤,要么被速度快的猎物逃走。适合这种模式的原始人才能生存,不适合的都被自然淘汰了。所以,这种习性就深深地植根在我们的基因里,这远不是我们几千年文明就能改变的。

    所以,人是适合在短期内调节出能量,做一些困难或不愿做的事情的。我们小时候都跑过步,在跑得气喘吁吁都快放弃时,如果老师在前方大喊:只有50米了,你是不是顿时像打了鸡血一样地完成一次冲刺呢?

    只要对艰苦的努力有一个限定,说白了总有个“头”吧,人就能打起精神,完成一次短促突击。

    2023,用15分钟法则,告别拖延,轻松出发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告别拖延,2023轻松出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lxh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