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081341/8ce1ca9080ba0468.jpg)
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出行时要注意防护呀。汉末各势力频繁交锋,这带来了很多人员流动,有些抑郁不得志者就会动些心思,改换门庭成功者有,也有就此消失的。本篇就来看看关于张松、刘巴、魏延的诗词。
《落凤坡二首·其二》 明 倪容
谈笑隆中起卧龙,地图况已出张松。中山帝胄安天下,谁遣将军触箭锋。
【案《吴书》,在曹操那受气的张松选择了刘备,他不仅回答了刘备益州兵马器械的数量,将诸多要害之处一一道来,还画出了“地图山川处所”,也帮助刘备了解益州虚实,不过他没等到刘备入主益州的那天】
《隆中次吴襄阳韵二首》宋 项安世
古来建大厦,所贵楹桷崇。沛公得三士,折箠驱群雄。嗟哉汉诸孙,永负隆准公。
表既憎弥衡,璋复轻张松。幽州小从事,苦谏不见从。赖有大耳儿,犹能过隆中。
吾评四刘牧,三豕而一龙。景升最可笑,接士满郊宫。坐看故人子,低头混耕农。
平生慕西伯,对面失飞熊。阿琦去梯策,尚识智士功。谁云豚犬愚,颇复胜乃翁。
【张松在刘璋麾下担任的就是益州从事,刘璋没有重用他,张松对刘璋也没有报什么希望,不像黄权、王累等人苦苦劝说刘璋不要引狼入室】
《咏史十二首·其四》 明 释函是
丞相真天威,南人无所施。魏延不可用,岂故从坦夷。
【只截取了两句,主要还是关于诸葛亮的诗句,魏延在诸葛亮手下官至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已经是深得重用了】
《读史》元 陆文圭
魏延及杨仪,两人蜀俊乂。各怀专忌心,曲直竟谁在。孔明惜其才,未尝辄偏废。
渭南反斾归,师在千里外。朝臣意左右,魏为杨所害。杨亦不得死,晚用姜维辈。
蜀竟以是亡,束手付邓艾。艾复矜其功,受制于钟会。四人共一律,皆以专忌败。
家国莫不然,鸣呼可为戒。
【魏延与杨仪都算得上一时才俊,只是这两人的矛盾难以调和,费祎都曾劝解过两人,不过最终都没落下什么好风评】
《咏史下·诸葛孔明八首》 宋 陈普
关羽不能当一面,魏延何敢比淮阴。流星只缓身徂落,一木终能作邓林。
【子午谷之策也只是在计划层面,意在效仿韩信,但没有相应的成果都不值得夸口】
《咏史下·蜀先主》 宋 陈普
袁涣当年死亦甘,云长平昔竟何贪。刘巴项领刚如铁,也用随群拜武担。
【刘巴曾多次拒绝刘备招揽,本来一心向着曹操,最终还是在益州被刘备收归账下,诸葛亮还曾说“运筹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
《庆臣和巴字韵见遗复次韵》宋 周孚
独鹤投林畏莫鸦,向时入蜀强刘巴。瘴乡自古难为客,老境无人不念家。
一饭肯来从我觅,百钱何惜为君叉。粗缯大布差安稳,莫学渠侬戏虎牙。
【刘巴也曾劝阻刘璋迎刘备入蜀,在建议被刘璋拒绝后闭门称疾】
《乡间人有误以予为武进士者,戏纪以诗》清 丘逢甲
书生面目太槎牙,太息封侯念已差。漫说旧衔同武爵,颇闻外论比文虾。
老兵欲唤桓元子,故将谁知李左车。刁斗能铭矛解用,丈夫何事愧刘巴!
【刘巴曾拒绝与张飞交流,在诸葛亮劝说时也不打算改,认为自己结交的应当是四海英雄,而非张飞这样的“兵子”】
《上营门》元 周霆震
惜哉邻丑疏防闲,反更放虎来深山。仓皇出此殆无术,民命一发悬天关。
【放虎归山的典故就源自刘巴,他将请刘备征讨张鲁比作“是放虎于山林也”】
《咏史下·庞士元》 宋 陈普
放虎山林计已非,蛟龙云雨意犹迟。士元骥足思腾踏,盍有刘琮不告时。
【这里也同样化用了放虎归山的典故,不过主角换成了庞统,龙归大海,虎归山林】
关于这三人的诗词也就到此为止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