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鲁迅先生所写的小说集。其中收集的小说《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等十四篇小说,真实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中国社会生活。这些作品以下层贫苦大众为主人公,以不同但都极典型的社会形象进行描写,深刻揭示当时社会的矛盾和人民生活的苦痛。
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狂人日记》,读到这篇小说时,我觉得很有意思,让我眼前一新,这篇小说它以一个患有“迫害症”之类的病症的人所写的日记为视角,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吃人的社会”。从主人公的第一篇日记到他的最后一篇日记,我可以真实感受到他的“病情”一步一步的加深,最先是幻想出来人们对他都是怒目而视,到后来幻想出来人们都要将他吃了,就连自己的哥哥也在其中!最后用一种悲苦无奈的腔调喊出“救救孩子……”。
在我们看来,他是一个精神病患者,他所害怕的事情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他的疯言疯语更是令生活在他身边的人无所适从。但是,在当时的社会下,又怎么能不说这些话的确有它合理之处!军阀混战、内忧外患,这样一个穷困潦倒的国家,他的国民过的会好吗?那些生活在下层的人们,就算不是被人吃的,也是被那些吃人的礼教,吃人的社会所害死的!这篇小说中有一句话,写的真的很好:“我翻开史书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就话不光写出了主人公那种精神上的极度紧张,凸显出他的病情之重,同时也点明了这篇小说的中心——礼教吃人!引着读者往深层次思索。
文章最后一句“救救孩子……”充满无限的悲哀与无奈,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主人公在最后的绝望中,声嘶力竭的喊出了这么一句话,是作者想借着他的声音,唤醒沉睡中的人们,但是麻木的人心是否真有撼动呢?或许这句话后面那长长的省略号告诉我们,唤醒沉睡的人们,那道路还很长。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呐喊》,用一种最为悲悯的方式呐喊着,为生活在这铁笼一样的中国里面苏醒的人们助威,为在革命道路上奔跑的人们呐喊,为依旧沉睡其中的人们敲响警钟!现在的中国比起那个时候好太多了,但是依旧存在愚昧之人,不平之事,呐喊的责任到了我们身上,不要想着一次唤醒整个世界,我们可以并且能够做到的便是,唤醒自己,唤醒身边人,终有一天当苏醒的人们一起呐喊,那将是世界最强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