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时代变化太快,就像托马斯·弗里德曼说的那样,你要慢下来,才能更好地应对加速时代。快速变化的东西无法给我们一种坚实的信任,无法给我们牢固的信心,但如果你能够回到我们的文化传统,你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好比是一棵树,狂风能够摧折枝叶,但只要树干不倒、根系不断,这棵树就还有生命力。
从拯救自我的角度来看,我们要亲近传统文化,是因为那些能够称得上学习榜样的中国知识分子,都有一个共同之处。他们很像是我们传统的“士”,或者儒家的“君子”。西方文明的人格典范可以上溯到希腊哲人和希伯来先知,中国文化的人格典范则是儒家。儒家对人文学术有真挚的热爱,对家庭和社会勇于承担责任,主动参与政治,又知道如何全身而退。从源头上看,儒家思想是对周代文明衰亡的回应。这就决定了儒家的风格既入世又出世。儒家告诉我们,参与政治就必须作出原则上的妥协,但对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又要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感。2000多年过去了,我们遇到的困境还是一样,所以,儒家仍然能够激发我们的心智。
中国的君子和西方的学者有很大的不同。像西方学者那样为学问而学问,在中国的君子看来是不可理喻的。中国的君子追求的是一种更重要的东西。这种境界可以叫做“知行合一”。中国的君子把道德看得比学术要更重要,而他们所遵循的道德,是一种比常人更高的道德,而且是一个世代传承下来的共同的规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里,你会发现有一群人的道德水平普遍高于社会的平均水平。比如在过去的欧洲,骑士有他的道德,骑士必须去保护妇女,必须对领主负责,对底下的兵负责,他有一套骑士的理念。原来欧洲有很多贵族,贵族有贵族的很多理念,他有很多东西,他认为自己跟别人是不一样的,他的标准比别人要高。包括传教士也如此,我们看到有很多传教士到非常恶劣的地方去传教,为什么呢?他心目中有一个信念,他对自己有一个定位,认为自己是属于这群人的,这样他才能够坚持下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