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世界上就没有“简单”这回事
1.写“三件事”之前,先“清零”
有人很忙,每天要做的事远远超过三件。还有人特别有追求,不断自我加码,要求自己完成的事不止三件。
比如,要读书、要背英语;马上年末了,要做年终总结,还想写新年计划;另外,又打算准备圣诞礼物……
结果,你发现自己一天也就24小时,想做的事太多,结果反倒可能一件也没有做好。这时候,你就需要先“清零” :站到原点,重新理一理你和这些事的关系;在“想做、该做、必须做的事情”中间,找出最重要的“三件”。(见文章5-1)
2.做“三件事”时,用WOOP和“加减乘除”
我们说“三件事”的本质是三个目标、三个结果。所以,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可以用前边讲到的WOOP 去执行。(见文章6-3和6-5)
首先通过预想目标与实际障碍之间的“心理比对” (见文章6-2),确认这件事是不是可以做。确定之后,再通过“执行意图” (If……Then……)(见文章6-3)制定计划,把每件事做下去。
比如,你的执行意图可以是:如果(If)到了下午3点,那么(Then)就马上开始做某件事。如果(If)完不成今天的目标,那么(Then)我就给大家发50块钱红包。
另外,在做“三件事”的时候,你还可以利用时间管理提到的 “加减乘除” 的技巧。(见文章7-2)
比如,你可以利用早晨上班路上的时间,思考、写下自己当天要完成的“三件事”,安排进度和计划。碎片时间思考,大块时间执行。
下班的路上,则可以“复盘”,总结当天“三件事”的完成情况:哪些完成了,做得比较好?哪些没有完成,为什么?
Yujie:“三件事”里总有那么一两件,一拖再拖,一直完不成,怎么破?
如果一个目标连续三天都留在你的“三件事”里面却毫无进展,那么这三件事已经“渗透”了,也就是没完没了地拖延。你就应该停下来,专门研究一下它为什么会渗透。
一般来说,目标渗透的“罪魁祸首” 有三个:不想,不能,不应该。
“不想”,是心里没有真正重视;
“不能”,是你重视了,但能力和资源不够;
“不应该”,问题不在你,环境不允许你做。
1.破“不想”
1) 静下来想想,不做这件事情会有什么坏处?你是不是可以承受?
比如,作为学生,现在到了期末,如果你还不温书,那么很可能就会“挂科”,甚至影响毕业。想到这一层,可能就有紧迫感了。
2) 告诉自己不需要那么完美,先开始。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谈到写作的诀窍,俄国文学家果戈里说,很简单,每天写。如果写不出来呢?那就把“没什么可写的”一遍一遍写下去,写着写着就有的写了。
3) 还有两种情况:
① 这事不重要。那么果断删除,短期不去想,等它冒出来的时候再说。
② 这事真的很重要。那么用“吞青蛙法” 。一般来说,早上精力最充沛,可以安排2个小时做最难的那件事。解决之后,接下来一整天都会很轻松。
2.破“不能”
1) 细分目标,降低难度
比如,你的目标是每天背50个单词;如果完不成,那么减半,每天看25个;再完不成,继续减半……每天背1个单词总没问题吧!总之,先从简单的做起,然后再慢慢增加难度。
2) 找到一个启动点
如果想找一个人谈话,又不知道要怎么谈,那么你可以给另一个人打电话,说明天我要找谁谈话。这时,对方很可能会和你说他的想法,慢慢就会激发你的灵感。
3) 使用番茄钟
把大任务拆解成小任务,每个小任务定一个25-30分钟的番茄钟。每天能完成3-4组番茄钟,就非常厉害了。
3.“不允许”的可能性:
1) 空间不允许。如果是因为环境太吵,没法做事,那就换个环境。
2) 时间不允许。这属于内因,可以从前面两点去找到具体的原因。
3)人不允许。如果不断被人打断,那么就直接和他沟通,说清你的诉求。
问问自己到底什么在妨碍,然后根据原因找到解决方法。总的来说,目标渗透并不是一个坏事,它能帮你看清想象中的自己和真实自己的差距。找到差距,合理归因,所有的问题都能一一解决。
你发现没有,三件事虽然号称“世界上最简单的自我管理工具”,可是在具体操作层面,却可以融入使用这么多之前讲过的东西。
所以—— 也许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简单”这回事。以结果和交付的标准来衡量,每天做好“三件事”,已经足够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