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本不俗的关于书店的故事,之前有《岛上书店》《偷心书店》,这次是《夜茑书店》,皆大欢喜的温暖结局慰藉着喜欢读书的人们,毕竟实体书店的生存困境在当下尤为突出,这样的精神家园坚守变得弥足珍贵。
维罗妮卡·亨利的《夜莺书店》之所以好看,是这个独特而温暖的故事触动了人的心灵。
小说讲述了朱利叶斯·南丁在牛津读硕士学位时,遇到同样痴迷读书的美国人丽贝卡,两人一见倾心,相爱同居。丽贝卡难产而亡,留下他们的女儿艾米莉亚。朱利叶斯在悲痛中回到家乡匹斯布鲁克,开设了“夜莺书店”,这个书店逐渐成为当地以及周边地区人们经常拜访的文化“圣地”。
朱利叶斯的书店不仅提供各种书籍,更重要的是,他以自己的善良、知识和智慧,帮助人们解决各种问题,给予他们希望和安慰。镇上的人对这家书店有着深厚的情感。
朱利叶斯去世后,他的女儿艾米莉亚继承了书店。一个名叫伊安·曼迪普的人想把书店改造成豪华公寓,于是派儿子杰克逊去说服艾米莉亚。但杰克逊在读了艾米莉亚推荐的书后,改变主意。同时,他还为艾米莉亚出谋划策,使书店起死回生。
也许爱书人都有一个书店梦吧,雨人的这篇感性而美好,关于读书触及心灵的佳句随处可见。推荐品读。
我久闻汪曾祺先生的大名,但没有读过他的《受戒》;过去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在读了这篇《受戒》的书评后,顿时感到没有读这篇小说是一个损失。
为什么这么说呢?书评的题目:“品《受戒》:令人心动的健美和淳朴“,可见这篇小说给读者带来的是一种健康、美好的画面形象,还有淳朴的感动。这种画面和这份感动恰是寻常生活中饮食男女所需要的东西。
《受戒》的人物和故事情节看来很简单:一个出家的小和尚和一个单纯的小姑娘互生情愫,平常得如同生活中的你和我。这本是一个不太容易叩响读者心弦的普通故事,可为什么会打动读者?
这归功于汪曾祺先生的写作手法。从本书评里的描述可见,汪先生的文字平白如话,如同一位农家女子在与你娓娓道来,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精美的抒情,可感觉很舒服、很会心、很鲜活。看似文字平实无华,其实灵魂无处不在。
特别是文中提到的那段小姑娘的脚印把小和尚看傻了、心搞乱了的描写,让读者在会意之余犹感未尽。
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平淡才是真,润物细无声。推荐品读。(晴望有雨 )
法国小说家莫泊桑一生著作颇丰,如我们熟悉的短篇小说《羊脂球》。他还有长篇,影响最大的是《一生》
莫泊桑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雅娜悲剧的一生,她对爱情的渴望和失望,作者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深入挖掘和对社会现实的刻画,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增强小说的艺术感染力。莫泊桑的文笔细腻优美,叙述方式既紧凑又流畅,描述人物场景时只用几笔,就能生动展现出丰富的画面。通过社会现象的揭示和批判以及对人性的剖析,让小说有了讽刺意味,这种讽刺又是含蓄的,通过形象的描绘和语言的双关,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自行体会。
《一生》不仅是讲一个女人的生日故事,也是关于人生的普遍性思考。雅娜的一生充满了起伏和转折,个体的悲剧也是社会的缩影,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女性地位低下,生活往往被束缚在家庭和婚姻中,面对生活的压力和困境,往往无法自拔,无能为力。故事的悲剧也体现了人生的无常和不确定性。读这本书,可以看到女主的那种无奈、无助和失望。
本篇文笔隽永,叙述流畅,将我们带入小说的情节氛围里,感受女主的遭遇,了解作者莫泊桑精湛的写作手法。推荐。
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引发众多红学研究专家和文学爱好者为之著书立说,分享他们的研究和品读心得。红楼一梦费解,《红楼梦》的奇特之处在于很难读懂,正如“《正本清源》说红楼” 一书的作者,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所说:《红楼梦》是一部天书,有解说不尽的玄机,有探索不完的密码,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
《 一曲流水红颜寞 》是作家一笑作春风最新出版的红学研究专著。这部专著以红楼梦中纷繁复杂的人物形象为研究的切入点,展示了与其它红学专著的不同。人物形象是小说的第一要素,只有读懂了红楼梦中的人物,才能真正读懂红楼梦。
本书评的作者没有对《一曲流水红颜寞》所解析的众多红楼人物形象作泛泛评点,而是以独到的眼光从诸多人物中特意撷取了“贾惜春”这一红楼梦十二钗中“存在感极弱“的姑娘,用整个文章的篇幅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在《一曲流水红颜寞》的相关书评之中独树一帜。
书评巧借《一曲流水红颜寞》书中的脉络,将惜春这个人物在红楼梦中的线索细细梳理,意在推导出是什么原因让生于家境优渥“暖香坞”的惜春,却变成了红楼梦里最出名的孤冷姑娘,在最好的年华“堪破三春” ,皈依佛门。
“如果生命中都是春暖花开,谁还会向往青灯古佛的寂寥和萧索?!” 性格的形成有几分天生,更多是后天的环境所致。
这既是《一曲流水红颜寞》一书对惜春的解读,也是本书评作者引领读者探索红楼诸位人物身上秘密的钥匙。(晴望有雨)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99473/27d2439cbccb1a3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