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rofit

作者: AgnesAware | 来源:发表于2019-03-14 13:33 被阅读0次

    前两天去听了建筑师Luciano Pia的讲座,冲着是都灵25GREEN的设计者而去,当然也是被宣传信息所吸引,他列出了十条规则,最后又写了一句,打破这些规则,如果...,就是如果后面的省略号吸引了我。


    by Luciano Pia

    作为一个外行 ,对于这类学术讲座主要还是去看热闹的,对自己能听懂多少不是抱有很大的希望,但从开场开始,我就觉得这个讲座挺有意思的。

    首先他不用英文讲,就用意大利语讲,一开始是翻译交传,后来有同学提议能否用英文讲,结果他说自己讲西班牙语、法语,但是英语作报告不行,于是换了跟他一起来的同事翻译英文。我还是第一次在这样的场合碰到不用英文讲的人,特别是现在英文都作为一个基本技能了。想想看,也许是挺牛的,要么就是做的业务都在欧洲大陆,用三种语言就能达到良好的沟通。

    这次讲座主要从他的作品中来讲解他的设计理念,这位翻译的同事也挺有趣的,有些项目他比较熟悉的,就自己上去讲了,还讲的不错。不仅如此,还会自己发挥,将建筑和人生联系起来,说建筑和人生一样,都很复杂,要考虑的东西很多。他最后提到,他其实是一个商人,对于建筑学术上的内容知道的不多,这在翻译中也会发现,有些翻译的时候他要跟建筑师确认是否是这个意思。听到最后我猜他们两个可能是合伙人之类的,一个负责专业,一个负责商业。

    Pia介绍的设计作品大多数都在欧洲,通过他的讲解,知道了背后的一些想法,看这些建筑的时候会有更深的一个理解。他在开始就说了自己的一个理念,就是建筑能够出现在那里,就说明它应该出现在这里。在听的过程中,其实更明白建筑背后的文化,比如在说到两排改造的建筑,还特地解释了一下为什么两排建筑中间的巷子为什么会弯弯曲曲,而不是直的,这是意大利建筑的一个特点,当地人很熟悉,但对于外国人来说就很奇怪。还有说到市区内建筑的改造,会有各种限制,比如高度,这些都要求建筑师在一些条件下实现自己的想法。

    Pia给我们展示的很多作品,都是对原来有建筑的改造,不但实现了功能性,也考虑到美感。最极端的一个例子(如果我没理解错)是在一个遗址类型的地方重建一些建筑,其中讲到在那片地方,500年前的建筑是覆盖在2000年的废墟上,现在又要在这片地方重新造房子,建筑师要考虑的内容就很多了,其中如何将现代的建筑和现有的废墟结合起来,就需要智慧去解决。

    在他的十在原则中,RETROFIT就在其中,他对于现存的旧建筑持有的态度也是尽量对其改造,而不是拆了重建。这个观点在国内做的到的还是不多,很多建筑的寿命20年都不到,这个理念我觉得还是很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一方面固然是跟环保经济有关,另一方面是否也对建筑本身在建造的时候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呢。在他的一些改造方案中,有一个是对FIAT工厂的改造,变成一个现代艺术馆之类的场所,这个其实在国内已经蛮多见了。有一个方案是对建筑外观的改造,因为原来的建筑太难看了,于是就想出了在建筑的外部,设计一些绿色植物,相当于做了一个景观设计,让建筑物本身的外观尽量少外露。还有一个方案是对旧剧场对面的公寓改造,原来的建筑已经部分坍塌,但建筑师不仅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盖起来了,更是考虑了视野景观,把路边的公寓做成了一个可以非常宁静的场所。

    整个讲座看了好多Pia的作品,每个作品里面都有他在开篇说的原则,对于外行来说,看到建筑本身的美感,并能由建筑师本身讲解自己的建筑作品,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体验。我一直觉得,建筑师多少有一些艺术家的特质,建筑本身就是设计者自身哲学的体现,在这场讲座中,对于让我对旧建筑的改造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也看到了很多做的很好的改造。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不可能每次都推倒重来,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既有的基础上不断添加改进,让自己变得更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Retrofit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mgf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