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箭四雕
近代安徽人才备出,与湖南发生关系者,也多有所在。
1918年,皖系骨干张敬尧被任命为湖南省督军兼省长。督湘期间他极尽残暴贪婪,人称“杀人放火的强盗”、“祸国殃民的国贼”、“贪赃枉法的污官”、“寡廉鲜耻的怪物”、“吞云吐雾的烟鬼”,人人恨不能得而诛之。
一介武夫张敬尧具有反讽意味的是,张敬尧四兄弟,其父依大小分别为其取名为张敬舜、张敬禹、张敬汤,人称一二三四大人。以上古四大贤人为儿子取名,无疑寄寓了其父母望子成龙的美好愿望。
但是事与愿违。
1919年,湖南人发起了声势浩大的驱张运动,在次年6月将其赶出湖南。张敬尧一生反动残忍,辗转依附于多种势力之间,最后竟然甘心附敌,为伪满和日本效力,终被军统刺杀于六国饭店。
张敬尧离开湖南时,一位湖南人写了一副对联:
堂堂手张,尧舜禹汤,一二三四,虎豹豺狼。
这副对联,巧妙地嵌入张氏四兄弟之名,同时以其一一对应四大野兽,形式工整,朗朗上口,且有强烈反讽意味,表达了湖南人民对张氏兄弟祸湘的愤恨之情,其妙其辣堪称是一副“送瘟神”的绝对。
02 一联“中”伤
历史往往是惊人的巧合。
人们怎么都不会想到,在张敬尧这位安徽霍邱籍军阀灰头土脸离开湖南将近20年之后,另一位姓张的皖籍将领也带着一身的硝烟味来到湖南,出任省政府主席。
他就是出生于安徽巢县的张治中。
与声名狼藉的张敬尧不同,到湘之前,张治中率军奋战在硝烟弥漫的淞沪战场,是名符其实的抗日名将。征尘未洗的他履新之后也有不小的作为。
不过,一场震惊中外的“文夕大火”却使他的一生蒙尘。
左一戴眼镜的是张治中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人神共愤之中,酆悌三人人头落地,却仍然难以服众,处士横议之中,有许多人认为,贵为一省之长的张治中难辞其咎。于是有人写了这么一副对联:
治绩云何,两大政策一把火;
中心安忍,三颗人头万古冤。
横批:张皇失措
又是嵌字联,又是讽刺联。与上面鞭挞张敬尧的对联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却因一句双关的“张皇失措”更形象,也因“中心”、“万古冤”几字直指最高中枢谬错而更见胆识和力量。
“文夕大火”之责,不管张治中承认不承认,这在他心里一辈子都是挥之不去的污点和隐痛,而这副对联,也会是张治中一生不愿提起的耻辱和梦魇吧。以这种方式被人记住,终究是不舒服的。
03 一石二鸟
成功的人,必遇强劲的对手。
人称“熊凤凰”的熊希龄,人极聪颖,加之连遇贵人,1898年就得以襄助湖南新政,以湖南时务学堂总办的身份,成为湖南巡抚陈宝箴的左臂右膀,一时人望了得,令人心生羡慕妒忌恨。
熊希龄晚年娶了毛彦文女士可是长沙这口池塘,毕竟不是等闲之地。对新政,王先谦、叶德辉、孔宪教这些名士早就看不惯了,几番驳辩下来,叶德辉写了一副对联:
四足不停,到底有何能干?
一耳偏听,懂得什么东西?
这是一个拆字联,上联影射的是“熊”,下联影射的是“陈”,一副对联就把熊希龄和陈宝箴连带一起骂了,不着一姓而尽得其妙,可谓极尽刻薄无德,没有一定水平的人,还以为是泼妇骂街呢。
也许叶德辉曾为此联而暗自得意过。但是这个自称“煮不烂”,“不怕革职,不怕穷,不怕死”的名士恐怕不会想到,他竟会因为一副对联而丢命。这是后话。
不过,从此也可以看出,对联具有匕首、投枪的作用。这就是对联作为中国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所独有的魅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