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石塘采风艺术城项目——我在设创收获了什么?

石塘采风艺术城项目——我在设创收获了什么?

作者: 倪小昇 | 来源:发表于2019-03-06 18:35 被阅读12次

    很荣幸参加了林家阳老师教授的空间视觉设计课程:《石塘海利村采风艺术城》

    当第一堂课了解到这是一门建立在实际政府大项目上的设计实践课程,内心其实是很兴奋的,心想可以了解到所谓的“顶层设计”到底是什么了? 全局的审视这是在我以往的工作中没有经验过的。

    汇报结束后,诸多收获特此整理一下。纯属我的个人感悟,话就比较接地气了~

    1.什么是设计思维?

    有人说是以用户为中心的,以问题导向与愿景导向的整合思维。

    有人说是视觉化思维,原型化思维。

    我想他们说的也是对的,如果用自己的话来总结:设计思维应该是能够把问题抽丝剥茧并推断出最本质的需求的能力。整个设计过程,总的来说是先发散再聚合的过程。

    2.设计过程是怎么样的?

    A.以打造石塘海利艺术城为例,如何发散?发散后又如何聚合?

    第一阶段:实地调研,收集到诸多素材,自然与生活的影像、对利益相关者的采访、当地生活与美食体验……

    第二阶段:整理聚合。收集素材相对很容易,那面对茫茫素材到底应该如何着手呢?

    这是重点也是难点。当时面对这种问题,几乎所有人都是很茫然的,找不到具体可清晰的着手路径。还好领队老师非常有经验,他点出:分两步。

    第一步:形而上(仰望星空)

    先立出一个形而上的把该地资源整合起来的概念。比如说“采风特色小镇”。那为什么确立这个概念?整个过程涉及到同类区域的比较,自身资源的整合和提炼等等

    第二步:形而下(脚踏实地)

    内容策划:创意、设计执行、落地呈现

    比如说:如何让更多投资者来投资?具体的实施路径是什么?

    总之,就是既有理论,更要重视落地的可行性,能够一目了然。要让不懂的人都能够被读懂,甚至被吸引。

    面对整个艺术小镇的系统设计,参与设计者被分为了5个小组,分别是:品牌营销与传播策略小组、视觉形象设计和礼仪设计小组、服务设计小组、业态创新小组、建筑改造小组。

    渐渐的我感觉到所谓的“顶层设计”也许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尽可能地去还原现象。观察问题,寻找问题,重新定义问题,从而探索出新的“愿景”。

    再详细点,以品牌营销与传播策略为例:

    首先需要对品牌做一个定位分析(宏观微观上的资源分析&形象概念:度假艺术村,特色亮点是?)

    再次,定义概念:“追风海利”(追什么?谁追?风又是什么?)。整个概念提出、解释与延伸,是建立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表达出来的。

    然后,营销策略。怎么申报国家级、省市级项目经费?怎么吸引民间资本?

    最后,发展愿景。综合资源可以建设美学型、享受型、教育型、服务型的村庄,通过发扬区域特色逐步向艺术产业链发展。

    B.以我平时的工作图形设计为例,如何发散又如何聚合?

    b1.通过脑暴联想出一系列主题相关的关键词,具象的以及抽象的。

    b2.筛选出核心关键词。没灵感时,就先画一些小元素,逐渐组合成画面,表达主题寓意。在这一过程中,会找与之相关的现实事物作为画面补充,这阶段产生草稿。

    b3.最后设计执行前,明确主次元素、色彩搭配、结构布局、表达风格。这些都需要靠自己的经验积累了。

    所以,综合石塘项目和我自己之前的工作来看,设计很重要的思维就是: 类比。  不管是大方案的提出还是自己平时做图,都免不了寻找同类型的案例或者事物,进而提取出帮助产生结果的关键词。

    当然,设计主要还是一门实践类学科。希望自己在2019年不断累积经验,不断突破。如果有缘看到这篇文章的人,也期待与你交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石塘采风艺术城项目——我在设创收获了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mjx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