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那么我一定会恍惚星空的皓月;如若我不曾见过太阳,我不会挣扎于禁锢住我的黑暗。正因我见到过太阳,才会倾浸于它的温暖、它令人触及的光明。
纷纷世间,人类是最渺小、最无助、精神最易被侵蚀的“蚁族”。
正因知道黑暗的孑然一身,才会对光明的殷切笃定万分;经历过寒冷无助的侵蚀,才会盲目的对微弱温暖的依赖。如果一叶障目的将它判定为人性的使然,试问,若将复杂的人性以某一特定词做简短定义,这不是曲解,而是无知。
人生来便是孤独的存在。但若是将此作为自怨自艾的由头,那么以这些形式存在的浅陋的思想只会将你的价值一贬再贬。任何的运气与不幸,都是通过自我认知的所谓对比中所产生。循环往复,不了使然。自身的卑微感总是教唆着我们内心那丝缕的悸动,是让我们活在不断的优劣对比中的催化剂。无法克制,无法杜绝。迫使我们像一个上瘾的患者般去不断寻求托付精神的坟墓。
如若我不曾见过太阳,我不会挣扎于禁锢住我的黑暗。
提起那些在常人无法忍受的黑暗中蠕动挣扎着的伟人们,大多数会被嗤之以鼻。在这些-常人眼中,那些被冠以伟人们的经历,仅仅是作为观赏素材般铺于纸上。原因很简单,结合天时地利所能造就的伟人,概率仅为万分之一。试想,是那些所被世代尊崇的伟人们偏离了常人生活的轨道,并不能给予身心近距离的感触。由此,若急迫的将那些伟人事例挤压于人们的脑海中,我想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流传于久的是精神,而非伟人本身。作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事例,贝多芬的生命经历也许是最具有不可置否地位的解述。“扼住命运的咽喉”,去脱离禁锢住他的黑暗,他知道生命的绚烂、光明的温暖。才会急着逃脱命运的掌控、黑暗中的无助。为人们歌颂的是他不屈服岁月与命运的精神。也许,岁月遗留的事例层出不齐,不可挥去,无法重现。
任何人都是这样,正因知道黑暗的孑然一身,才会对光明的殷切笃定万分。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我将无法领略残缺的人生和岁月的释然远去。不留,不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