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看《被讨厌的勇气》,看到青年在抱怨世界就是不公平的,有人拥有富裕而善良的父母,也有人拥有贫穷而恶毒的父母,这就是人世,这就是现实。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困惑,反正我是有过的,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比不上那些一出生就在罗马的人。
哲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真让我拍手叫好。
哲人反问:一味执着于“被给予了什么”,现实就会改变吗?我们不是可以更换的机械,我们需要的不是更换而是更新。
不知道你看到这句话会有什么感受,我是深深地折服和赞同。
我们改变不了大环境,我们也决定不了出生在哪里,成为谁的孩子。可是,我们可以决定让自己成为怎么样的人!
今天早上正好看到李笑来的一篇文章,他提到英国的纪录片《富哥哥穷弟弟》,哥哥Lvan是年轻有为,国家正要,拥有人人羡慕的地位和财富,而弟弟David一事无成,贫困潦倒。
原因是哥哥非常务实,目标明确,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向前走,而弟弟则总是充满怨气,不是觉得哥哥瞧不起自己,就是觉得哥哥表面对自己好,其实内心不知道怎么想自己,总之,什么都不如意,什么都对自己不利,自己有才华,就是没遇到好时机。
你看,虽然他们出生在同样的家庭里,却有着不同的命运,归根结底还是跟他们自身的思维认知、行为习惯、性格等有关。
就像我之前带的学生,同样是普通班的孩子,有的抱怨老师不好好教,班级纪律差,学不下去,自暴自弃;而有的则“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埋头学习,最后也考上了不错的学校。
所以,与其关注我们“被给予了什么”,不妨多关注“怎么利用被给予的”。我们生在哪里,长得怎么样,都是不可改变的,也就是我们不能苦苦哀求上帝“更换”一个自己吧,但是我们却可以不断地“更新”自己。
就像澳大利亚励志演讲家,尼克胡哲,他生下来就没有四肢,可不妨碍他活出了精彩的人生;就像《开讲啦》里面的陈州,他从小被父母抛弃,8岁时又失去双腿,可是最后他也靠双手攀登上了五岳,拥有了幸福的人生;就像我30岁之前在县城按部就班地过着苦逼的生活,30岁勇敢地转身,来到省会,开始新的生活……
哲人说: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当你将目光定格在不断更新自己上,不断地读书,不断地突破自我,你也终有脱胎换骨的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