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根基错了,那么在它上面建造的东西再华丽也没有用。——李笑来
前面我们说到“被困在永恒当下”会使人无法长期、深入地关注和思考任何问题,那么,”活在当下“还会是个好建议吗?
我想大多数人不再会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当然,这里指的是“思维上”的,“肉身”永远是活在当下的)。那么,既然“活在当下”不是个建议,那么我们应该活在“过去”还是“未来”?
“活在过去”肯定也是不明智的,“活在过去”就相当于“永恒地”被困在更差的地方。所以,我们应该“活在未来”,也必须“活在未来”。
1.怎样“活在未来”?
那怎样“活在未来”呢?这个词听起来很玄妙,做起来很简单:
①你现在对未来有一个预测;
②那个预测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得到结果;
③你现在已经笃信你的预测是正确的;
④你提前按照那个预测的结果去行动、选择思考;
⑤时间自顾自地流逝,而你终将走到那个结果出现的时刻;
⑥最终的事实证明,你的预测是正确的。
由于你提前按未来正确的结果去行动、选择、思考,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你生活中的一部分就是“活在未来”。
“预测”是只有少数人能最终掌握的能力。很多人别说“预测”,他们不仅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甚至连“当下”也没有,他们“只不过就那样存在着”而已。
2.李笑来的几个预测案例
“当下”这个概念要相对于“过去”和“未来”才有意义。我们一起来看看李笑来的几个例子:
(1)初二时关于未来的预测
李笑来初二时(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预测:
①从长期来看,脑力的产出率一定比体力的产出率高,且高出许多个量级;
②体力增长的玻璃顶很明显,脑力增长的玻璃顶不知在何处;
③体力衰退的时间来得很早,脑力衰退的时间来得晚很多;
④通过暴力可获得的暴利正在减少,因为从大趋势上看,一定是知识才更可能产生更大的暴力。
当时,媒体的主流论调是:
①知识就是力量;
②科技就是生产力 。
当时很多人认为这个主流论调不过是大道理、太空泛,完全没有实际操作指导意义,但李笑来笃信这个道理,觉得这是最实在、最具体、最值得认真对待的,并按照这个道理去做一些预测,按照关于未来所指引的方向及方式与生活,在过去许多年里做到了“活在未来”:不断习得、不断改进、不断积累知识。最终——许多年来——用知识赚钱:讲课、写书、投资、创业。
(2)2015年上半年对未来的预测
李笑来2015年上半年的预测:
①互联网上貌似已经消失的各种社群一定会卷土重来;
②新生代社群的数量肯定会超过上一代社群的数量;
③在新生代社群中,免费的社群很可能逐步被收费的社群超越;
④以交易为核心的分享(社交)将逐步超越以信息为核心的分享(社交);
⑤可能成为社群壁垒的应该是收费和内容积累。
李笑来以此为指引,“活在未来”,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开通微信订阅号、着手搭建各种收费社群,组建团队,等过一两年,收费社群成为常态时,他又尝到了红利。
(3)关于比特币的预测
①2017年5月,比特币价格大涨,李笑来看到了:
②比特币的总流通市值达到270亿美元;
③包括比特币在内的各种区块链资产的总流通市值达到520亿美元;
④尽管比特币的市值依然涨势迅猛,但它在区块链资产总市值中的占比正在下降,已经接近50%。
于是,李笑来做了简单、清楚的预测:
①在未来几年里,区块链资产流通总市值可能会达到非常惊人的程度;
②其中,比特币之外的区块链资产总额占比可能会超过80%甚至90%。
于是,李笑来便去寻找并投资其他高质量的区块链资产。结果不到一年,预测成为趋势的开端。
当然了,李笑来也强调他的预测也不一定正确,“不确定性”是不可消除的。所以,他只能按照逻辑行事,尽量“活在未来”。如果错了,也认了。
3.小结
拿出纸和笔,罗列一下:“活在未来”的你,有什么事情是必须做的,有什么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
此外,请你认真写出这个简单问题的答案:你曾经作出的最重要的正确预测是什么?它为什么这么重要?
“活在未来”——让你的元认知活在未来——这件事,一辈子只做到一次,就会有想象不到的收获,还记得那条成长曲线吗?现在开始就“活在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