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生幸福最本质的要素是我们的人格

人生幸福最本质的要素是我们的人格

作者: AUSKING黄东启 | 来源:发表于2022-07-05 06:31 被阅读0次

在我国经典的哲学著作《道德经》中,有着丰富的的关于幸福观的思想。虽然全文中没有直接提出幸福的概念,但其全文的主旨就是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的关系展开的。这些关系,顺应自然的状态,就是幸福的状态。老子的思想,对现代人的幸福观,有着深刻的意义。

幸福辩证法

世界是辩证运动的,福祸,长短、动静、高下等,都是辩证的范畴。少即为多,得即为失,知足者即是幸福。

老子的幸福辩证法,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是福祸相依,相互转化;第二是在运动中理解幸福。

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取其乐。这个乐,就是幸福。

《老子》中的幸福观体现为三个方面:尊重"道"就意味着尊重人的生命,从而能够体现出人类生活终极目的所必需的终极性和自足性;依据"德"思考人之本性可以推论出,人类生活的意义就在于消解自我中心的立场、无私地守护生命本身所固有的创造性;合乎"道"、"德"的生活蕴含着价值理想、生命活动、社会实践和宗教信仰等多重向度。从整体上来看,《老子》的作者在其幸福观中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理论洞见:人类生活不能仅以守护生命作为终极目的,而是应该消解自我中心意识、尊重每一个与自己共同在世的事物来实现其本性的卓越。

古典西方哲学,把幸福描述的更加具体,但也是围绕着人,以及人与身边的各种关系展开。

亚里士多德将人生的幸福分为三类:来自外面的幸福;来自灵魂的幸福;以及来自肉体的幸福。除了我们可以采用这种三分法外,这种分类别无所长。我认为,人的命运的差别可以归结到这样三种不同的原因上:

第一,人是什么,从广义上说,这就是指人格,它包括健康、力量、美、气质、道德品格、理智以及教养。

第二,人有什么,即财产与各种所有物。

第三,一个人在他人的评价中处于什么地位。正如大家都知道的,通过被了解到了的东西,一个人在朋友们眼中的形象如何,或者更严格地说,他们看待他的目光如何,是通过他们对他的评价表现出来,而他们的评价又通过人们对他的敬意和声望体现出来。

                                                                                                                                            叔本华

有句谚语说,饥饿是最好的调味品。从青年和老年不能共同生活这个事实,一直到天才和圣人的生活,所有的事实都说明,对于幸福来说,人生中的主观因素要比客观因素重要得多。健康比其他幸福重要得多,所以有人说,宁做健康的乞丐,不做多病的国王。温文尔雅、活泼快乐的气质,完美强壮的体格,健全的理智,敏锐的洞察力,稳健而温和的意志以及良知,这些都是地位和财产所无法替代的优势。对个人来说,他的人格乃是当他孤独时与他形影相随的东西,乃是任何人也无法夺走或给予别人的东西,人格要比他所拥有的一切财富都更本质些,也比所有人对他的评价更实在些。

一个理智的人,即使处在完全孤独的状况下,也能以他的思想、他的幻想来获取极大的娱乐;即使没有任何变化,没有惬意的社交,没有剧场,远足和消遣,他也能避免愚人的烦恼。一个生性善良而且性格温和的人,即使贫困也会感到幸福。相反,如若一个人生性贪婪,嫉贤妒能,心狠手辣,即令他是世上最富有的阔佬,也会痛苦不幸。

对于高度理智并对自己独特的人格乐此不倦的人,人类所追求的多数快乐简直是徒劳多余的,它们甚至是使人痛苦烦恼的重负。所以贺拉斯说过这样的话:即使许多人被剥夺了生活中的奢侈品,他们依然能够生活。苏格拉底看到四处都是待售的各种奢侈品,禁不住惊呼曰:我不想要的东西在世界上竟然如此之多。

所以,人生幸福的首要的最本质的要素就是我们的人格。除了这种在任何情况下都发生作用的因素外,别无其他原因。

人格( personality; moral integrity; human dignity )

人格也被称作为个性,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Persona,原来主要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类似于中国京剧中的脸谱,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人也会根据社会角色的不同来换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面具后面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即真实的自我,它可能和外在的面具截然不同。

"人格"一词在生活中有多种含义。有道德上的人格,它指一个人的品德和操守;有法律意义上的人格,它指享有法律地位的人;有文学意义上的人格,它指人物心理的独特性和典型性。在心理学上,由于心理学家各自的研究取向不同,对人格的看法也有很大差异。我们认为,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是个人的尊严、名誉、价值的总和。

在心理学上,即"个性"。

人的道德品质:人格卑下|高尚的人格。

一生坚信简朴即是丰盈的梭罗

他不吃肉、不喝酒,不学习任何职业;从来没吸过烟,没结过婚;不去教堂,也不向政府纳税。

这样的一个极端的人,应该会被旁人当做怪胎吧。梭罗放弃了很多世俗的产物,物质上简朴至极的他,精神上却丰盈富饶。

梭罗的父亲从事于铅笔制造业,梭罗有时候也会研究一下这门手艺。一次,他研制出一种新型铅笔,当这个铅笔可以为他带来商业利益时,他又不想干这个营生了。

“我为什么要制造铅笔呢?我已经做过一次的事情我决不再做。”他说。和大多数人不同的是,他做的每一件事,从不以牟利为目的。

这样的话,梭罗以什么维持生计呢?需要钱的时候,他会做一些短期的体力劳动,比如造船、种植、土地测量,这些工作所得报酬足以应对他所需甚少的生存需要。

他曾经以自己的标准衡量了全人类的生存需要:

四大必需品:食物、住所、衣服、燃料

+

一些工具:刀、斧、铁锹、手推车

+

灯、文具、书(好学之士专属)

=这样就可以过日子了

这并不只是说说而已。1845年3月,梭罗向《小妇人》的作者奥尔科特借了一把斧子,只身一人走进荒无人烟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自己建造了一座小木屋,并在里面住了两年零两个月又两天。

除去人工成本以外,小木屋的建造成本为28.125美元,梭罗用极短的时间就竣工了。然而,在当时的美国,一套普通住宅的价格大概为八百美金,一个人想要攒够这笔钱需要花上十到十五年的时间。

《瓦尔登湖》一书中的插画

因此,梭罗认为:在他们挣得自己的那间“棚屋”时,势必已经耗掉了自己的大半生命。这句话在如今中国的房奴身上,也同样适用。

梭罗证明了,一个人的生活可以简单到什么程度。生活越简单,内心越是丰盈和愉悦。

批判即是热爱

梭罗在自己创造的桃花源里,并没有忘却他所处的时代,以及对人类价值体系的反思和批判。

一天,梭罗到镇上的鞋匠那去拿鞋,突然就被逮捕进了监狱,原因是他有六年没有交税了。不交税不是因为贫穷或者吝啬,而是因为他根本不认可政府纳税的权利。

第二天,梭罗的朋友就替他其交了税款保其出狱,虽然他只在监狱里呆了一夜,这一夜却激发出他的无限思考。出狱后,梭罗挥笔写下著名的政论《论公民的不服从》。

“最好的政府是管得最少的政府。”

“我绝对不能承认作为奴隶制政府的一个政治机构是我的政府。”

他公然批判政府公权和奴隶制度的不合理性,号召所有美国人对政府“不服从”。

不仅是美国政府,连西方工业文明,他也要抨击几句。

“人类已成了他们的工具的工具。”

“每一代人都嘲笑陈旧的时尚,却虔诚地追随新的时尚。”

当世人无不为商业社会的蓬勃发展而欢欣鼓舞时,他却看到工业文明和商业文化对人心的异化。

缘此,他才要发出自己冷嘲或怒骂的声音。那些批判的语句来自于对社会深沉的思考,也来自于对人类本身隐晦的热爱。

几百年过去了,梭罗批判过的美国政府没有垮掉,工业文明也没有停滞不前,但美国社会并未否定梭罗的“批判精神”。相反,还把他视为思想家、英雄,树立起雕像纪念他。

直到今天,无数美国人仍然热爱着他们的梭罗,和当年的他一样,不停止对个人自由和公平正义的追求。

孤独即是知己

梭罗的感情生活很纯粹,他一生只爱过一个人。

1839年,17岁的艾伦来搬到了梭罗的故乡——康科德镇。梭罗对她一见倾心,不幸的是,梭罗的哥哥约翰也喜欢上了可爱的艾伦,但兄弟俩并没有因此争吵,反而平静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两人先后与艾伦表白,都遭到了冷遇和拒绝。不久之后,艾伦嫁给了一位牧师。

梭罗离世前的最后一张照片

更不幸的是,1842年,约翰不小心将手指划破,病势发展成破伤风。十天后,约翰不治而亡。梭罗伤心欲绝,三个月闭门不出。

爱人拒绝,亲人离世,从此梭罗更加孤独了。

他不仅要承受真实环境中的孤独,还有来源于精神世界的孤独。

生前,他被当时的人们视为异端分子;死后,世人将他看作餐霞饮露的隐者。其实,我们一直误读了梭罗。

梭罗自己也曾说过:“我并非生来就是隐士,若有必要,我可能会安坐在酒吧间,并且比屁股最沉的常客坐得还久。”

梭罗为什么离开瓦尔登湖?很多人都对此充满疑虑。因为他本来就不打算在那里久留啊。

当他离开瓦尔登后,还曾一再反对别人模仿他的行为。他说,他自己之所以到瓦尔登湖生活了一段时间,那完全是他个人的志趣爱好。如果说一个人向往简朴的生活,只要心诚,在哪儿都可以做得到,无论是在纽约、伦敦、孟买或东京。心中有“瓦尔登湖”,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有意义、更有目的、更加幸福,这才是“瓦尔登”的真谛。

由此看来,孤独的梭罗只能是自己的知己。

希望我们重新以审慎的眼光,来看待他留给我们的字字珠玑。

我幽居在森林中,是因为我希望生活得从容淡定,只面对生活的基本现实,看看是否能够学到生活教给我的一切,而不是等到弥留之际才发现自己从未真正生活过。

我们的生命消磨在琐碎之中。一个诚实的人,数数仅凭十个手指头就足够了,最多再加上十个脚趾,其余的一概不需。简单,简单,再简单!

简化,再简化。一日不必三餐,如有必要,一餐足以充腹;备上一百道菜大可不必,五道就足够;其余的东西也以此类推,相应减少。

虚伪和谬见被推崇为最可靠的真理,而现实却成了虚构。如果人们坚持不懈地只是观察现实,不让自己受到蒙蔽,那么,和我们已知的事物相比,生活就宛如童话和《天方夜谭》里的故事一般。如果我们只尊重不可避免和有权利存在的事物,音乐和诗歌就会回荡在大街小巷。

当我们从容不迫、明智审慎的时候,我们就会意识到,只有伟大和有价值的事物才能永久而绝对地存在——微不足道的恐惧和快乐只不过是现实的影子。现实永远使人振奋,令人崇敬。人们闭上双眼,昏昏沉沉,任凭各种假象误导自己,才会形成无处不在的日常生活习俗并且逐日加深,而这些习俗正是创建在纯粹幻想的基础上。

嬉戏玩耍的孩童,却能比大人更清晰地认识到生活的真正规律和关系,而那些生活得毫无价值的大人们,却认为自己阅历丰富,因而更为明智,其实所谓的阅历也就是失败。

让我们定下心来,涉足于各种观念、偏见、传统、错觉和表象的泥沼之中——这污浊淤积在整个地球之上;让我们穿越巴黎和伦敦,穿越纽约、波士顿和康科德,穿越教堂和国家,穿越诗歌、哲学和和宗教,直至抵达坚硬的底部和稳固的岩石——我们称之为“现实”,并说,正是这里,没错;有了这个基点,就可以在山洪、冰霜和火焰之下的某个地方,开始修建一堵墙或一个国家,或是竖起一根牢固的灯柱,也许是测量仪,不是尼罗河水位测量标尺,而是现实测量仪,这样一来,未来的年代就可以了解到,日积月累的、如洪水泛滥一般的虚伪和表象有多么深不可测。

如果你笔直挺立,直面一个事实,就会看到,阳光在它的两面熠熠生辉,仿佛是一把短弯刀,你会感到它那可爱的刀锋正在划开你的心脏和骨髓,此情此景之下,你情愿无比快乐地结束自己的人间经历。不论是生抑或是死,我们渴求的唯有真实。倘若我们真要离开人世,就让我们听到自己临终前发出的喉音,感觉寒冷在四肢蔓延;倘若我们活着,就让我们忙于自己的事情吧。

                                                                                                                                梭罗

幸福就是真实,幸福就是当下,幸福就是简单,再简单,那样才能够彰显出我们人格的光芒。

亨利.梭罗简介

亨利.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美国著名作家、自然主义者、改革家和哲学家。1817年7月12日生於美国麻塞诸赛州康科德镇,曾就读康科德学院,16岁即进入哈佛大学。1838到1841年间,与兄约翰在康科德镇经营一所私立学校,期间两人曾乘船探险康科德及梅里马克河,日后梭罗完成了著名的『康科德与梅里马克河的一周时光』,并发表不少精采的诗作及散文。

1845年春,28岁的他在瓦尔登湖湖滨建起木屋,开始过着与自然溶为一体、自给自足的简朴生活。他在此生活了两年,不断对世界进行深刻思考,写出了影响世人至深的著作《瓦尔登湖》1854年出版)。

1860年,「森林树木的生命传递」首度发表,之后梭罗更将探讨主题扩展为「种子的传播」,并开始起草「野果」。

1862年,在预期死亡的心态下,整理早期的演讲及论文,准备发表。

1862年5月6日,这位十九世纪美国最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作家逝於康科德镇,年仅45岁。

梭罗才华横溢,一生共创作了二十多部一流的散文集,被称为自然随笔的创始者,其文简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性,在美国19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瓦尔登湖》在美国文学中被公认是最受读者欢迎的非虚构作品。

相关文章

  • 人生幸福最本质的要素是我们的人格

    在我国经典的哲学著作《道德经》中,有着丰富的的关于幸福观的思想。虽然全文中没有直接提出幸福的概念,但其全文的主旨就...

  • 心安顿好,就是幸福

    周国平说:其实人生中的幸福,那些最本质的幸福是很简单、很平凡的。我们总是想到远处寻找幸福,你可以去创造不...

  • read90坚毅

    《坚毅》最本质最重要的贡献是Read它再一次提醒我们,能力可能会误导我们,让我们认为能力是人生成功最重要的要素。 ...

  • 读书笔记8:商主体法律人格要素

    一、公司团体意志——是法律人格要素,是本质要素 公司的意志说到底是股东意志的体现。第一,要保证公司治理机构保证股东...

  • 每天阅读:《突破天性》

    “人格是大地之子最崇高的幸福。” ——歌德 我们的天性存在于人格当中,占到百分之...

  • 东岳语录(《安石留白随笔》20190307)

    悠然,寡欲,融入自然,是幸福的三大要素。 超然出世,悠然自安,凡庸人格。 超然去世,悠然抗争,伟岸人格。 轻了 生...

  • 立德树人

    当我们静止地分析一个人的素养构成时,人格(品德)毫无疑问是最核心的要素;那么,育人当然要培养孩子高尚的人格,所谓“...

  • 2018-08-12

    人生最本质的东西是生命。 生命的回归从认识的回归是帮助我们确立正确的观念;自然的回归是帮助我们建立健康幸福的生活方...

  • 幸福就是成为优秀的人

    “人生幸福的首要也最基本的要素,就是我们是怎样的人,即我们的品性。”这是叔本华《人生的智慧》这本书告诉我们的。 该...

  • 人生最幸福的是......

    人生最幸福的是有这样一个帅气的哥哥,无论何时何地为我这个妹妹遮风挡雨,在他的臂弯里尽情欢笑; 人生最幸福的是有这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幸福最本质的要素是我们的人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mtj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