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上帮一个老师在校门口值日,平日里都是傍晚值日,今天换到早晨,遇见了一幅不一样的景象。
7:15分,我带着工作证来到了后门口。作为值日老师,工作证必不可缺,来往的人流里,学生看见工作证,才知道谁是老师,谁是路人甲,也才会有此起彼伏的“老师好!”
最喜欢听低年级小朋友的问好声,奶声奶气,犹如天籁。有的小朋友还特意跑道面前来鞠个90度的躬,那大大的微笑挂在孩子稚嫩的脸上,温暖了整个心房。大一点的孩子,反倒多了几分生分,问候声里少了几分热情,那种份从心底里渴望被老师关注的热情。大概学业过于沉重,磨掉了孩子们本该有的稚气,少年老成,日益趋于理性。
平日傍晚值日时,在后门看孩子们放学。在学校关了一天,孩子们归家心切,家长抽空来接孩子,也等着心急火燎,闹哄哄的喧嚣景象颇像菜市场。早上却不一样,孩子们有的早,有的晚,刚开始时安静极了,稀稀拉拉只有几个孩子走在路上,慢慢地,孩子们就多起来了。
后门出来不远的十字路口有一家小卖部,那是孩子们扎堆最多的地方。里面挂满了花花绿绿的小玩具,还有可可爱爱的小零食,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堆在小卖部里,伸着小手指向心仪已久的小物件,掏出裤兜里温热的零钱,交换了心仪已久的玩具或零食。
十字路口的志愿者家长穿着绿色的志愿者服装站在马路两旁。车流有序的从他们中间穿过,倘若有学生过马路,他们便挥舞着红色的小旗,拦下行驶的车辆为孩子们保驾护航,让他们安全踏过马路。在他们眼里,每个过马路的孩子都和自己的孩子一样,因为他们付出的这一天,可以为自己的孩子换来安全每一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所谓奉献,不正如此吗?而言传身教,家长的一举一动,才是学生眼里最直白的教育。
送孩子来的家长骑着小电驴,骑着自行车,像勇士一样,把穿着黄色校服的孩子一个一个送到门口,送到保安叔叔的手上,然后目送着孩子一步一步歪歪扭扭的走进学校里。也有爷爷奶奶大手牵小手送孩子进校门,老人微微泛白的头发随着颠婆的步伐在风中微微颤抖。偶尔会遇见自己班上的学生,初次见面,点头微笑,企图在孩子的身上寻找他父亲的影子。
处于这众生百态之间,我像一个旁观者。在这人间烟火里,学校只是社会上一个小小的枢纽,可这枢纽,承担了多少人的心愿,多少个家庭的梦想?在这日复一日的上学放学里,有多少梦想正在悄悄发芽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