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在《雪山飞狐》的结尾留下了一个著名的“两难”开放式结局。
胡斐和苗人凤因为误会在峭壁上展开了生死决斗。胡斐后来得知苗人凤是真正的大侠,又是自己爱人苗若兰的父亲 ,只是形势所逼,面临必须一招决定生死的境地。
然而若不劈他,容他将一招“提撩剑白鹤舒翅”使全了,自己非死不可,难道为了相饶对方,竟白白送了自己性命么?霎时之间,他心中转过了千百个念头:这人曾害死自己父母,教自己一生孤苦,可是他豪气干云,是个大大的英雄豪杰,又是自己意中人的生父,按理这一刀不该劈将下去;但若不劈,自己决无活命之望,自己甫当壮年,岂肯便死?倘若杀了他吧,回头怎能有脸去见苗若兰?要是终生避开她不再相见,这一生活在世上,心中痛苦,生不如死。
那时胡斐万分为难,实不知这一刀该当劈是不劈。
他不愿伤了对方,却又不愿赔上自己性命。
他若不是侠烈重意之士,这一刀自然劈了下去,更无踌躇。
但一个人再慷慨豪迈,却也不能轻易把自己性命送了。
当此之际,要下这决断实是千难万难……苗若兰站在雪地之中,良久良久,不见二人归来,当下缓缓打开胡斐交给她的包裹。
只见包裹是几件婴儿衣衫,一双婴儿鞋子,还有一块黄布包袱,月光下看得明白,包上绣著“打遍天下无敌手”七个黑字,正是她父亲当年给胡斐裹在身上的。
她站在雪地之中,月光之下,望著那婴儿的小衣小鞋,心中柔情万种,不禁痴了。胡斐到底能不能平安归来和她相会,他这一刀到底劈下去还是不劈?
——《雪山飞狐》
胡斐的选择千难万难,似乎怎样选择都是错的。
其实无论是在小说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过类似的选择。
《奇葩说》曾有一个辩题:只有一种选择的情况下,火灾现场是应该先救一只普通的猫还是先救价值连城的名画?
再比如经典的“送命题”:如果不会游泳的母亲和老婆同时落水,只能救一个,你先救谁?
这些问题似乎都没有标准答案,但探讨这些问题过程中又是有意义的。
金庸说过,小说的最高境界是刻画人物,探讨人性,因此我们想以“两难”为题,引发创作者灵感和读者的深度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