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中国诞生了许许多多的新兴事物。
网络便是其中之一,生活中的物质丰富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已经开始从早期的吃饱穿暖转到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
人是群居性动物,不管是现实,还是网络,都要抱团取暖,聚集在一起。
在这样的环境下,微博便应运而生了。
早期是百家争鸣一片欣欣向荣,他们把这个来源于外国的新兴事物带到中华大地,并发扬光大。
短短四年,其中之一的"新浪微博”,其注册人数便达到了惊人的5.36亿。
与之对应的还有"腾讯微博",注册人数早在2012年就达到了5亿。
我这里特说“新浪微博”,这也是我平日里最长浏览的。
由于网络的便捷性,昨日发生的消息在几小时之内便能传遍世界,包括各类媒体账号在内,随手点击几下,拍个照片,然后上传。速度极快,也极其方便,足不出户知天下事成为可能。
上午美国发生了一件枪击案,下午我们便在手机上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推送,各个媒体的报道以及个人对此的评价。
这种类似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成为了新时代的常事。
大量的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在早年间由于技术限制而无法被人发现的事,也被人逐一揭开。
阴影是无处不在的,只要存在光明,就自然会有光所照不到的地方。建成社会的无影灯是困难的,在这个大工程完成之前,我们自然会发现许多负能量的事情。
这些事情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若没有网络,我们绝无可能看到。自然,它们被报道了,引起了激烈的讨论。
有一种特殊的现象,存在于人们的讨论之中。
每当一个热点事件发生,在新闻下面的评论区里总是有无数义愤填膺的人。
当然,我并不是说这样不好,人的心中充满正义当然是好事,对社会是好的,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好的。
但前提是真实的,并被赋予了行动的正义。
与之相反,我在微博评论区中所看到的却完全不同。
那些"正义之士"如同蝗虫一般,发生了一件坏事,他们能马上赶来,说着那些让人热血沸腾的话。
然而也就到此为止了。
就如我说的,张张嘴谁都会,难得的是赋予行动。至少我看到的,大部分"正义之士"的热度都只持续了几天,能撑十天以上的也算是稀有了。
无论他们之前在评论区说的有多好听,几天之后,这件事的关注数也仍然会下降,持续的,不可避免,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
一件某明星不小心感冒了的新闻位居热榜榜首。直到新的事件出现,"正义之士"们便又会到来。
循环往复,例子不要太多。
他们引导着人们的情绪,带动着舆论,有些时候甚至还会将一切带至深渊,比如凉山"格斗孤儿"。
只管满足自己内心的廉价的正义感,不负责任的发表着可能会影响别人一生的言论,然后撒手不管。
而对本该保持持续关注的事情,在他们发泄完毕后也将尽数忘掉,如同不存在一般。
即便是官方发布了事情已经被解决,相关责任人已被惩罚的通告,也仍然是这样。他们仍然喋喋不休的说着这件事如何如何,悬而未决。
神奇的现象。
在这里引用一段鲁迅先生的话吧:
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即恐惧颤抖),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常有几个人张嘴看剥羊,仿佛颇为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也就忘了。
振聋发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