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为止我捅过最大的娄子是6000块钱。那还是半只脚刚踏入电商行业做客服时,工资刚刚4000块钱。那6000元的“学费”让我明白淘宝里面不能提到京东,京东里面更不能提到淘宝,所以公司被罚款了。
那次教训也让我十足地捏了一把汗,清醒地意识到工作上的疏忽就像蝴蝶效应,看似不经意间的小动作,真的会造成当下这个年龄段无法承担的后果。
换句话说,规模越小的企业,每一位成员都拥有让公司一夜之间垮台的“能力”,无关身份高低。
就拿电商这个行业来说,身边的案例数不胜数。我记得是一家卖水果的生鲜店,因为哪次促销活动,运营人员不小心将99元的秒杀价多加了个小数点,设置成了9.9元,瞬间几百万件水果被拍下,造成的经济损失少说也得几百万,全部由他一人承担,公司也无法再运作下去,所有员工没日没夜给用户打电话道歉,希望主动退款。好说话的客户出于同情也不会再为难商家,认死理的自然是钱都我花钱了,你们商家就必须给我发货,天经地义的事情。
且不说商家与用户谁对谁错,最惋惜的还是年纪轻轻的运营小哥本该在赚钱的年纪,摊上了百万的负债,可这又能怪谁呢?
大多数初入职场的新人,多少都捅过娄子。有被领导批评一下就过去了的,也有罚点小钱长长记性的,但大多数风险都是老板在前面顶着,公司在后方扛着,你所在的港湾风平浪静根本接触不到。
做了领导才明白“屁股决定脑袋”,一个人坐什么位置,就决定他思考的范围跟角度。虽然奖罚分明没有错,但执行力度往往是管理层最为头疼的事情。罚的轻了怕不长记性,罚的重了怕有失偏颇,所以听到最多的就是“下次注意”。
学会“复查”比完成更重要
有些工作,不比效率,但重质量。
助理小彤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手头上负责的都是公司里最重要的工作,比如制作工资表、员工上社保、公司的资金走账。在职的时候埋下了许多潜在的风险,离职后这些风险就像“雷包”逐个引爆,给接替她工作的同事带来不小的麻烦,两万多块钱的娄子也随之浮出水面。
每当工资条下发完的时候,总能听到员工叫嚷着金额不对,不是这个补贴没加,就是那个奖金没算,没有哪个月不出点小问题。反馈的次数多了,人也就疲了,练就了小彤用一句“下个月给你补上”就可以压下这件事情。
因为对制作工资表的严谨度不够重视,最终还是给她带来不小的麻烦。在给一名离职员工算工资的时候,多扣了一个月的保险钱,那名员工便认为公司对于离职员工差别对待,直接闹到了总经理那里。
可能有人说多扣一个月钱固然有错,但这名员工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完全可以冷静的去处理这件事,没必要越级往上面捅。
是的,换做谁都会认为屁大点事至于么?完全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我认为真正引起这位员工情绪激动的主要原因,却是长期以来他看到以及接触到身边同事对于工资准确性的质疑,任何在外打拼的人都需要工资来维持自身的安全感,哪怕少算一包烟的钱,信任感也会大打折扣,更别说下个月再做亡羊补牢的事。
就像小时候我经常会偷家里的钱,被老爹抓住过几次,自然也少不了一顿打,于是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但往往只要家里少钱父母依旧第一个拷问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次老妈的钱包里少了100元,我歇斯底里地解释钱不是我拿的,老爹铁青个脸冲我吼了一句“这钱或许真的不是你拿的,但谁让你之前拿过,怎么可能不第一个联想到你?”
讲到这里相信大家都能明白点什么了吧?一个巴掌拍不响,我拿家里十次钱,不会因为少拿一次父母就相信我已经改掉毛病。同样的原理,没人会在意有多少次工资金额发的准确无误,但只要发错一次,谁心里都会有想法,更别说这种错误经常出现了。
职场中我们肯定会遇到重要却又耗时的工作,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已经是烧了高香,哪有精力再去回头检查一遍。往往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差错就隐藏在内,正是我们大脑里没有形成复查工作的意识而导致的。
我就在不会复查上面栽过跟头,总好奇为什么我用半天时间完成的工作,领导扫一眼就能揪出许多毛病。等自己混成了管理才发现,原来挑毛病这么容易,我完全也能做到呀!这究竟是火眼金睛,还是特异功能?
总结一下,火眼金睛只会出现在西游记里,领导花几秒钟时间就可以从你一天的工作量中找到问题,是因为他对这项工作的流程以及易错点再清楚不过了,只用重点去检查他曾经栽过坑的地方就行,一揪一个准。
如果一项工作需要花费2个小时,我们最多只需要挤出10分钟便可以全盘复查一遍。少给别人添麻烦,这是你应该要做到的。
修炼自己的“闭环思维”
还记得你第一次离职前的状态么,是好比身体挣开了枷锁,悠闲地欣赏四周忙碌的身影;还是内心毫无波澜,一丝不苟跟同事交接工作?
我观察过很多人离职前的工作状态,说实话,能做到心平气和的少之又少,恨不得当下就做个甩手掌柜,让讨厌的领导难缠的甲方统统遗忘自己的存在。对留下来的人来说,无疑“人走了,活还在”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
如何完美的交接工作?又成了职场上最头疼的话题。交代清楚,万事大吉;出了岔子,力不从心。
小彤离职后给公司捅出一笔两万块钱的娄子。起因是合作企业年底对账的时候发现少给他们打了这笔钱。这可不算一件小事,之前因为合作时间较长,从没有在打款方面出过问题,所以特意把每季度一对账改成了半年一对。一是考虑到未来永久长期合作的愿景,二来也是处于互相信任。
路边卖红薯的都知道,做生意最讲究“诚信”二字,两万对于企业来讲说多不多,但建立在诚信上面那就是无价的。补发事小,影响了后期的合作才是最要命的,上文我也描述过此类现象,只要不出岔子没人会在乎,但凡出一次,心头那根刺就很难拔去。
既然事情已经出了,肯定要找出问题的根源,这就让“填坑王”小郑犯了难,交接工作中可没说有两万块钱的漏洞啊!这让人从何查起,只能硬着头皮开始核对每个月的账单。遇到实在核对不上的,小郑只能打电话求助小彤,但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电话跟微信已经全被拉黑。
据当事人小郑回忆,当时整个人大概懵了有五秒钟左右,气的差点没把手机摔地上。想起当初小彤在自己面前信誓旦旦承诺有问题就随时电话联系,可如今直感叹世态炎凉啊!
“职场上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
“专业?勤奋?态度?人品?”
统统都不如“承诺”更具价值。既然选择接了这个活,硬着头皮不吃饭不睡觉也得给干了,这也称为契约精神。
什么是契约精神?简单来说,在其政,谋其位;凡事善始善终。也是每个人在职场上赖以生存的根本。
我也见过离职了一个多月的同事,对接上有不清楚的地方,再联系他依然会耐心给你解释,丝毫没有推诿,这类人在哪都吃得开。
一定要养成“闭环”思维,这不仅能为你以后的职业发展积累不错的口碑,也能在处理任何复杂型工作上游刃有余。
俗话说当好一个领导,就先演好一个“坏蛋”。做为领导其实并不害怕员工会犯错,甚至还会鼓励员工去试错,期间的过程更希望你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学会举一反三。
如果相同的错误不断地出现,只能说明脑子是个好东西,希望我们大家都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