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抄书的第六天,这短短的六天时间,粉丝由刚开始的2人增长到现在的60多人,没想到在头条的平台中能受到越来越多朋友的关注,真的倍感喜悦,因为有各位朋友的关注、点赞和评价,让自己更有动力,同时告诉自己也不能有懈怠。每天花10分钟时间抄写,20分钟时间分享抄写的一些感悟,总计30分钟时间输出我的文章,也是一件快乐地事。
今天,我分享的书是《另一种天才》,这本书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提升我很多新认知的书,书里从时间管理、心灵鸡汤、进步与退步等等发表了作者的不同观点,确实让我“墨守成规”的木鱼脑壳闪过一丝光亮。
![](https://img.haomeiwen.com/i10828995/6c967dec9c851bc7.jpg)
时间,关于这个名词大家并不陌生,德鲁克的管理书籍中就有关于时间管理的输出。我们每个人每天只有24小时,有的人时间规划得非常好,但总是无法落地,或者是两天打鱼三天晒网;而有的人从来不知道时间管理是什么,更不要说去计划时间,每天就是浑浑噩噩的度过每一天。
有人说前者:规划好的计划没落地,无非就是执行力不强、自律性不够;后者就是思想懒惰,不会主动去思考自己未来的目标和方向。
书中关于时间管理有了另一番见解:“时间就是时间,它自己走自己的,怎么能管理呢?”这句话真没毛病,我们能管理的只能是自己。那管理我们自己的什么呢?行动?还是精力?
书中给出了答案:“我们不应该管理时间,而是应该去管理我们的精力,精力才是决定你在单位时间里的产出和利用率的关键因素。”这个观点我是深有感触。
生完娃的这两年多,全职带娃的时候,我的时间计划还算执行到位,在娃休息睡觉后,我都有充足的时间学习;可是当我开始工作上,我发现我的时间计划哪怕规划得好,但我着实没有精力再坚持写作和培养我的兴趣爱好,因为工作上突发事件很多,比如:今天客户明天要完成一个项目,我今晚就得加班去完成......回到家已经是倦意满满,阅读、写作好像离得十万八千里,唯二能坚持的就是每天打卡记录和每月的复盘计划。
一个人精力的充沛与否,决定了做事的效率。所以如何保持精力充沛至关重要。
对于后者:有这样一些人从来不做时间计划,其实不是懒,是在他的认知里这块空缺,一是不知道做来有什么好处;二是不会做,要怎么样去做。
除了要脑补做计划目标的好处外,还要学习和实践。
我们需要明白:一个有长期目标的人抗风险能力会更强,因为目标对我们的长期暗示,能让我们很快清醒,并尽快调整状态,回归到计划的路线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10828995/17b11cf572eacd0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828995/79a4dbaeec2e221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