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最好的告别--反思@三七写作营

最好的告别--反思@三七写作营

作者: 娜娜儿童教育心理咨询师 | 来源:发表于2021-04-04 08:38 被阅读0次

                  最好的告别--反思

1.最好的告别对于我:

关于告别关于尊严关于温暖,这是在生命晚年和要别的那一时刻,我需要的,我最想要的。

人在晚年的生活,有尊严能体面,是最大的福报和心灵安慰,是最让人感到温暖的。

如果不能很体面,比如说患病不能自理,或者生命屈指可数,那我希望,可以有充满爱的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英文:hospice  care)并非是一种治愈疗法,而是一种专注于在患者在将要逝世前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

对于临终关怀,我们国人意识还不是很强,大多数都是过度医疗,直到生命终结,最后大肆操办,到之后的祭拜,这一切,都是为了我们活着的人做的,或者说都是做给活着的人看的。

这话看似绝对,但是细品,过度医疗,很少能有善终的;人走后,大肆操办,不是给活着的人看?死去的人还能参与这一切?真的参与那怕要吓死了吧?每年的祭拜,是为了给自己心灵安慰,找个寄托,求福保佑;还有就是很多地方,不论城市还是乡村,对于死亡祭拜这件事,还可以求财保升官,这应该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不多说。

最好的告别,健康老去,体面告别。

这件事儿对于我,已难做到,因为自己现在的慢性病不止一种,至少两种病需要终身服药。

但是即使这样,我也想体面的告别。

是否健康老去,既然身体掌控不来,那就调整自己的心态,心态年轻,身体上也就轻松了。好心态能够改变面相,进而改变身体状况,有时候看似我们没有选择,但是脚下的路绝对不仅仅只有一条。

你想怎样被对待,那就怎样来对待身边的人吧。

科技的发展,医疗服务的发展,造福人类,同时也更冷冰冰了。

2.最好的告别对于你,他,你们,他们

在年轻时,会对身边人说:"如果我生了重病,需要花很多积蓄治疗,那么就别治了。"(这个想法我赞同)

老了以后,真的生病的那一刻,会有很强烈的求生欲望,很多人会改变之前的想法,希望再抢救。(怕死没用)

真的抢救的时候,病人会非常痛苦。那种生理上的无助、疼痛,是之前完全想象不出来的。这时候可能会希望"放弃治疗",但是却无法再清醒地表达。又或者,及时表达出来之后,家人也不会放弃。(这个时候家人的执着,更多是为了自己)

最后这种情况,越来越普遍。因为:随着经济的好转,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经济条件越来越好。

保险解决了部分医疗费用,即使花掉积蓄,至少还付得起治疗费用。

子女变少以后,对父母的孝敬的责任越来越强烈。(这里面我更相信,是人言可畏,责任并不是主要的,我知道自己有些偏激)

医院和医生,总是担心自己做得太少,怕被遗责。

此前的医疗思想是,只要能延长人的生命,就要尽力实现。(过度医疗,我理解,两个方面:一个是病人家属的执着,或者说是碍于中国的伦理亲情的绑架,不得已而为之,个中心思,不能仔细去揣摩,细极思恐;二是医院医生的利益)

从心理层面上讲,这种生拉硬拽式的抢救,把一刹那的死亡,人为的拉长,病人痛苦,家人焦虑挫败,对于医疗资源也是一种浪费。

即使你有钱有权有势,也应该重视这个问题。

我一个外行人看(我不是医生,好多医学术语我不懂),单纯为了那口气,吊着,医学上的活着,意义不大。

人活着,不是应该有思想有表达有贡献嘛,我不是说晚年生病就应该被抛弃,我们现在在谈尊严。

你我他,你们我们他们,要升级观念,想想人活着的意义,想想死亡的意义,很多问题会拨开云雾。

3.关于养老院的问题。

医院普遍最关注的,是老人的"活着",而不是"生活"。

这确实是个需要第一关注的问题。

在养老院是活着还是生活。

我有一点儿自己的看法,在中国的高端养老院,也许会很好的生活,这个我也是只在宣传画册里面看到,现实生活中,是不是真的有温度的被照顾,过着好的生活我也无从考证。

但是对于中低端的养老院,我因为做了两年多的志愿者,主要是临终关怀和去养老院做志愿者,我说说我接触到的。

低端的养老院,我接触到的就是社区级别的。

真的是,老人们就是活着,没有尊严,护工大呼小叫,给老人们做护理的时候,很粗暴,至少在我看来是不温柔。虽然我也不是温柔的人,但是我也没有那么的粗暴,细节我就不描述了,就是重复一点,就是活着,没有质量,没有尊严。

中端一点儿的养老院,区属级别的,名额有限,需要排队预约。

环境会好很多,更整洁,有点类似医院的设置。

有10人间,公共活动室在单独的区域;

有单间,类似家里面卧室与客厅的格局;

但是不管是10人间还是单间,护工的态度,都不能让我满意。

如果能自理,一早醒来早饭吃好就是在客厅看报看电视,如果语言表达能力好还可以聊聊天,这个时候护工的态度也会相对好些;

如果不能自理的老人,护工就是到时间,把你从卧室推到客厅,然后她就去忙其他了,如果老人不太听话,还会被护工训斥,总之,一切行动听指挥。

除了护工要保证老人的安全,给家人一个交代,其他都是不被允许的,这时候的老人已经完全没有为人的权利了,只是等着,等着生命的终结。

养老院和护工,真的是为了安全,就没有考虑老人的尊严、体面。

但是,生而为人,即使是老人,生活也同样需要自由、尊严、隐私,以及掌控自己生活的权力。

面对衰老,我们究竟能做些什么,这个话题很大,我们确实要思考,我现在,也不是特别有头绪。

相关文章

  • 最好的告别--反思@三七写作营

    最好的告别--反思 1.最好的告别对于我: 关于告别关于尊严关于温暖,这是在生命晚年和要别的那一...

  • 元旦反思@三七写作营

    新年第一天,早起跑步,犹记得去年大年初一冒着寒风早起跑步的第一天,今年希望也还能如此。 今天天气相对暖和一些,在家...

  • 雨天,适合想念。

    7/30 #写手30天写作训练营# 第一期2016.6.16 【读书】《最好的告别》 【读书感悟】 【写作】雨天,...

  • 反思性养育的方式@三七写作营

    运用反思性的方法来养育,对于孩子和父母来说都是非常有益的。 在现代的社会文化中,父母需要承受很多的压力和焦虑,反思...

  • 教育孩子之自我反思@三七写作营

    我基本生活态度取向是力争优秀型。我的次级生活态度取向是取悦型。 我的生活态度取向的小标语牌上应写:以力争优秀型为主...

  • 盲目写作的反思

    盲目写作的反思 源于弘丹老师的“21天训练营”,我接触了简书这个平台,训练营的基本要求是每两天写作500字,最好能...

  • 随笔@三七写作营

    中考结束,朋友家儿子被当地的一所高中录取,刚好那个学校,有个老师朋友,还算是学校比较有地位的一位,就拜托照顾,并给...

  • 续@三七写作营

    文/田大娃 继上 问题出在哪里呢? 我想就是桃心太累,没关注他们的感情。 这也是他们最美丽的伤口。 桃心原本着急准...

  • 无题@三七写作营

    今天晚上,跟大学室友聊天,她远在广东,我在河南。哪怕有段时间没联系了,一聊起来还是有说不完的话,要不是该睡觉了,都...

  • 口吃@三七写作营

    20200816 儿童教育心理学 第4.章 在每个人身上,追求优越和自卑感是并存的。 自卑感给人带来的影响并不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好的告别--反思@三七写作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ngkk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