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

作者: 无物见心 | 来源:发表于2018-08-03 21:12 被阅读0次

    首要:

    1、多记录,构建数据。不理智时回看准则!
    2、任何事,一定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抓住事物根本的道,遵道而行。
    3、具体事情具体分析,辩证地看待事物;长期有宏伟目标,每天能脚踏实地。
    4、二十几岁的年纪,应该多读多看多做慎言。(这条几年后需更换,因为会变成三十几岁)
    5、早睡!以后被迫无法早睡的事情还很多,能早睡的时候,千万别被自己的妄想心控制了。

    决策:

    1、相信数据,以理性的方式做决策。

    2、开放头脑,愿意接受新观点。不是辩证谁的观点对错,而是寻找到最适合的。

    3、财富的本质是拥有更多的选择权。时刻认清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忽略沉没成本,抓住机会。

    4、提高自我认知,优化决策;人类历史长河中,并没有“创新”,有的只是“发现”;所有的客观规律本就存在,只是我们什么时候可以认知到。

    5、经济增长的本质:更多的被需求、可消化的产品价值的产出。 两股动力:1、提高内部效率;2、发现新的需求。

    时间:

    1、你现在自由的时间,都是别人辛苦付出换来的,浪费不得。如果你感觉到舒服了,那一定是有人在帮你承受着不舒服,父母、同事、朋友,甚至陌生人,都可能在无意中帮你分担了本该你承担的责任。

    2、利用好一天的13个小时,一周的91个小时(一天24小时,扣除睡觉8小时,吃饭2小时,洗漱1小时,一天可用时间只有13小时)。

    3、在主业之余做的一些事,特别是娱乐、运动(唱歌、打羽毛球、打篮球、游泳等等),既然去做了,也要专注地做,不要把时间浪费掉。这些在娱乐、运动上花费的时间,如果采用刻意练习的方法,注意提升这个项目的技能,也会使该项目成为自己一个掌握地不错的本领。

    十戒:

    杀,盗,淫,贪,嗔,痴,恶口,绮语,两舌,妄言。

    工作:

    1、每日先列工作计划,以文字记录为准;遇突发情况随机应变。

    2、磨刀不误砍柴工。尽量做一件事情后可复用,不要重复做多次雷同的事情。

    做事:

    1、开始很重要,思维有惯性,从一项事情转向另一项事情需要有集中注意力的过程。 及早开始,及早将注意力集中在要做的事情上,当投入之后便能心无旁骛。

    2、避免陷入纠结。及时发现自己在纠结,拿出时间,列出表格、权重,做出决定后记下结果,当纠结再次出现,直接看结果。

    3、知行合一。知道不等于做到,说的更不是,唯有做到才是真的知道。
    这个点需要做一个特殊说明,我们对很多符合客观规律的道理往往都有所了解,每次听到也能回想起这是我知道的,不甚在意。 但往往我们会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真正要去做的时候,却无法想起这些道理。原因在于:我们的确了解了一些道理,但这些是前人总结出来我们听到的,并没有深刻地理解和明白其真正含义和重要性,只是了解; 如何能真正明白呢? 这个需要我们自己在“行”中印证我们的“知”,也就是只有自己深刻体会了,在生活中摔跤了,在工作中碰壁了,才会恍然原来以前知道的道理是这么一回事儿,深刻的记住了。 举一个例子:我们告诉小朋友,烧热的开水壶很烫,不要去摸(这是前人总结出来的知),部分小朋友虽然记得了,但难免还是会去摸,一旦摸了被烫到(在行中体验到了知,悟了),以后就再也不会去摸了。 知行合一,重要的一定是带着要认知的“知”去“行”,亲身体验到了道理就是悟,而后就是知行合一。

    4、带有想法地做事。 不管是别人安排或是自己的事情,都要带着想法、疑问,探寻所做的事是否合情合理,合理则推进,不合理则想办法沟通或自我调整。 如果推进的事情不合理,最终会被推翻,所做的一切只是浪费时间。

    5、发现问题最好第一时间解决,实在有事情耽搁也要做详细的思路记录。

    6、同一时间只专注一件事,不能分心。因为我笨,不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同时处理多线程的任务,即便偶尔几次貌似顺利处理好,但其实很多隐患点都没有考虑到,不是最优的,只是恰好满足需求。
    这点我想再啰嗦一句,如果真的不是全身心投入到目前所做的事中,是真的不能做好的。 最多只能到80%,因为还有20%,是需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考虑(不是自己的角度)的问题和一些繁琐的问题,总归就是有一些超过自己目前能接受范围外的事就不会去做了。
    举一个例子,我之前是做iOS的,没有后端在调界面很麻烦,但不是调不了,想办法能调的(比如自己构造model,甚至自己写好接口规则给后端,让他按这个实现。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说我做不到的时候我很反感的原因,因为真的可以做到,只是现在这个思想状态的自己做不到),但是我在上一份工作中不知道,而且还没想到这种办法,所以我会做别的事去等第二天了。 但是如果我肯去找方法,是能有办法解决的,一旦解决了,就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在iOS这件事上就能做得更优秀,因为每件事都是有关联的,在iOS这件事上优秀,因为前端(APP其实只是前端的一种)是基于后端,所以很自然会去了解后端,因为安卓跟iOS相似,很自然会去了解安卓,最后就是所有的逻辑都通了。
    但是尽心尽力很难把控,会不可避免的牺牲掉很多生活时间,比如我的生活就是一团糟,所以需要看自己怎么取舍。但是现实中,这20%的差别,往往就是拉开好和优秀甚至卓越之间差距的地方。 某件事能做到极致的人,剩下的某一些事在他人的标准中只能算作不理想了。

    7、不可能没有事做。如果当你有这样的感受时,可以回顾下以往做的事不够完善的地方,去完善,肯定还有不完善的前事等你完成。

    8、达到同一个目的,有很多种方式,尽量用让大家都舒服的那种方式。

    9、制定出合适的规则,让大家一起依规则行事能大大提高整体效率。
    例子:两车道的红绿灯前,前行车有时不行驶在左侧直行车道,导致右拐车辆在可右拐的右侧车道必须也同时等待红绿灯,造成整体时间浪费。

    10、遇到问题时,先冷静下来,寻找方案解决问题,解决完以后再回顾导致出问题的原因。 而不是遇到问题时先归咎或推脱。

    11、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物以类聚,当出现上下能力资源不匹配时不改进,长久之后必然要向匹配的方向发生变化。
    一项任务下来,当尽力做好后结果不好,错误在于发布任务者,也许方向不对,也许其他原因,后果是他要承担的。但对于执行者来说,多了一次任务经历,在做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正确的做法是把这些好的保留下来。 久而久之,执行者的能力自然提高,当与发布者的能力不匹配时,自然会发生变化,执行者会被匹配他能力的事物吸引走。 对于发布者而言,如果不断修复自身漏洞,便自然提高了选择对方向的概率,久而久之就能走出正确的路,此时若执行者能力不足,则面临被更换的窘境。

    12、众生畏果,菩萨畏因。
    比如做一个任务的时候,一般会有A、B两种方法:A方法更安稳长久,比较通用,但是比较麻烦比较慢; B方法可以很快很方便,但以后有发生需求变化要更改时较A更复杂麻烦。 这时候我们通常会选B,在当下先忽略以后会发生需求变化这个果,因为何时发生不知道,会不会发生不确定,这个就是在犯“畏果”。 现实中场景是不断变化、无常的,因此这个任务往后真要修改的概率其实是极大的,发生了就必须面对这些很麻烦的事情。 如果一开始我们畏因,知道用A方法,那后面需要更改时就简单明了。 每次做事,能不能都按最稳妥的去做,在这点上我很经常是做不到的,所以分享出来一起去感悟下有没有这种情况的发生,然后慢慢去转变成畏因会更好。

    13、做事情尽量做到完整,不要以可用为标准。 当下觉得可用就行,后续补充完整的思想,如果不是真的有自我要求原则的人,大概率这件事的程度永远就停留在可用,后续不会再去做完整了。

    14、社会实践及其效果是检验主观愿望或动机的标准
    这条可以和下述为人篇中的第6条一起关照。 好心办坏事的人,这个心是否真的好,其中一个很好的检验方法就是当他在认知自己的方式有误时,能否去改进,以结果来印证其出发点。要注意这个结果不能以一时的结果,而是以发展的、分阶段的结果来判断,如果只是以短暂的结果,确实存在其主观愿望是好的,但是能力不行导致的不理想结果。

    15、“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沟通:

    1、带有情绪的时候不要沟通,即使很严重的事情,也尽量保持良性的沟通方式。

    2、两个人对有分歧的观点辩论时,保持开放的头脑,求真的态度。
    举例:如果两个人对某一事物产生分歧,开始辩论时:一个人保持求真态度,尽量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论据,接受新的观点,思考和理解不同观点产生的原因; 一个人产生抵抗心理,逐字逐句寻找漏洞,将自己过往所知一一回顾来反对观点。 久而久之,一个人在不断接收新观点,一个人只是在回顾旧知识。

    3、沟通能达到的最好效果是:
    把大家的认知系统表达清楚,互相明白差异点在哪,理解差异产生的原因,然后分析哪个观点是比较合理的,将它融入到自身的认知系统里,从而使沟通双方的认知系统得到升级。

    为人:

    1、换位思考。不身临其境,没有发言权。即使我是王思聪,我也没有把握比他做的更好。

    2、思维有自私倾向,及时发现、注意。

    3、没有人有义务照顾我的感受,因此我有问题要说出来,大部分问题都能解决,不能解决的就是原则问题,没有必要相处了。

    4、自己有义务照顾别人的感受,当发现别人有问题时,要主动询问解决误会。

    5、上述两句总结就是:“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6、不要抱怨。当有抱怨产生时,先思考自己是否已做到最好。情况一:自己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那就把没做好的事做好。(绝大多数情况) 情况二:自己已经做好了,外界因素导致的抱怨:寻找外界因素,能解决的解决,不能解决的跳出去。绝大多数事情,当每个人都能在自己能力所及的情况下处理好的话,所有一切自然是好的,剩下的外力因素,本身就不是个人所能改变的。

    7、做自认为为人好的事,更需要掌握时机、把握分寸和以让人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进行。
    俗语说:好心办坏事。这是在做事前,没有真的考虑当前所做之事,对于当事人而言,时机是否对了,做事的方式是否能让当事人坦然的认知和接受。 在没有思考清楚,评估出可行性之前,而凭着只是想满足内心对别人的“善意”去做的自认为为他人好的事,往往会适得其反。 这个是典型的站在自己角度,为了满足自己想对别人好的需求而去做事的方法。相反,真正的为人好,是能时时刻刻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以别人可接受的形式,解决别人当前无法解决,而你恰好能提供且愿意提供的帮助。

    思考:

    1、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跳出固有模式,也许会有其他办法达到同样的效果。
    举例:在饿了么、美团外卖早期阶段,系统并不完善,店家的商品并没有类别的选项。 灵活的店主会多上几款商品,以达到分类别的作用,比如套饭一个商品,加可乐一个商品,甚至加微辣一个商品; 灵活的顾客也会在备注中完成自己的类别选择。

    2、事后应对纠结的方法:
    尝试这样想,如果纠结的事重新来一遍,在那时候的自己是不是还会用同样的处理方式,造成同样的结果。 答案其实是肯定的,就是必然会那样。 既然如此,应该从纠结里快速出来,往前看,重要的是下一刻的你如果遇到同样的问题,能用更好的处理方式,让结果变得更好。 这样处理后,纠结的事在脑海里就会变成一个案例,再回想起来时只会一闪而过并引以为戒,不会再去细想纠结,把整件事的思维整合成了一个点存储。

    3、世间万物,理相通,见一事而通其理,便知同理千万事。
    老子有云:“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所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4、情绪产生根本原因是:每个人都会以自我认知系统为基础,对事物的发展做出预期,当事物真实发展情况超出自我预期时,便会产生情绪。 真正解决对境不起情绪的办法就是,优化认知系统,不断趋紧所有事物都不超过预期的状态。
    设想一个场景:在即将临近下班的周五,小张和小王突然接到公司通知:因公司项目进展缓慢,需求紧急,周六全员加班,望各部门安排好生活,积极配合。 小张的认知系统是:工作时间做好本职工作,其余时间不可被占用;小王的认知系统是:工作时间做好本职工作,其余时间出于合理需求也可用于工作。 此时两个人面对同样的境遇时,出于自我认知系统的不同,便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小张内心开始波动,出现了情绪:凭什么占用我私人时间! 小王内心平稳,确实公司项目紧急,可以尽力推进项目。
    上述例子再延伸一下。 必然会有读者认为上述例子中,小张的认知系统更加符合现实。但真实情况是,小张的认知系统里少了一项认知:小张本就不该在与他认知系统不相符的公司中任职,要么小张改变认知系统,要么公司因小张的认知系统而改变制度。当小张建立了这项认知后, 他就会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做出调整,要么自己适应公司制度,要么写申请让公司保证员工周末休息时间,要么更换符合预期的公司。 那本身小张就对公司发布这项通知有过心里预期,当真实情况来临时,他的内心也是平稳的:嗯,看来公司是比较激进的,不符合我目前的理想工作状态,是时候考虑更换公司了。

    5、现实生活中的个人成长,是一项得不到及时反馈的游戏,你会愕然发现同龄人已高不可攀,却无法坚持提升自己,你需要的是自己给自己建立反馈机制。
    每一天的工作生活学习,完成任务,并不会立刻体现在你的个人属性指标上,你的“经验条”并不会告诉你还差10%就能升级。在这样的游戏中,及时享乐的人容易在短时间内胜出,追求长远利益的人,如果不够坚定,很容易垂头丧气。你需要做的是,每隔一星期、一个月、一年,都回头总结自己的所有属性,给自己评定等级,评估自己的提升,这样能看到长进在哪里,有继续下去的动力。

    6、万物是趋于稳态的,生命是一种自然聚合的过程。
    最早的原始海洋中没有生命,个别物质的相互组合能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而不至于分散,于是越来越多的物质在千百次拟合中碰到了这种方式,形成了这种稳态,多种该稳态组合成的物质开始出现,这种组合方式,可以理解为一种编码方式,而后由这些新的稳态和其余物质继续无数次尝试编码,形成新的稳态,直至第一个生命出现。

    7、人是目前个人所知的唯一一种能产生对抗生物本性行为的稳态体(物质通过某种规则聚合而成的统一事物),并试图将此本领通过各种形式复制传播。
    儒、释、道三家学说,共同之处都是在教人对抗人作为生物的本性(贪、嗔、痴、色、欲等等),提高人作为高级生物的人性(道、德、礼、无为、空),达到某种无杂无念、无所影响的圣人境界(某种意识的稳态)。但作为高层次的人性,无法通过基因复制传播给下一代,只有通过口口相传、文字传播的方式即文化教养的方式传播,指引着新的意识达到意识稳态(圣人境界),完成复制。

    8、只有你自己才能救自己。如果你被救了,那是因为你已经懂得了如何救自己,并这样做着,而且对一切心怀感恩,让救你的人顺手拉了你。

    9、“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 出自于《四十二章经》第十四章请问善大
    对于入世而言:善,是生活处事符合客观规律,而且能时时刻刻地保持; 大,是找到符合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方向,并带领大家向其前进。

    10、“一个人如果诚心竭力、为善不倦,数就拘不得他的命。但是反过来,一个人如果肆无忌惮、怙恶不悛,数也保不住他的命。”
    这里的为善的善,也是行道守真者善的善。

    11、恐惧来源于未知

    12、君子知命不算命

    管理:

    1、“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出自《道德经》第十七章

    2、因材施教、知人善用。人的个性决定了事情的成果,不同类型的人和不同类型的成果要适配起来。

    3、宜疏不宜堵。
    宽阔大路,先立交规,有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红绿灯、斑马线、地下通道、天桥,则人、车、非机动车各行其道。偶有违规者,依法处置,形成无为而治。反之则人不避车,车不让人,非机动车乱窜,混乱不堪。徒有交规,不设其道,则教导之功颇重,提高人人文明程度,需几代人的努力;设立交规,设以其道,则教导辅之即可。
    例子而已,当然建大道在小城市不现实,但思路如此无错,先教交规,同时构建大道,形成无为而治。

    4、适当地放手,共享责任,在可控范围内让别人自己去摔跤。
    自己总结得出的经验,永远都是自己的,口述给别人,也无法成为别人的;只有在别人知道经验,自己去体悟,去摔跤,才是他自己的,这时候可能还会总结出新的经验。共享责任的同时,要时刻注意事项,超出能力范围内一点点的责任可托付,超出太多的会压坏。

    5、“没有对错,只有立场。”
    角度不同,甚至认知不同,都可能产生局部的对错和全局的对错之间的矛盾。

    6、“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只有在认识必然的基础上,人们才有自由的活动。”

    消费:

    1、只能是必需品,且用途不重复。以实用为主,以能力为限。

    2、能用就用,不能用能力内就换,没达到就去提高能力。

    3、只能带来情绪价值的商品,尽量选便宜的。

    投资:

    1、配置:90%低风险,稳定收益;5%中低风险,波动盈亏;5%高风险,波动盈亏。

    2、承受范围,按月结算,无亏损。

    3、每年尽量保持10%增速

    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nguvftx.html